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马昌仪]山海经古图与中国以图叙事传统
  作者:马昌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8 | 点击数:73811
 
 
二,《永乐大典》中的山海经图
 
在明代有图的《山海经》本子中,是否留下张僧繇、舒雅绘图的踪迹呢?让我们从目前所知明初最早的《山海经图》谈起。
 
成书于明初的《永乐大典》九一0卷里,山海经图只有两幅,一是《海外东经》的奢比尸图,二是《海内北经》的据比尸图[图34],两图均有简单说明。这两幅图是作插图用的,很可能采自已有的山海经图。如果我们把《永乐大典》的奢比尸图与胡文焕的奢尸图[图35],把据比尸图与蒋应镐同名图[图36]作一比较,便会发现,二者在形象造型上有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很可能有某种传承关系,从中或许可以找出山海经图传承之链的某些缺环。
 
三,清代吴任臣图本有70多幅图,采自明胡文焕图本。
 
具体说来,吴氏图本的144幅图中,有71幅,亦即将近一半的图像,其形象造型、构图采自胡文焕图本;其中,五卷《山经》占56图,十三卷《海经》只占15图。吴氏图本采用胡氏图本之图像的情况,大体可分为两种:
 
其一,形象造型与构图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占绝大多数。如《南山经》的类、0;《西山经》的凫徯、鼓、文0鱼、陆吾、毕方、天狗、神0、蛮蛮(兽)、駮、人面鸮;《北山经》的马腹、飞鱼、泰逢、骄虫;《海外南经》的厌火国;《海外西经》的蓐收;《海外北经》的烛阴、相柳;《海外东经》的奢比尸、雨师妾;《海内南经》的枭阳国、巴蛇、旄马;《海内北经》的驺吾;《大荒东经》的应龙、夔;《大荒北经》的强良,等等。读者翻开山海经图,这样的例子处处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吴任臣在借用胡本图像时,有时候只考虑图像,而忽略了经文的内容,出现了图文牴牾的现象。我们在前面讨论胡文焕图本的特色时,曾经指出,胡氏的图、图说常常出现与经文不一致的地方,经文传抄有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1,《北山经》有竦斯鸟,经文记载这是一种“状如雌雉而人面”的鸟,但胡氏图说却误记为“状如雌雉,反(按:疑为“人”)面”,于是便出现了与经文完全不同的非人面的竦斯鸟(见[图31])。有趣的是,吴任臣采用了胡氏的非人面的竦斯鸟形象,但在图释上,却根据经文写为:“状如睢(按:系“雌”字之误)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出灌题山”[图37]。
 
2,《北次三经》有〇马,《海外西经》有乘黄,胡氏图均因传写与读音之误,都出现了与经文不同的异形图象,吴氏图本同样不加考虑,一律照搬。
 
其二,吴任臣借用胡氏图本的基本造型,局部有变异。
 
1,《南山经》柢山有0鱼,经云:“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0下。”胡氏图说云:“状如牛,陆居,蛇尾,有翼在膊。”胡本的0鱼图为兽首鱼身,蛇尾有翼,四只牛蹄,可在陆地奔跑[图38]。而吴本的图释一如经文,其图整体造型与胡本相似,兽首鱼身,蛇尾有翼,所不同的是无足,便于陵居[图39]。
 
2,《山海经图》所见肥遗之蛇有二:《西山经》太华山之肥〇,六足四翼;《北山经》浑夕山之肥遗,一首两身。胡氏图本把上述二者合二而一,出现了蛇头龙身、六足四翼、两条蛇尾的肥遗蛇,名曰〇〇[图40]。而吴任臣为肥遗蛇设两幅图:太华山的肥〇蛇头龙身,六足四翼,其图取自胡本,所不同的是,吴本图只有一条蛇尾[图41];而浑夕山之肥遗,是一条一头双身蛇。
 
综上所述,吴任臣《广注》图本大量采用胡文焕《山海经图》的图像,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胡文焕图本是张僧繇、舒雅与吴任臣图本之间传承之链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胡文焕有可能以张、舒图本作为借鉴和参考。这一现象对我们探讨古图与今所见图之间的传承系统,再现古图的原貌,进一步探讨《山海经》这部有图有文的奇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文章来源:邓启耀的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邓启耀]老百姓的图像史记
下一条: ·[郭熙志]纪录片:为什么拍、拍什么和怎样拍
   相关链接
·[徐溪泽]曾侯乙墓漆棺纹饰类属辨析·[孟琳峰]消费“山海经”:当代“山海经热”中的大众读本与文化想象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李牧]《山海经》中的“冬夏”观念与西北地缘
·[程梦稷]拟效、挪用与回应:从近世日用类书看“山海经图”在江户日本的流衍·[梁奇]伊藤清司《山海经》研究对中国古注的征引
·[孔祥翔]从《山海经》论及泰山信仰认知的发生与解构·[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
·[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陈连山]《山海经》中帝俊神话的再解读
·[杨洋]以女性身体为载体的创作:基于《山海经》异兽造型美妆短视频的分析·[刘雪瑽]浅论江户民间的《和制山海经》
·[谭佳]神话与科幻的尺度:过去与未来·[鹿忆鹿]晚明《山海经》图像在日本的流传
·[郭恒]《山海经》在海外的神话学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山海经集释》首发式在成都举行
·[钟宗宪]死生相系的司命之神·[李牧]论《山海经》的色彩系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