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马昌仪]山海经古图与中国以图叙事传统
  作者:马昌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8 | 点击数:70618
 
 
杭州胡文焕《山海经图》与广陵蒋应镐等的《山海经图》,在许多方面体现了万历年间吴越地区版画的特色,二者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又各自显示出独有的风格。
 
一,胡氏图本采用合页连式,无背景,一图一神,右图左说;而蒋氏绘图本也采用合页连式,有背景,一图一神或多神共处。在相对广阔的空间中,突出形象的特征,使故事的情节有可能在画面上展开。画面以神和兽为主体,在蒋氏绘图本中,一些在中国神话中地位显赫的神祇,如帝二女、祝融、夏后启、蓐收、夸父、禺强、句芒、巴蛇、河伯、雷神、应龙、夔等,作者采用了双幅大版,即两页一图来表现一个神祇,这在明代的小说版画插图中,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上文我们说过,胡文焕图本继承了张僧繇舒雅的风格,图像线条流畅、逼真传神,特别注重眼睛的刻画,寥寥几笔,神怪畏兽便跃然纸上。这些神和兽形象生动,特征显露,主次分明,仿佛徐徐走来,向我们讲述着那远古发生的故事。
 
二,万历吴越地区小说版画多是插图,图不离文,穿插于文中,蒋氏绘图本采用的正是插图式,图像穿插于十八卷经文中。而胡文焕图本采用的图像独立成卷的编排方式,图与经文虽互不呼应,但因有图说紧紧相随,给人以明快集中、形象突出的印象。
 
三,吴越地区的版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色。版画是画家与民间刻工共同的作品,版画一般要经过绘、刻、印三道工序,画师和刻工在版画的制作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过去民间版画极少署名,胡氏图本就没有画师刻工留名。我们在蒋氏《山海经图》卷末见到明广陵蒋应镐武临父绘图、晋陵(江苏武进)“李文孝镌”的署名,在第1图右上方见到“素明刊”三字,在第62图、第66图上有“王杏春刻”字样。李文孝、刘素明、王杏春都是当时的著名刻工。
 
这里要对“素明”多说几句。前引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中,特别提到蒋应镐绘图本《山海经图》的“第一图题:素明刊”。素明是刘素明,过去以为是福建建安刻工,经郑振铎考证,认定他是杭州著名的木刻家。郑氏在《中国古木刻画史略》中说:“(刘素明)是武林(杭州)人,是杭州本地的木刻画家里唯一传下显赫姓氏来的人。刘素明的刀刻是十分精致的,尤长于深远的山水,细小的人物。以双版的大幅把浩瀚的山光水色布满全局,而中着一叶扁舟,舟中有几个小小的人,乃是他所擅长的画面,是工丽的,也是无瑕可击的。”[48] 他是一位多产的版刻家,作品很多。广陵蒋应镐武临父绘图的《山海经(图绘全像)》便出自这位著名版刻家刘素明之手,可见吴越地区版画善于吸收各地画坛高手,博采各家之精英,使《山海经图》的艺术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奠定了吴越地区画家在《山海经图》创作上的领先地位,成为清代多种版本摹刻的对象,使《山海经图》在全国各地得以广泛流传,并远渡东洋,受到日本读者的欢迎,还出现了根据明刻本《山海经图》绘制的《怪奇鸟兽图卷》一类图本,在日本流传。
 
胡氏图本与蒋氏绘图本继承了古代以线条为造型基础的古老传统,熟练掌握写实与幻想虚拟的艺术手法。在设图上眼光独到、图像精细、生动传神、线条清晰、有创意,能把握形象特征,显然出自有经验的画家的手笔。与此同时,图本又带有民间版画所特有的无个性、模式化、千篇一律的特点。可以说,明代《山海经》图本是文人画家、民间画工、刻工共同的创作。
 
在谈论明代《山海经图》的艺术特色时,我们还要提到明清之际一位采《山海经》形象入画的著名版画家,他就是萧云从。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东海萧生,安徽芜湖人,生于明万历二十四年,他曾为《离骚》作画。但到他的名著《离骚图》刊行时,已是清代顺治二年(1645)了。《离骚图》的刻工为汤复,汤氏也是雕版世家,是明末安徽地区刻工。据收藏家黄裳介绍,最早的《离骚图》为棉纸初印本,原封面中间篆书“离骚”二字,右上方题“萧尺木先生手授图画”,左下方是“汤复上绣梓”,这应是最早的款式。[49]《离骚图》原刻本以各种摹刻本、影印本的方式传世;乾隆时辑《四库全书》,曾命画家门应兆补图91幅,并摹原图,共得155幅,名为《四库馆补绘萧氏离骚图》,共上、中、下三卷。上卷收《离骚》32图,《九歌》9图;中卷收《天问》54图;下卷收《九章》9图,《远游》5图,《卜居》与《渔父》合1图,《招魂》13图,《大招》7图,《九辩》9图,附《香草》16图。
 
《离骚图》在中国版画史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关于《离骚图》,著名版画研究家李之檀写道:“《离骚图》的艺术成就是颇高的。首先他对于屈原的原著有深刻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变成为感情上的相通,而形成了他创作上的激情。其次,他并不满足于前人的成果,而力求有所发展与创新,以他自己的理解与认识给予表现。再即他的艺术想象力的丰富,是建筑在博学多识和多方面艺术修养之上的。加之刻工刻版技艺的高超,更使得这部作品为世人所珍视了。”[50]
 
萧云从对《离骚》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同时代的《山海经》的深切体悟,关于这一点,从《离骚图》大量采《山海经》的神话形象入画可以证明。如猩猩能言、鴟龟曳衔、长人不死、雄虺九首、鲮鱼鬿堆、仁羿射日、河伯化龙、雨师屏翳、鳌戴山抃、山鬼出行、雷神击鼓[图-66]、巴蛇吞象[图-67]、烛龙衔烛、应龙画地、王亥仆牛……等等许多神话故事,在《离骚图》里都有精彩的图画。《离骚图》在时间上稍晚于几种明刻《山海经图》,其风格更趋成熟,是一位杰出画家的作品。二者都以图画叙事见长,都是用图画语言讲故事的杰作。
 
2002719.北京                                           
 
作者:马昌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本文发表于邓启耀主编《视觉表达:200241135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文章来源:邓启耀的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邓启耀]老百姓的图像史记
下一条: ·[郭熙志]纪录片:为什么拍、拍什么和怎样拍
   相关链接
·[梁奇]伊藤清司《山海经》研究对中国古注的征引·[孔祥翔]从《山海经》论及泰山信仰认知的发生与解构
·[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
·[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
·[陈连山]《山海经》中帝俊神话的再解读·[杨洋]以女性身体为载体的创作:基于《山海经》异兽造型美妆短视频的分析
·[刘雪瑽]浅论江户民间的《和制山海经》·[谭佳]神话与科幻的尺度:过去与未来
·[鹿忆鹿]晚明《山海经》图像在日本的流传·[郭恒]《山海经》在海外的神话学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山海经集释》首发式在成都举行·[钟宗宪]死生相系的司命之神
·[李牧]论《山海经》的色彩系统·[刘宗迪]怪物是如何炼成的
·[刘宗迪]《山海经》是如何成为怪物之书的?·[尹荣方]“九尾狐”与“禹娶涂山女”传说蕴意考
·[林安宁]深入浅出释经典 融通中外论新学·[刘宗迪]《山海经》与怪物阐释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