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学术转型时期(1927~1937)
第一节 中研院史语所民间文艺组
(一)民间文艺组的组建
(二)收获时却遭遣散
(三)最后的遗产:绥远采风
第二节 民族学调查中的民间文学
(一)《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二)《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三)《广西瑶歌记音》
第三节 人类学派及其成就
(一)人类学派神话学的传入
(二)文学研究会及其《小说月报》和《文学周报》
(三)徐蔚南与《民间文学》
(四)谢六逸的《神话学ABC》
(五)黄石的《神话研究》
(六)林惠祥的比较神话研究
(七)人类学派神话学说在中国的本土化
(八)人类学派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第四节 民俗学派的崛起(上)——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一)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与《民间文艺》
(二)《民俗》周刊
(三)民俗学者群的民间文学研究
(四)罗香林的《粤东之风》
(五)贡献与局限
第五节 民俗学派的崛起(下)——杭州中国民俗学会
(一)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成立
(二)钟敬文的民间文学学术思想
(三)娄子匡对民间文学事业的贡献
(四)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溃散
第六节 民间文学理论的建设
(一)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
(二)王显恩《中国民间文艺》
(三)杨荫深《中国民间文学概说》
第七节 陈梦家的神话研究
第八节 《歌谣》周刊的再起
(一)《复刊词》——新的纲领
(二)梁实秋的“浪漫趋势”论
(三)一个缺乏深度和新意的时代
第四章 战火风烟中的学科建设(1937~1949)
第一节 沦陷区北平的民间文学研究
(一)《歌谣》的停刊与学界的分化
(二)沦陷后的民间文学研究
第二节 上海、香港、北平:俗文学派的崛起
(一)郑振铎的民间文学—俗文学观
(二)赵景深的故事研究
(三)许地山、阿英、冯沅君
(四)黄芝冈、杨荫琛、叶德均
(五)孤岛时期上海的民间文学出版
第三节 社会—民族学派
(一)南溪:中央研究院系统的学者
(二)昆明:边疆研究群体
(三)贵阳:吴泽霖和社会学家们
(四)社会—民族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第四节 大西南的民间文学采录
(一)刘兆吉的《西南采风录》
(二)光未然和袁家骅的《阿细的先鸡》
(三)陈国钧的《贵州苗夷歌谣》
(四)张亚雄的《花儿集》
第五节 中国民俗学会复会
(一)当地学人于飞和樊縯
(二)中国民俗学会的复会
(三)《风物志集刊》
(四)顾颉刚与《文史杂志》
(五)罗香林的《中夏系统中之百越》
(六)报纸副刊、文艺刊物与民间文学研究
(七)《说文月刊》的学术贡献
(八)成都:期刊与研究
第六节 神话的考古和史学研究
(一)常任侠:神话考古与图像研究
(二)徐旭生:三大集团说与古史神话系统
第七节 闻一多的民间文学研究
(一)民歌研究:寻找丢失了的真意
(二)神话研究
(三)对闻一多神话研究的批评
第八节 朱自清的歌谣研究
(一)把歌谣故事纳入现代学术
(二)歌谣研究
(三)西南联大与《西南采风录》序
(四)歌谣与新诗
(五)与俗文学派的姻缘
第九节 薛汕与柳州《民风》
(一)柳州:《民风》双周刊
(二)重庆:《金沙江上情歌》
第十节 程憬的神话研究
(一)遗稿《中国神话研究》
(二)《研究》在神话学史上的地位
(三)“古史辨”派神话观的延伸
(四)重建中国神话体系的努力
(五)《山海经》乃古巫觋之宝典
(六)谶纬与神话的关系
第十一节 孙作云的神话研究
(一)神话研究的历程
(二)跨学科多元综合研究
(三)图像神话学的探索
(四)训诂考据与图腾主义
(五)“凿破混沌之功”与“行之太过”
第十二节 胜利后的北平民间文学界
(一)《华北日报•俗文学》
(二)重启歌谣和神话研究
(三)寥落的民间文学出版物
第十三节 胜利后的上海民间文学界
(一)民间文学出版的复苏
(二)丁英和上海民歌社
(三)李白英和中国民俗社
(四)文艺界对民间文学的关注
第十四节 香港的民间文艺活动
(一)钟敬文与方言文学
(二)收获期的薛汕
第十五节 解放区的民间文学搜集研究
(一)柯仲平、林山和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
(二)周文和陕甘宁边区大众读物社
(三)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
(四)晋冀鲁豫和晋绥边区
(五)东北解放区
(六)董均伦、钱毅及其他
(七)改造旧秧歌旧说书
(八)解放区的民间文学研究
第十六节 何其芳的民间文学理论与实践
(一)开设民间文学课 编订陕北民歌选
(二)民间文学观
(三)民族形式论争与民间文学问题
第十七节 37~49年民间文学运动的特点
(一)民族精神的体现
(二)有组织的科学调查
(三)多学科、多学派、多角度的研究
(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被空前强调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