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刁统菊]一九四二年的一个婚礼
  作者:刁统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4 | 点击数:14426
 

正月初一早晨,饺子下烂了,大家都说是新媳妇的事。据说,三年之内如果家里发生什么意外,都是新媳妇妨① [16]的。红山峪附近的村子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娶媳妇,盖堂屋,三年里头定穷富。”新媳妇觉得很冤枉,田厚庵跟我解释说,这不怨她,其实是因为娶媳妇用光了家里所有的东西,只好把仅有的一点小麦面与米面混合在一起做饺子皮造成的。这当然会下粘了。

第二年,由于正月不能搬家,所以他们在二月里搬回红山峪,暂时在四大娘屋里住着。后来,李桂云经常生病,一个算命的瞎子说:“人有私房钱,你有私房病。这是挪瞎床了。在床中间下面的地上刨一个小窝,要抓五样粮食,高粱、谷子、豆子、绿豆、小麦,一天浇一次,连着九天。都发芽后,就把粮食熬了喝。第二年,我来喝你的红糖茶。”后来,李桂云照做,芽子长了半尺多。四月里喝了,第二年正月二十八生了个大胖小子。田厚庵也是第一次听家里的说起这件事情,他觉得还是穷闹的:“穷啊!干活多,累的;吃的又不好,能不生病?”

李桂云嫁到付庄以后,由于田姓请过村里本家其他的新媳妇,故而她被付庄的每个田姓家庭都叫了一遍,一天一顿酒席,整整吃了一个月,以至后来她不敢再到付庄来,害怕人家往家里拉去吃饭。叫媳妇是当地的一种习俗。谁家里娶了新媳妇,同姓比较知近的人家都要把新婚不久的媳妇请到自己家里吃酒席。30年以后,她的二闺女坐着独轮车嫁到了付庄,本家一个都没少,因此她体验到了几乎与母亲当年同样的滋味。

 

访谈时间:2001年9月29日

访谈地点:红山峪村田厚庵家

访谈对象:田厚庵、李桂云夫妇

访 谈 人:刁统菊

(指导老师:刘铁梁)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



[] 文中年龄均为虚岁。

[] 指妻子。

[] 小伙子家里有二亩地都是比较受欢迎的。

[] 浪费、懒惰的媳妇。

[] 意思是不憨不傻的。

[] 当地把姑妈叫做“姑娘”。

[] 喜床的样式、档次不同。四根木头支撑一个床架叫耙桄床;如耙桄床前面制作三至四个木框,木框不镶木板就叫櫊拉子床;櫊拉子床的木框镶上木板则叫面子床,木板上往往重彩涂抹画上四季鲜花,大多数画“蜜蜂菊花”或“蝴蝶牡丹”(蜜蜂、蝴蝶是“喘气”的活物,寓意生命)“、鲤鱼穿莲(”寓意生殖)“、喜鹊闹梅(”寓意吉祥喜庆)。面子床两头是两块木板,则俗称三拿,三拿的一头装上床头柜就成了架子床。

[] 家族。

[] 红火。

[] 男方这边。

[11] 铜镜为照妖镜。人们以为举行婚礼妖魔鬼怪会趁机来“享受香火”并作怪弄乱,放上照妖镜,则可保平安无事。放秤的目的是为了辟邪。升是一种木制梯形器具,上宽下窄,惟有上面开口。“升”音同“生”,寓意“生育”。

[12]此举是希望新媳妇生男孩。小学生、书本指的是男孩,而真仙筐、花朵之类的东西象征女孩。

[13] 枕头套。

[14] 至亲,例如姑娘以及先出嫁的大妹妹。

[15] 方言读如“出”。“束脸”即开脸,用线绞去脸上茸毛。

[16] 因命不好给别人带来灾难,也叫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刁统菊]亲属网络与性别建构
下一条: ·[冯骥才]年文化
   相关链接
·[何斯琴]日用礼仪类书与礼俗互动·[房晓燕]婚礼仪式情境下的阶序性亲属关系研究
·[额尔毕黑 刘桂英]鄂尔多斯婚礼现代化转型与民间传统舞台艺术融合研究·[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杨桂珍]二零二零年山东省莱州市某村落的一场婚礼调研·[孙玥菡]从青岛婚礼中“饽饽”的使用及制作变迁看“非遗”利用
·[王优]浅探汉族传统婚姻仪礼的历史流变·[刘菲]浅析现代化浪潮中的关中婚俗变迁逻辑
·[刘萌萌]浅析人生礼仪中的吉祥图像·[李俞霏 梁惠娥]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
·[李彪]中国婚礼仪式的变迁与国家在场 ·[何斯琴]当代传统婚礼的礼俗再造与价值重建
·[刘彩珍]节日狂欢氛围与歌谣的共时性呈现·[文忠祥]民和土族婚礼歌演唱模式及社会功能初探
·[金晓晓]浅谈山西省长子县的人生仪礼·[高忠严]人生礼仪及其蕴藏的真挚情感
·[于倩]陈巴尔虎婚礼仪式变迁分析·[李佳霖]近现代婚礼的变迁
·[周瑜]现代婚礼中的传统的回归·[何斯琴]文本与生活:宋元明日用类书的婚礼知识辑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