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吉国秀]知识的转换: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
  作者:吉国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1 | 点击数:14544
 
 
 
民众知识是一种具有历史向度的知识,往往与传统相关联,它可以跨越时空而存在。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原镇民众经历了传统婚礼仪式的回归,它基本延续了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传统仪式(吉国秀,2005b:207-212)。但是,这种传统的重新回归与人们的习惯性理解有着很大差别。人们习惯于将传统理解为一个“过去”的时间概念,相应的就把传统知识等同于古老的事物。实际上,如果民众知识只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传统,似乎也就没有什么研究的必要。而问题在于,传统在时空中不断地延续和变异,因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研究传统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现在和未来(郭于华,2004)。民众知识虽然强调传承,强调知识中稳定性的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民众知识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异,传承与变异常常是同时发生的。自然主义也承认这一特征,并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因为民众知识具有选择性,那些容易受到感染的知识才会传承下来。而且民众也不是完全复制一种既存的知识,而是在个体认识机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改变、重构和发展(赵旭东,2005)。
传统本身不是一种约束,人们仅仅是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使用传统。但是常规化的生活形式在大多数时间中适应于大多数的人,并且一般意义上人们追随这种生活形式,这是保证传统得以延续的原因;这并不是说某些个体不会从常规化活动中分离出去,也不是说其他人在一些时候不再追随这些传统,继而建立一种新的常规和传统(巴恩斯、布鲁尔、亨利,2003:146)。清原镇婚姻仪礼变迁的个案,启发我们思考一个关于民众知识的传承与变异问题(吉国秀,2005b:251-259)。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民众借用了有关传统婚仪礼的知识,重建了地方社会,回应了急剧的社会变迁。但是,传统婚礼的复兴不只是简单的重复与再现,而是当地民众对传统仪式知识的重构。这种重构体现在:对传统仪式的复制、删减、创造与传播。人与人沟通的仪式得以复制,人与神沟通的仪式被删减。饶有趣味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增的婆婆“接盆仪式”与公公的“送车仪式”,竟然被民众解释为“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传统”。通过田野与文献的对比发现,它们实际上不过是民众利用原有的知识框架重新创造的仪式行为而已。这种仪式通过民众的解释不露声色、合情合理地融入到仪式程序中,并且获得行动的意义。研究发现,地方民众正是利用传统知识将日常生活的经验系统化,将新知识转化为可以理解的知识,从而建立地方社会的结构与秩序,而这已经成为民众应对现代国家与社会的一个策略性组成部分。
民众可以运用传统知识的结构生产出新知识,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灌注新的意义。因而,多数情况下,民众知识具有分层的特征,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再现。也正因为此,民众知识才能够历经时间与社会的变迁而存在。这也充分说明,民众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传统。“现存的某些新的方面(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必须被卷入到传统意义的世界中,而传统也必须为新的群体成员及其世界所理解。显然,群体的维系不仅是通过保留传统,更是通过对传统的再确定实现的”(霍尔、尼兹,2002:93-94)。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霄冰]民俗主义论与德国民俗学
下一条: ·[杨立川]传播民俗刍议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石圆圆]指向生命的“行动”:人类世背景下民间故事研究策略的启示·[沈昕 莫朝含]地方知识视角下传统村落内源型民俗景观的外植化建构研究
·[潘超青]“猴马”形象组合的民俗渊源与艺术转换·刘艳超][口头诗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1995—2023)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何斯琴]日用礼仪类书与礼俗互动
·[葛金华]太湖流域“白鱼传说”的叙事逻辑·[杜蒙男]《国际遗产研究期刊》非遗研究的趋势与特征(2003-2024)
·[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
·[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林恺雯]徐文长机智人物故事与徐文长传说的转换机制的成因
·[林海聪]鱼腥草的图文书写与本草知识建构·[梁玉婉]从“二元对立”到“走向田野”:张清水民间观的回顾与思考
·[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