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吉国秀]知识的转换: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
  作者:吉国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1 | 点击数:14543
 
 
 
民俗学究竟如何积累民俗学者共享的知识?这种知识既不是民众的知识,也不是民俗学者个人的知识,而是以民俗学者为媒介的知识转换和知识共享的结果。本文试图揭示将民众知识转化为民俗学者知识的规则,即民众的知识具有异质性,它不是一个有着明确边界的实体;民众的知识具有地方性,它不是一种自说自话的生活方式;民众的知识具有历史性,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传统。民俗学者要描述田野中的民众知识,并将其转换为民俗学者的知识,就需要顾及到知识转换的规则。因为,这一规则既支撑着民俗学知识,又变革和更新着民俗学知识。田野工作是民俗学的知识基础(夏敏,2004: 65-71),有多重的关系卷入到田野工作中,这些关系之间的微妙变化在民俗学者知识的转换和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民俗学者的自我对民众的影响,民众对自我的影响往往也是反思的重要内容。随着学术界对田野关系反思的深入,知识转化规则也处于不断的维持、修正、扩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也就是说,知识转换规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构成本身也处于反思的凝视之中,需要去探索、去解释、去说明。
 
 
参考文献:
 
倪梁康.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 北京:三联书店,1999.
杨善华.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舒茨. 社会实在问题[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周星. 人类学者的“知识”和访谈对象的“知识”[J]. 民俗研究. 1995. 3.
Leach, Maria and Fried, Jerome ed., Standard Dictionary of Folklore, Mythology, and Legend[M].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1972.
董晓萍. 田野民俗志[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Nájera-Ramirez, Olga. Of Fieldwork, Folklore, and Festival: Personal Encounters[J].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997. No.112 (444).
MacDonald, Barry. Tradition as Personal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1997. No.110 (435).
吕微. 反思民间文学、民俗学的学术伦理[J].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5.
安德明. 家乡: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J]. 民族艺术. 2004. 2.
吕微、刘锡诚、祝秀丽、安德明. 家乡民俗学: 从学术实践到理论反思[J]. 民间文化论坛. 2005. 4.
吉国秀. 文献、田野与自我:关于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J]. 民俗研究. 2005. 3.
祝秀丽. 家乡民俗研究者的角色冲突[J].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会议论文. 2006.
Richard N. Langlois,“Knowledge, consump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2001, Vol.11.
高文、任友群. 知识的生产与习得的社会学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 2.
吉国秀.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霍尔、尼兹. 文化: 社会学的视野[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巴恩斯、布鲁尔、亨利. 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 吉首大学学报. 2004. 3.
吉国秀. 地方性知识的当下意义: 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J]. 打印稿. 2006.
赵旭东. 论民俗的易感染性. 民俗研究[J]. 2005. 2.
Heider, Karl G. Seeing anthropology: cultural anthropology through film[M]. Allyn and Bacon. 2001.
郭于华. 试论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J].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4.
高丙中. 知识分子、民间与一个寺庙博物馆的诞生:对民俗学学术实践的新探索[J]. 民间文化论坛. 2004. 3.
夏敏. 民俗学科如何进行田野作业[J]. 吉美大学学报. 2004. 1.
 
注释:

* [作者简介]吉国秀(1971-),女,辽宁清原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辽宁沈阳,110034。
本文在修改过程中,先后得到了吕微研究员、郭于华教授的帮助,他们关于意义追寻以及写作思路的建议让论文大为增色,作者深表谢意!
[1]这里借用了布劳(Peter Blau)关于异质性的定义,即两个随机选择的人属于不同群体的机会预期。布劳认为,将社会成员区分为不连续类别(例如,民族、年龄、性别、宗教等)的差异程度,决定了一个社会结构的异质性程度。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霄冰]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下一条: ·[杨立川]传播民俗刍议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石圆圆]指向生命的“行动”:人类世背景下民间故事研究策略的启示·[沈昕 莫朝含]地方知识视角下传统村落内源型民俗景观的外植化建构研究
·[潘超青]“猴马”形象组合的民俗渊源与艺术转换·刘艳超][口头诗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1995—2023)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何斯琴]日用礼仪类书与礼俗互动
·[葛金华]太湖流域“白鱼传说”的叙事逻辑·[杜蒙男]《国际遗产研究期刊》非遗研究的趋势与特征(2003-2024)
·[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
·[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林恺雯]徐文长机智人物故事与徐文长传说的转换机制的成因
·[林海聪]鱼腥草的图文书写与本草知识建构·[梁玉婉]从“二元对立”到“走向田野”:张清水民间观的回顾与思考
·[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