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刘锡诚:《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
  作者:CFN 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4 | 点击数:8040
 
目录
向国家学位委员会进一言(代序)
论原始的诗歌与神话
神话昆仑与西王母原相
九尾狐的文化内涵
禹启出生神话及其他
《中原古典神话流变论考》序
神话与象征
——以哈尼族为例
《东巴神话象征之比较研究》序
陆沉传说试论
陆沉传说再探
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
序《董永新论》
钟馗论
中日金鸡传说象征的比较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鼠观
民间故事的人类学考察
谈民间信仰传说
灶王传说的类型与特点
白蛇传传说:我们应该回答什么问题
旅游与传说
读蒙古族史诗《智勇的王子喜热图》札记
傣族叙事诗研究的新开拓
激越悲怆晋北歌
关于私情山歌
伊玛堪——珍贵的民族遗产
历史的失落之处
——柯尔克孜部落战争故事
灯谜说略
民间文学理论建设问题
史诗研究三题
《民间文学》1986年改版告读者
《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编者絮语
《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导言
中芬民间文学联合考察暨学术交流总结
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文化保护
民间文化的走向与当代中国社会
对“后集成时代”民间文学的思考
礼失,求诸于野
《论彝诗体例》序
——布麦阿钮的彝族诗论
关于“不自觉的艺术”
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和保护的若干问题
关于顾颉刚的一篇佚文
论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流派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
下一条: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彭相炫]从“制造非遗”到“非遗制造”:大方漆器的社会交往关系
·[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雷赛西 彭红 刘喆倩]基于扎根理论的民艺工坊体系建设研究·[黄秀双]宗族记忆的重构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郭文钠]“非遗在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
·[杜蒙男]《国际遗产研究期刊》非遗研究的趋势与特征(2003-2024)·[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