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俗学目前被我国列入人文学科某一门类的二级学科,或因与民间文学兼容混同而无定位,不仅是不科学的,也是极不公正的。
1、 民俗学早在19世纪后半叶已经在欧美国家确立了新兴的独立学科位置。在我国,当时还没有“民俗学”这一学科的新概念。
2、1913年,“民俗学”这个新学术名词才在我国出现。1922年12月民俗学才被作为一项研究事业在学术界提倡。1928年3月以后,“民俗学”才较为广泛地在部分文科大学及学术界得到认可。
3、 1949年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绝对指导和科教体制的计划统筹,再加上学习苏联的一面倒倾向影响,民俗学被取消了30年之久。但是,民俗学的替代学科或分支学科民间文学,却以“人民口头创作”的学科名称在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保留着。它的学科位置也仅仅是文学门类中屈居第3级别学科地位的大学选修课,前后保留了将近10年之久。
4、1979年,民俗学终于从“绝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重新作为应当研究的一门学科进入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从那时起到1997年的18年当中,民俗学或民间文艺学便一直在文艺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夹缝中漫游,甚至被冠以“边缘学科”的名号不入正册。同时在本专业内,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还在兼容混用着。
5、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新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将原学科专业代码为050104的中国民间文学(部分)正式调整并改换了名称和代码,成为030304的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从文学门类改换归属,进入法学门类,与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并列同为二级学科。这是民俗学首次正式列入二级学科的官方文件。但是,因为中国民间文学被调离了文学门类,使民间文学专业又遇到了两难。
6、今年以来,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定性、定位及门类归属又出现了反复。民俗学在法学门类社会学学科及文学学科的院、系、所中只是个被认作非家族成员的远亲近邻角色;民间文学在文学院、系、所中依然被认定是身单势孤的单一课程小角色,在教学实践中只不过处于三级学科的地位。
二、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合二而一”、“一分为二”的难题,是困扰我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的症结所在。能否对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的学科关系作出接近客观的科学分析,是解决民俗学学科定位的关键所在。
1、 民间文学在我国曾经与“人民口头文学”是同一学术名词。对民间文学进行语言文学的研究,特别是口语文学或语体文本的研究,包括对它的分类体裁、叙事形式、格律样 式、修辞手法等的研究,无疑都是对该学科的本格研究;所以,民间文学长期以来被放置在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中,并作为它的二级学科是有充分理由的。
2、 由于近现代国际上曾把民俗、民俗学和民间流传的口头传说、口传歌谣等(相当于中 国的民间文学)均称作“Folk-lore”,所以在我国民间文学界通常也把“民间文学”这个 特殊的名词套用在Folk-lore一词上。但是,实际上Folk-lore并不是一个语言文学范畴的词语或概念,而是一个“民众知识”或“民间风俗”的民俗学范畴的词语和概念。此外 它也不是属于别的任何学科范畴的词语或概念。
3、 民间文学或民间文艺,就其产生、发展、流变和活动形态、存在样式而言,主要是“民俗的”;因此,称它为“民俗传承”或“民俗口头传承”较为恰当。通俗的叫法也可以是“民俗文艺”。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便当然地归属于民俗学,并成为它的重要组 成部分或重要分支学科。假设民俗学是一级学科,民俗文艺则可列入它的二级学科。这 应当是天经地义的和无可争议的。
4、 如果,文学学科的研究家们公认民间文学还应当作为语言文学的研究对象,那么“民间文学“便当然地归属于文学学科,并成为文学的二级分支学科。“民间文学”在文学 学科中是本格的文学研究;“民俗文艺”在民俗学学科中则是本格的民俗学研究。这是两个学科不同视角不同方法的两个专业。这里不存在“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的 任何意味。
5、 有鉴于此,民间文学作为文学专业的二级学科、专业,并不是只有一门概论式的民间 文学课程,而是相应地有一系列三级专业课程并列如下:(1)民间文艺学概要、(2)神话学、(3)史诗学、(4)传说学、(5)故事学、(6)歌谣学、(8)民间说唱、(9)民间小戏等。因此,民间文学在文学学科中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强势专业。它在文学院、系、所中应列为本科必修课程及若干选修课程;同时还列为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专业方向,这是毫无疑问的。
6、 有鉴于此,与民间文学相对应的民俗文艺(或民俗口头传承)同样应列为二级学科, 并拥有一系列分支课程。民俗文艺的上一级学科自然是民俗学学科。因为它所包含的二级学科也已经形成系列。例如,经国务院拓宽、调整后颁布了的二级学科中,有一 级学科民族学中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而民俗学学科中也有“中国少数民族民俗”的下级学科专业。一级学科教育学中有“教育学原理”为二级学科,民俗学中也 有“民俗学原理”,也应是二级学科。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中有“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为二级学科;民俗学中也有“比较民俗学和世界民俗学”,也应列为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历史学中有“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为二级学科;民俗学中也有“民俗文献学(含:敦煌民俗学、古俗语学)”,也应列为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心理学中有“应用心理学”为二级学科;民俗学中也有“应用民俗学”也应列为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经济学中有“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二级学科;民俗学中也有“民俗文化史”、“西方民俗学”、“区域民俗学”等,当然应当列为二级学科。此外,还有“民俗语言学”、“民俗符号学”、“都市民俗学”和“生态民俗学”、“民俗形态学”、“民俗文化遗产学”等相当于二级学科的专业。民 俗学的学科包容量如此之大,理应经过拓宽、调整后,升到一级学科的位置,现在处于二 级学科地位,显然大大阻隔和压制了民俗学学科的繁荣发展。
三、民俗学的学科体系经过近80多年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20年的积极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强势学科。该学科的老中青队伍在我国民俗学的奠基人钟敬文教授率领下,一致期待着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教育部主管部门进一步理顺并拓宽我国民俗学学科,根据我国民俗学繁荣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民俗学本身的科学规范,尽快把民俗学调整到一级学科上来,使我国的民俗学与时俱进,迅速有效地适应我国新世纪发展先进民族文化的新形势。
文章来源:丙安小屋——乌丙安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