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施爱东]私情歌谣与《吴歌乙集》风波*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7 | 点击数:18798
 

  

四、私情歌谣的征集背景
“猥亵歌谣”的现代征集历史可追溯到1922年12月6日《北京大学日刊》“歌谣征集处”的简章,中有“歌谣性质并无限制;即语涉迷信或猥亵者亦有研究价值,当一并录寄,不必先由寄稿者加以甄择”一项[11]。但这种努力一年多来没有太大收获,据周作人说,只有白经天的柳州情歌,蓝孕欧的平远山歌,刘半农的江阴船歌“算是私情歌的一点好成绩”。[12]
顾颉刚的《吴歌甲集》出版于1926年,是现代史上第一部地方歌谣专集,其中的“结识私情”歌所占比重还真不小,如第68首:
     结识私情结识隔条浜,
     绕浜走过二三更。
     “走到唔笃场上狗要叫;
     走到唔笃房里三岁孩童觉转来。”
     “ 来末哉(你来好了)!
     我麻骨门闩笤帚撑,
     轻轻到我房里来!
     三岁孩童娘作主,
     两只奶奶塞子嘴,
     轻轻到我里床来!”
顾颉刚认为这样一首与《诗经·召南·野有死 》如出一辙,该诗第三章:
     舒而脱脱兮,
     无感我 兮,
     无使尨也吠!
意思就是“你慢慢儿的来,不要摇动我的身上挂的东西,不要使得狗叫。”胡适则以为 可能不是身上挂的东西,而是一种门帘[13]。无论“ ”是什么,都同意这是一首私情歌。
这种咏唱如何应对危险局面的私情歌在“甲集”中还有如第79首《俏佳人临镜把头梳》,其中一段:
     哥哥日日常常来望望吾!
     倘若碰着我亲夫,
     叫一声表妹夫,
     我在旁边叫表哥。
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不得婚姻自由,往往“情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正当的、自由的恋爱婚姻之路被堵死了,而不可压抑的人性却要寻求它的发泄的途径。周作人认为唱“私情歌”的,实质上并不一定是有私情的人:“猥亵的歌谣,赞美私情种种的民歌,即是有此动机而不实行的人所采用的别求满足的方法。他们过着贫困的生活可以不希求富贵,过着端庄的生活而总不能忘情于欢乐,于是唯一的方法是意淫,那些歌谣即是他们的梦,他们的法悦(Fkstasia)。其实一切的情诗的起源都是如此,现在不过只应用在民歌上罢了。”[14]
以想象代替现实,咏唱幻想,在幻象中自慰自足,自怨自艾,原本是文学创作的特质。顾颉刚通过对《杨柳那得青青》与唱本《玉美针》的比较,盛赞唱本的反叛精神:“这是说一个已嫁的女子恋上了一个人,幻想出事情破露之后,公婆如何的打她,丈夫如何的休她,还到家里哥哥嫂嫂又如何的嫌弃她,于是只得进了庵堂;但进了庵堂之后,立下的念佛修行的目的还是要在来生得到一个有情郎君。这是何等的勇敢!”这当然只是一个幻想,一个女子失落玉美针之后的幻想,事情并没有发生,但歌者面对观世音,“修上一个有情郎君,有情郎君!”的愿望却是如此强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刁统菊]嫁妆与聘礼:一个学术史的简单回顾
下一条: ·[施爱东]顾颉刚、傅斯年与民俗学
   相关链接
·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
·[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201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建设”国际暑期研讨班在中山大学开幕
·[施爱东]我们都是顾颉刚的私淑弟子·[袁先欣]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
·[陈红玲 陈信宁]试论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李向振]顾颉刚与早期中国民俗学
·[郭佳]顾颉刚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与“层累造成古史说”的提出·中山大学第二届饮食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中山大学“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可能性”论坛议程·[马竹君]顾颉刚“层累说”的再审视
·[李雪南]顾颉刚先生妙峰山调查方法探析·[陈泳超]陌生的田野
·[肖伊绯]“贺岁书”《新年风俗志》·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国际论坛中山大学开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