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杨立川]传播民俗刍议
  作者:杨立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5 | 点击数:9705
 

  三、传播民俗的类型

  对于传播民俗,我们也可以像对一般的民俗事象那样分类。例如,可以把传播民俗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精神民俗或者口头民俗、风俗民俗、物质民俗等。

  但是,由于传播民俗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机械地套用一般民俗的分类方式既无必要也不尽妥当。例如作为物质民俗的服饰、饮食具有作为符号的意义,而作为风俗民俗的仪式活动则是一个包含着多环节多要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还包括了服饰要素、饮食要素等。

  对于传播民俗,笔者认为可以按传播学中关于传播类型划分方式来分类。

  传播学对传播活动的分类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分为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类型。循此,我们也可以把传播民俗区分为内向传播民俗、人际传播民俗、群体传播民俗、组织传播民俗、大众传播民俗等。在这些具体的传播民俗事象之外,还可再加上一个关于传播现象的精神民俗,即传播精神民俗。

  内向传播民俗。内向传播民俗的传播主体是某一个个体,这种传播活动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体内部。例如在年节期间,人的内向传播就非常频繁,其中如拜祭、贴对联、贴年画以及除夕守夜等等都包含着颇为丰富的内向传播成分。

  人际传播民俗。人际传播民俗指的是采用人际传播的形式所进行的传播民俗活动。人际传播最为典型的是面对面的传播,传播民俗中的许多内容属于人际传播民俗。例如打招呼用语、民歌、民谣、故事歌、口头史诗、游戏歌谣、具有某种意义的手势或姿势等等和民间节日、游戏等等都属于或者包含着丰富的人际传播民俗现象。以作为礼仪的一部分的人际传播中的语言称谓为例,面对不同的传播对象,人们就有不同的谦称和敬称。(12)

  群体传播民俗。在传统社会的各种传播民俗事象中,群体传播民俗是极为丰富的。像家族传播习俗、亲戚传播习俗、村社传播习俗等,即属此类。例如家谱即具有重要的传播功用。来新夏、徐建华先生指出:“宋元明清几代家谱的撰修主要是为记录家族历史,纯洁家族血统,尊祖、敬宗、睦族、团结、约束家族成员、教育后代,提高本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望,家谱的教育功能增强……”(13)

  组织传播民俗。组织所从事的传播活动包括了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方面,其传播渠道有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这些传播现象中有许多具有民俗性特征。质言之,组织传播中也有诸多约定俗成性的传播行为。

  大众传播民俗。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播民俗事象是当今社会传播民俗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大众传播固然具有“制度性”的特征,但若深入分析,会看到其中也包含着诸多民俗性的因素。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被称为一种除夕“新民俗”。新时期以来对于受传者接受习惯的调查研究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具有了对受众接受习俗研究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西方有的传播学研究事实上也已涉及大众传播民俗现象。例如美国学者贝雷尔森1949年在其发表的《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提到,人们对报纸的利用形态之一是:“读报本身的目的化――每天读报已成为习惯性行为,读不到报纸便缺乏生活充实感。” (14)大量的人群每天读报成为一种习惯,则无疑意味着一种民俗的形成。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对构成传播民俗的各个要素或环节的类型进行分类研究。例如对传播者、受传者、信息、符号、媒体进行分类。像居阅时先生等对象征符号的分类即可作为极有价值的借鉴。

  结语

  传播民俗作为一种具有约定俗成特征的传播习惯和风尚,和一般的民俗现象一样,具有规范性和为一定的社会成员所喜闻乐见的特点。关于规范性,诚如苑利、顾军所指出:“规范性是指民俗对民间社会所有成员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民俗在制约、规范人类行为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其他意识形态所无法取替的作用”。(15)王娟女士也论述道:“许多民俗事项并不是法律,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具有法律的意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烈的约束作用……各种习俗、惯例、禁忌、迷信等民俗事项都具有这种功能。”(16)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特征又使其对于特定的社会成员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

  所以,传播民俗常常会影响到传播活动的面貌、成败――无论是对人际传播、群体传播,还是对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也无论是对新闻传播、广告传播,还是对公关传播、舆论宣传。例如广告宣传如果与传播民俗相背逆,就可能使传播效果打折扣,甚至于产生相反的效果。

  我们可以看到,传媒业中的许多人士已自觉不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在传播实践中已经注意到了与社会大众的习惯性、风尚性或喜闻乐见的传播符号、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心理相契合的问题。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路―谋取理想的传播效果的前提之一,是深入地了解传播民俗,合理地利用传播民俗;这也同时给我们提出了一项研究任务――传播民俗研究。

  因此,传播民俗研究不仅仅对传播学研究具有深化的意义,同时更有着显而易见的实践意义。质言之,传播习俗研究对于各种传播活动包括新闻、广告、公关、舆论宣传实践都会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

  笔者感到这就是研究传播民俗的意义所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网 2007年06月12日08:53

上一条: ·[吉国秀]知识的转换: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
下一条: ·[陈金文]树立学术批评的科学意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