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施爱东]《中国民俗通志》的分类学意义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11-03 | 点击数:9236
 
分类必须基于逻辑,这是常识。尤其在学术研究中,尊重逻辑已经近乎于一种工作准则。但在实际工作中,仅仅依靠逻辑的运作一定会遇到极大的阻力。齐涛、叶涛组织的大型《中国民俗通志》,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分类问题。
民俗是普通民众的直接生活方式。生活何其丰富多彩,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区域社会的民俗生活方式都是自成一体的功能系统。每一系统的内部,功能之间是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但在区域与区域之间,也即系统与系统之间,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功能关系,也就是说,各系统的民俗单位(一般表述为民俗事象)符合索绪尔符号学的任意性原则
若以系统的逻辑来对任意性的民俗事象进行分类,理论上说,只有在某一个特定的、独立的、完全同质的民俗生活圈内才是可能的,但在现实中,我们根本无法为变动不居的文化形态划定一个完全同质的民俗圈,更不用说当我们把搜罗的范围划定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多民族空间之内。
逻辑分类要求同一层次的划分必须依照同一标准。比如,我们可以依存在方式把民俗划分为物质民俗精神民俗,这也是一般民俗学教材的划分方式。但是,很快我们就发现,许多现实的民俗事象无法明确地归入到这些类别之中。为什么?比如一个庙宇建筑,它当然是物质的,但是,它的所有结构与功能,折射的全是精神世界的要求。我们应该把它归入到物质民俗呢?还是精神民俗?于是我们只能更换分类标准,重新划分,但无论我们换成哪一种分类标准,我们都没有办法像庖丁解牛一样把一个整体的民俗事象拆成零碎的构件分门别类地塞进不同的框架中。
逻辑分类要求所有的类别互不相容、互相排斥。这就更麻烦了。同质民俗生活圈内的民俗事象之间固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但并不是说,每一种单一的民俗事象,都只承担着单一的功能,只能归入到一个类别之中。餐桌上的一条鱼,可能既是节庆饮食,也是地方特产、社会仪礼、祭祀用品,当你把它归入到饮食民俗类别的时候,你如何能排斥它作为礼仪和信仰的功能呢?生物学上的狗只是狗本身,民俗学中的狗则可能指涉了一系列的功能叙事,或者信仰、禁忌甚至民间艺术。
如果说,从功能系统本身出发的、内在的逻辑分类难以发挥它的权威效用,那么,《通志》将依据什么来对纷纭复杂的民俗事象进行分类呢?只能从分类的意义这一外在的要求着手。
民俗事象的分类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分类是帮助普通读者认识民俗文化的一种描述方式;2,分类必须为研究者提供比较研究的方便。以上两种现实意义,最终都必须经由检索而起作用。也就是说,《通志》的分类系统必须为读者的阅读提供检索的方便。
那么,检索的入口又在哪里呢?
经验
既然民俗志的写作没有一个统一的逻辑分类标准,读者就只能凭借其经验知识来作为信息检索的入口。从方便读者的实用写作的角度来说,读者的检索入口自然也就成为了编者的分类基础。由此看来,分类也可以基于编者和读者之间的共同知识,也即对于民俗文化的经验认同。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文永辉]法律的民族志写作与文化批评——论中国的法律人类学研究
下一条: ·[高丙中]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
   相关链接
·[齐涛 叶涛]民俗志理论与民俗志的编纂·[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冬至
·[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重阳节·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立秋
·[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端午节·[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清明节
·[张勃]《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之寒食节·[萧放]节日全志与时间地图
·[张勃 荣新]中国民俗通志:中秋节志·《中国民俗通志》的分类学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