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施爱东]私情歌谣与《吴歌乙集》风波*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7 | 点击数:19386
 
《甲集》的“支体歌”很大胆,《夏日炎炎日正长》是典型的民间意淫调,对女性身体美的铺陈,表现了下层百姓对求之而不得的女性美的别种满足方法:
     睁眼隙中观仔细,
     却原来佳人正在洗浴汤:
     青罗短衫抛衣架;
     八幅罗裙放在床;
     脱下了红纱兜,金银链,
     只见姣嫩的肌肤白如霜;
     胸前露出尖尖奶;
     两瓣红莲跷一旁;
     精不过双弯嫩腿浑如藕,
     细草茸茸将妙穴藏--
     俊甜美境宛似游凫啄水浆……
文辞过于铺张,有文人参与的迹象,不像是普通农工百姓自娱所唱,更像是闺中小曲,抑或是勾栏瓦舍中带表演性质的唱词。
《甲集》中还收有一些妓女的自编歌曲,叙述身世之悲的,歌词表面上是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实质上都是“苦海中的悲号之声”(顾颉刚语),如第88首《苏州城里汆一只荡湖舟》,第89首《柳花场中出一位女裙钗》,第90首《自从一别到今朝》等。
《吴歌甲集》不是单纯的搜集,“附录”中有大量的考据和比较研究,站在学术的立场上对儿童歌谣、私情歌谣作了许多精深的分析,这种分析掩盖了道学家们对“私情歌”的挑剔。
顾颉刚以身作则,客观大胆地编出了《吴歌甲集》,还不断写信鼓励别人参与这一伟大的运动,钟敬文在他1927年2月出版的《蛋歌》“序言”[15]中说到:“我的好友顾颉刚君,他知我在搜集这种歌谣,几次来信,都劝我把它编辑成专书。这种为友谊和为学术的浓情的敦促与勉励,是我们不能不急于把工作完成,以求报谢的。”
《蛋歌》是广东水上居民的一种歌谣,蛋民文化相对落后,这使得蛋歌歌词更粗俗直白一些,但也更有水上居民原汁原味的“鱼腥气”,如第49首:
     白菜开花白抛抛, ,
     妹当胸前二粒瘤, ,
     兄当伸手掷一下, ,
     亲像肉饼兼肉包, 。
钟敬文搜集歌谣的态度是客观的,北新书局1926年出版了钟敬文的《客音情歌集》,他在“引言”中说到:“这册里所录的山歌……内容都是关于性爱(按:以周作人的概念,当作情爱)方面的,因此把它叫做‘情歌’”。其原因是“那里居民,作业于山,信口唱咏,谓之山歌。或独唱,或对唱,或群唱,没有一定的情形,山歌的内容,十分复杂,大概关于恋爱事情的尤多,而且有的却分外秽亵。这是我们这里所谓山歌的大略情状”。[16]
事实上,相对于北大学人的开放,钟敬文对待这些所谓“猥亵歌谣”的态度还是谨慎的,《客音情歌集》水洗般“健康”,他在《蛋歌》“附录”中说:“咸水歌是蛋家民族的一种心声,于我们喜欢文学的人,是很值得去研究和鉴赏的。它的优点,在于表情的真切和音律的谐美,至鄙秽之处,虽不能免,但就它大抵上看起来,也那不过白璧微瑕罢了。”这种态度,明显是把“粗俗”等同了“鄙秽”,认为是“瑕”。
即使是抱着这样一种谨慎的态度,钟敬文还是未能幸免于被“辞退”的命运。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刁统菊]嫁妆与聘礼:一个学术史的简单回顾
下一条: ·[施爱东]顾颉刚、傅斯年与民俗学
   相关链接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
·201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国际暑期研讨班在中山大学开幕·[施爱东]我们都是顾颉刚的私淑弟子
·[袁先欣]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陈红玲 陈信宁]试论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
·[李向振]顾颉刚与早期中国民俗学·[郭佳]顾颉刚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与“层累造成古史说”的提出
·中山大学第二届饮食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中山大学“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可能性”论坛议程
·[马竹君]顾颉刚“层累说”的再审视·[李雪南]顾颉刚先生妙峰山调查方法探析
·[陈泳超]陌生的田野·[肖伊绯]“贺岁书”《新年风俗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