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
——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5 | 点击数:23074
 
三.历史演进法的局限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发表,曾让我们耳目一新,以为故事研究之圭臬。但以实证史学的方法治故事学,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片断、偶然的文字记载,永远无法复原故事流变的路线图。
以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这一研究范式的局限。
第一.我们必须看到,历史演进法有一个明显的预设前提,即:“一元发生”和“线性生长”(一源单线)。这在近现代历时研究中,是个很普遍的预设。但是,以今天的故事学理论来看,这一预设本身的合法性是可以受到质疑的。
在讨论孟姜女故事结局的时候,顾颉刚认为:
 
负骸骨归之说,在“秦始皇欲纳孟姜”之说未起时确是一个重要的说法。……因为这是滴血之后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孟姜女的死有三个时期的不同,第一时期是崩城后而投水,第二时期是负骸归家而力竭,第三个时期是不受秦始皇的要挟而自杀。[31] 
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在1980年代以后的调查中,陕西[32]、河北[33]、浙江[34]、台湾和闽南等地[35]都发现了孟姜女负骸归家故事的流传,湖北还有孟姜女把丈夫骸骨收回家后放在阴床上救活了的说法[36]。可见“负骸归家”的故事从来就未曾让位于“自杀”的故事。多种说法长期共存于民众口头传统之中,未必是一种前后承接的历时关系。我们至多只能说,孟姜女“自杀”的故事晚出于“负骸归家”的故事,而且逐渐占据了主流。
但是,出于“线性生长”的预设,顾颉刚忽视了同时共存的多种可能性,先验地把各种异文“合理化”地投射在一维的时间坐标上,无形中赋予了异文之间必然的前后承接或替代关系。
我们可以从“孟姜女故事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角度来讨论“一源单线”故事史的局限:
1.从故事发生的角度来看。每一条“河流”(成型故事)都是由许多的细小“支流”(故事母题)融会而成的。理论上说,每条支流都可以看作是这一故事的源头之一,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每条支流都不能被看作惟一的源头。杞梁妻故事可能只是孟姜女故事渊源较深的一支源头,因为顾颉刚的偶然发现和着力挖掘,我们就把它视作了惟一的源头。
杞梁妻故事在从春秋至唐的1000多年间一直变化缓慢,除了不断加大杞梁妻哭的力量,最终哭崩城墙或梁山,没有大的变化,而且文献资料比较丰富,所以,顾颉刚把它的变化轨迹一步步梳理得非常清晰。而唐代的孟仲姿故事从一开始进入文献(目前可知较早的文献是《琱玉集》)就已经有了丰富传奇、成熟稳定的情节构成,故事重点偏于“窥浴成亲”和“滴血认亲”。杞梁妻故事与孟仲姿故事之间,除了“寡妇哭夫”还有些共同点之外,从内容到结构到主题,都已经面目全非了。《琱玉集》是一本类书,它把杞梁妻故事和孟仲姿故事归在一起,文后特别声明“二说不同,不知孰是。”这说明唐代的学问家就没有搞清楚两个故事之间有什么源流关系,只是把同时存在的两个相类的故事放在一起做个简单的归类(说不定正是这种归类,促成了两个故事的合流)。
顾颉刚认为孟仲姿故事是由杞梁妻故事变化而来的。但是,杞梁妻故事从《左传》的“知礼”到刘向的“哭夫崩城”,其变化步步为营清清楚楚,何以到了文献更加丰富的西汉以后,从刘向到唐代的600多年间,突然一变而为孟仲姿(或孟姿)故事,却一点中间线索都找不到?日本故事学家饭仓照平推测,在孟仲姿故事正式被载录之前,在民间就已经有了其他源头的某种定型的民众艺术版本,而且他倾向于认为这种版本可能源自于南方地区[37]
也就是说,成熟的孟姜女故事未必从杞梁妻故事单线发展而来,更可能是哭夫崩城故事与其他如窥浴成亲或滴血认亲等故事的合流。我们用“反事实”的思考方法做一假设:如果我们从汉唐文献中找出了足够充分的窥浴成亲故事,我们就有可能梳理出另一种源头的孟姜女故事迁流路线图。
2.从故事的流布结构来看。成熟的孟姜女故事是一个集多种主题和多种情节类型于一体的庞大的同题故事群,不仅在历时的长河中呈现着“多源分流”的特征,即使是在同一时代,也是异文繁多,关系错综复杂,甚至互相排斥,没有一个故事具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用来作为某一个时代的代表,更何况是一些偶尔被文人记录的个别故事。
顾颉刚后来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中说到: 
上一年中所发现的材料,纯是纵的方面的材料,是一个从春秋到现代的孟姜女故事的历史系统。我的眼光给这些材料围住了,以为只要搜出一个完全的历史系统就足以完成这个研究。这时看到了徐水县的古迹和河南的唱本,才觉悟这件故事还有地方性的不同,还有许多横的方面的材料可以搜集。[38] 
这一认识比起“上一年”自然有了进步,但是,限于知见的范围,顾颉刚只是把错综复杂的故事史进行了单纯的“纵”和“横”的切割。大量的田野调查发现,所谓“横的方面”也即民间故事的“地域系统”未必能够成立。即使是同一地区,也同时流传着不同类型的孟姜女故事。故事不仅随时间、空间而变异,也随不同讲述主体的知识结构、讲述目的及讲述语境而变异,甚至同一讲述者的两次讲述也会变更部分情节。民间故事在今天的流传状况是如此,在过去的流传状况当然也是如此。当我们从文献中找出了唐代流传于陕西的故事A,宋代流传于浙江的故事B时,可能会误以为A代表唐代或陕西,B代表宋代或浙江,甚至以为B是由A变化而来,田野实践告诉我们,A只能代表记录A的作者的知见,B只能代表记录B的作者的知见。
顾颉刚在论述孟姜女故事的“地域系统”时说:“福佬民族对于这件故事的传说,是:秦始皇有一宝鞭,给他一打,天下的石都归到长城下。”[39]但是顾颉刚对自己的断语并没有足够的信心,所以又说:“读者不要疑我为假谦虚;只要画一地图,就立刻可以见出材料的贫乏,如安徽、江西、贵州、四川等省的材料便全没得到;就是等到的省份也只有两三县,因为这两三县中有人高兴和我通信。”[40]后来的调查证明了顾颉刚的心虚不是多余的。秦始皇使赶山鞭的故事,不仅流传于两广的福佬民系,也广泛流传于北京、河北、辽宁、湖南等地[41],甚至早在唐初《艺文类聚》中就记载了神人助秦始皇驱石下海的故事[42]
3.从故事异文的生长来看。民间故事的生长具有多向性的特点,即使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区也可能会生长出不同的异文,而每一种异文,都有可能分别嫁接不同的新母题,甚至成长为不同的故事类型。故事的演变过程,就如同一棵长势旺盛的生命树,树上分干,干上分枝,枝上分叶,总体上呈现为杂乱无序的生长状态[43]
我们从历代文献中所看到的,显然只是民间叙事这棵庞大生命树上的几片树叶,这些树叶可能是生长在不同树枝上的互不相干的个体,但是,按照胡适所归纳的演进公式,就应该把这些长在不同树枝上的树叶投射到一根枝条上,按被记载的先后顺序进行线性排列,于是,给人造成故事是单线生长的错觉。顾颉刚有时会被这一错觉所迷惑,这时,他看到的不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生命树,而是一根变色龙式的生命枝。或者说,历史演进法预设了一棵大树上的所有树叶,都长在同一根枝条上面。
以故事女主人公名称的讹变为例:唐宋间敦煌写本有孟姜女小唱,首次出现了“孟姜女”的名称;中唐类书《琱玉集》把女主人公名称写作“孟仲姿”;一本初唐李善及五臣所注的《文选集注》中把女主人公名称写作“孟姿”。于是,顾颉刚认为: 
这些名字可以分作两种猜想:
⑴先为孟姜,变为孟姿,再变为仲姿。
⑵先为仲姿,变为孟姿,再变为孟姜。[44]
 
首先,我们无法断定三个名称之间的传播关系,它们可能是另一未知源头的三个不同分支,也可能是不同地域的许多名称中偶然被文人记载的任意三个。其次,即便它们被确认为一种传播关系,那也未必是顾颉刚所认定的两条“一源单线”的传播路线,还有可能“一源多线”,即所有名称都从“孟姿”派生:
       孟仲姿
孟姿
       孟姜女
 
第二.我们还可进一步讨论:假设“一源单线”的预设能够成立,历史演进法的局限性在哪?
基于该预设,故事演进的路线是由既得材料的时代先后勾勒出来的。假设我们得到了不同时代的“孟姜女故事”材料ABC,如果我们把它投射在历时的一维坐标中,我们就会得到这样一条故事的演进路线: 
ABC 
依据这一路线,我们再来进行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解释,我们得到了AB的解释αBC的解释β。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封闭而完整的研究结果: 
A  α   B  β  C 
可是,从学理的角度来说,历时研究所需要的材料,是永远无法穷尽的。事实上,每一次新材料的出世,都可能打乱原有的演进路线。
顾颉刚其实已经意识到了该演进法对于材料的过度依赖和困惑,但他对此表现得似乎有些无能为力: 
材料愈积愈多,既不忍轻易结束,尤不敢随便下笔。我的坏脾气老是这样:一个问题横在心中,便坐立不安,想去寻找材料;等到材料多了,愈分愈细,既显出起初设想的错漏,又惊怖它的范围的广漠,而且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连带而起的问题又来要求解决了,终至于望洋兴叹,把未成之稿束在柜子中而后已。[45] 
假设我们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又得到了一份材料XX在历时坐标中界于AB之间。于是,我们可以将演进路线改写为: 
AXBC 
那么,基于AB的解释α就会变得没有意义。于是,我们重又得给出新的解释: 
A  γ   X  δ  B 
问题在于,这一新的演进路线AXBC是否能反映“真实”的变迁史呢?
我们无法给予肯定的回答。“第一,‘史料’永远残缺不全;第二,有幸保存下来的史料是前人选择过的并认为‘有意义’的东西;第三,凭借这种残缺不全的史料叙述历史的历史学家要完成这种‘叙述’,首先必须依赖一系列前提假定,其次必须发挥丰富、高远的想像能力,再次还必须依赖历史学家对人性和生活的体验深度,等等。”[46]且不说经由文字所传承的材料难以穷尽,事实上,作为一种口头文化,未被文字所记录的文本更是浩瀚无际,顾颉刚自己也说到,“春秋以前的材料找不到了,宋以后则笔记流传较多,在书籍上看只有这一些事实而已。民众的事实能够侥幸写上书籍的,未必有十万分之一,书籍又因日久而渐失传,我们不能起古人于九原而问之,这许多好材料是终于埋没的了。”[47]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施爱东]故事学30年点将录
下一条: ·[费孝通]我对自己学术的反思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