(2)他们把历史进化论的哲学思想引入中国民间文艺学研究中来,打破了传袭既久的中国儒学家们所创立和发展了的天命观哲学基础。如学者们透过歌谣研究中国的社会民族问题,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结论。如常惠《歌谣中的家庭问题》(第8号)、刘经《歌谣与妇女》(第30号)、刘经《歌谣中的舅母与继母》(第46号)、黄朴《歌谣与政治》(第37号之歌谣周刊纪念增刊)等对中国家庭问题的研究,以新的视角、新的理论思想,丰富和拓展了初创时期的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架构和内涵。
(3)他们逐步把西方民俗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思想原则和方法、特别是比较研究法介绍到中国来,并使之与中国传统的国学研究方法(诸如训诂、考订等)结合起来。胡适发表在《努力》周报上、后来为《歌谣》周刊转载的《歌谣的比较的研究法的一个例》④,应该说是中国人写的第一篇以比较研究法研究歌谣的文章,在后来的歌谣研究中发生过不容忽视的影响。周作人作为《歌谣》周刊的编者,在该刊和《晨报》等发表的文字中,对西方民俗学的思想和方法的介绍,对于推进歌谣的研究也起了重要作用。
(4)《歌谣》周刊前后历时八年,虽然主要以提倡歌谣搜集渐而及于故事传说材料为要旨,但一些学者,如顾颉刚、董作宾、白启明、刘经、张四维、孙少仙、刘策奇、王礼锡等,也在歌谣、传说、故事研究方面形成了一个乡土研究的流派,并创造了至少两个研究范式:一个是歌谣的,即董作宾的歌谣《看见她》母题研究;一个是传说的,即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那时“传说”、“故事”的界说还缺乏严格的界定)。顾颉刚的吴歌搜集与研究和孟姜女故事研究拟另文论述,这里仅以董作宾的《看见她》母题研究为例,略谈《歌谣》周刊在歌谣研究上的贡献。董作宾在《歌谣》周刊62、63两期(1924年10月5日、12日)刊行专号《看见她》两期,开歌谣“母题”研究之先河。他从歌谣研究会征集到的7838首各地歌谣中,挑选出属于“看见她”母题的歌谣45首,又从中分解归纳出“娶了媳妇不要娘”、“寻个女婿不成材”、 “隔着竹帘看见她”三个母题,进行统计学的比较研究,从而得出结论说:“我把有线索可寻特别相同的地方,详细比较一次,作出个粗疏的分类,结果发现了‘两大语系’、‘四大政区’的关系。原来歌谣的行踪,是紧跟着水陆交通的孔道,尤其是水便于陆。在北可以说黄河流域为一系,也就是北方官话的领土,在南可以说长江流域为一系,也就是南方官话的领土。并且我们看了歌谣的传布,也可以得到政治区划和语言交通的关系。北方如秦晋、直鲁豫,南方如湘鄂(两湖)、苏皖赣,各因语言交通的关系而成自然的形势。这都是歌谣告诉我们的。”次之,他又作内容的和地理学的比较研究,在传承路线上取得了颇有说服力、因而十分可喜的结论。再次,他运用中国传统的训诂考订方法,对字、词、句、段进行考订,校正内容的合理与流传的变异。从而他得出结论说:“一个母题,随各处的情形而字句必有变化,变化之处,就是地方的色彩,也就是我们采风问俗的师资。所以歌谣中一字一句的异同,甚至于别字和讹误,在研究者视之都是极贵重的东西。”①
董作宾的“看见她”母题的研究,以及围绕着“看见她”母题开展的讨论,被后来学者称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歌谣研究的一个范式,也为当时世界范围(特别是日本)的“文化移动学说”增添了中国文化的例证,并成为我国歌谣形式主义研究方法的鼻祖。
思想分歧未果而终
前期歌谣运动的学者主要是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他们大多是“五四”前夕在西方的“民主与科学”的文化革命思潮的大形势下集拢而来的,他们在学术思想上显得很是驳杂。歌谣研究会的成立,虽然在歌谣征集处之后又酝酿了三年之久,但毕竟还是很仓促的,应该说周作人在《歌谣》的发刊词里所宣布的歌谣运动的两个目的,想把西方民俗学的套路和由“国风”开启的中国文化传统弄到一块,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因此,歌谣研究会内部始终存在着意见分歧就并非偶然。这种分歧或矛盾,在歌谣研究会的会刊《歌谣》周刊的版面上随时都能从字里行间见得到闻得出。
《歌谣》周刊的负责人周作人在该刊第10号上撰文说,研究歌谣(具体说研究童谣)者有三派:“其一,是民俗学的,认定歌谣是民族心理的表现,含蓄着许多古代制度仪式的遗迹,我们可以从这里边得到考证的材料。其二,是教育的,既然知道歌吟是儿童的一种天然的需要,便顺应这个要求供给他们整理的适用的材料,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其三,是文艺的,‘晓得俗歌里有许多可以供我们取法的风格与方法,’把那些特别有文学意味的‘风诗’选录出来,‘供大家的赏玩,供诗人的吟咏取材。’这三派的观点尽管有不同,方法也迥异,——前者是全收的,后二者是选择的,——但是各有用处,又都凭了清明的理性及深厚的趣味去主持评判,所以一样的可以信赖尊重的。”②歌谣研究会成员杨世清在《歌谣周年纪念增刊》撰文说:“现在研究歌谣的人,从他们的目的看来,大约可分以下四派:(一)注重民俗方面,(二)注重阴韵训诂方面,(三)注重教育方面,(四)注重文艺方面。在这四派目的里边,本难说哪派重要,哪派不重要;不过默察现在的情形,似乎注重文艺方面的人,较为多点。”③三派也好,四派也好,总之是在认识上和目的上存在着分歧,而且这种分歧越来越扩大。歌谣研究会成立时的元老之一的沈兼士,以及钱玄同、魏建功、林玉堂,甚至董作宾,主张通过歌谣研究方言。周作人、常惠,他们都是文艺家,但在歌谣研究上,却都明显地倾向于民俗学而非文艺学、或曰逐渐从文艺学转向民俗学。尤其明显的是周作人,他是最早绍介和运用英国民俗学和日本民俗学的理论的主要人物。常惠受周作人的影响,并发展了周作人的理论,把歌谣研究归结为一句话:“歌谣是民俗学的主要分子,平民文学的极好的材料”,而这句话几乎成为歌谣研究会一时的行动口号。刘半农、胡适等是坚定的文学派,他们主张搜集研究歌谣的目的是为中国新文学开辟一快新的园地。胡适早在1922年《歌谣》周刊创刊之前就著文写道:“近年来,国内颇有人搜集各地的歌谣,在报纸上发表的已很不少了。可惜至今还没有人用文学的眼光来选择一番,使那些具有文学意味的‘风诗’特别显出来,供大家的赏玩,供诗人的吟咏取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