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阎云翔]欧美民俗学略说
  作者:阎云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10-18 | 点击数:27128
 


  五、学科建设的典范:美国


  同其它国家一样,美国民俗学也是从民俗爱好者的零星收集工作起步的;但不同的是,美国民俗学很快便以大学为基地发展,美国民俗学者更是有意识地从事学科建设。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使美国民俗学在70年代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民俗学新的中心。
  美国民俗学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857~1858年,哈佛大学英语教授柴尔德(Francis Child,1825~1896) 出版八卷本《英格兰与苏格兰叙事民谣》,标志着早期民间文学收集的最重要成就。柴尔德本人深受丹麦学者格兰维格影响,一生致力于收集民谣和其它民间口头创作,并使哈佛大学成为美国早期民俗学的基地。纽厄尔(WilliamNewell,1839~1906)是美国著名民俗学者中唯一未在大学任教的英国式绅士学者。他长期收集和研究儿童游戏,出版《美国儿歌与游戏》一书。他最大的贡献是参照英国经验发起筹建了美国民俗学会(1888)。纽厄尔的财富和闲暇时间使他能够以全部经历从事民俗学会的工作。尽管只任过一任主席,但他实际上一直是学会核心人物,并长期编辑《美国民俗学杂志》。在此阶段,英国民俗学被视为楷模,但同时纽厄尔与柴尔德都强调民俗就是口头传承文化,与物质文化、社会组织等无关。
  进入20世纪后,鲍阿斯(Franz Boas,1858~1942)及其弟子相继担任民俗学会主席,美国民俗学进入以人类学理论为主导的第二阶段。其研究对象也从欧洲移民的口头文化转向美国印地安人的部落文化;口头创作的垄断地位被人类学家所关心的社会组织、物质文化等替代。但鲍阿斯提倡的实证主义精神和长期田野调查的方法为美国民俗学输入了新的血液。
  即使在人类学理论统治民俗学时,柴尔德所创建的哈佛学派也并未受影响。其杰出代表人物基特里奇(George Kittredge,1860~1941)长期任哈佛英语系教授,编排整理了柴尔德所收集的叙事民谣,出版过《英国与新英格兰地区的巫术》等多种专著。在基特里奇的积极建议和指导下,不少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均与民俗学有关,而其中的两位很快便成为世界知名的民俗学家,并使美国民俗学进入第三阶段。
  汤普逊(Stith Thompson,1885~1976)于1912年进入哈佛大学英语系攻读博士学位,接受导师基特里奇的建议,以《北美印地安人中的欧洲故事类型》作为论文课题(1919年出版),并从此确定了他一生的学术研究方向。汤普逊在民俗学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是发展和完善了故事分类法,为民间文学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1928年,汤普逊出版他翻译和改写过的阿尔涅《民间故事类型》,1932~1937年,发表他的六卷本《民间文学母题索引》。1946年,他的《民间故事》出版并很快成为民俗学经典。显而易见,芬兰历史地理方法对汤普逊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更重要的是,汤普逊一贯致力于鼓励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研究,并试图以他的几本索引为这种研究提供科学工具。
  汤普逊在美国民俗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与他杰出的组织能力和学科建设成就分不开。自1922年受聘于印地安纳大学后,他便努力使民俗学在大学内赢得一席之地。1942年,他发起成立民俗学者暑期研究班,并于1949年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可授博士学位的民俗学专业。与此同时,他又在印地安纳大学筹建了独立的民俗学图书馆,出版民俗学丛书,逐渐使印地安纳大学成为新的民俗学研究中心。
  汤普逊的哈佛同学泰勒(Archer Taylor,1890~1973) 本为德语专业研究生,也是受基特里奇影响,以德国文学中的民间史诗作为博士论文题材,由此走上民俗学研究之途。泰勒先后在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执教德国文学,但始终以民间口头创作作为他的研究重点。他专长于使用芬兰历史地理方法分析民间故事和叙事民谣,并以其关于民间谜语和谚语法的研究成为与汤普逊齐名的民俗学大家。早在任芝大德语系主任期间,泰勒便努力使民俗学成为该系博士班必修的五个专业之一。转到加大伯克利分校后,他又与当时仍很活跃的著名人类学家克鲁伯(Alfred Kroeber)和罗威(Robert Lowie)等一起将民俗学专业介绍入大学的基本课程。
  虽然美国民俗学的发韧可以一直上溯到19世纪中叶,但也有人认为它作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950年,它的创始人既非柴尔德也非纽厄尔,而是道尔逊(Richard Dorson,1916~1981)。这无疑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美国民俗学的确是在道尔逊的苦心经营之下才逐渐摆脱人类学和欧洲民俗学的影响,成为当今世界民俗学中最为活跃也最有实力的一支队伍。
  有意思的是,道尔逊也毕业于哈佛大学,但是,与汤普逊和泰勒不同,道尔逊在哈佛并没有遇到民俗学研究方面的伯乐。经过一段徘徊,道尔逊于1944年接受密执安州立大学的聘请,在接下来的13年内出版了六种民俗学专著和60多篇论文,使自己成为美国最优秀的民俗学家之一。在此期间,道尔逊发现美国民俗学存在着严重危机:既没有自己的“祖先”,也没有自己的理论,不过是人类学中一个无足轻重的附庸而已。为寻求可能的出路,有着历史学博士学位的道尔逊一头扎进英国各大图书馆去潜心研究19世纪下半叶英国人类学派民俗学的辉煌历史,得出必须通过大学发展民俗学的结论,并于1968年出版了长达400 多页的《英国民俗学史》。道尔逊在民俗研究方面著述极多,包括《美国民俗学》、《美国地方民俗》、《美国民俗与历史学家》等。他还努力发展“新大陆民俗理论”,认为美洲各国民俗皆产生于多种族多文化的互动过程之中,因此不能生搬硬套欧洲民俗学理论。
  1957年,道尔逊受聘接替汤普逊担任印地安纳大学民俗学教授,以实现他多年的宏愿——将美国民俗学建设成民办一流水平的专业。他将汤普逊创建的暑期民俗学研究班改建成实体性研究机构,将民俗学专业扩建成独立的系,并出版发行《民俗学研究所季刊》。他从一开始便致力于民俗学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到70年代中期,在他直接指导下成为民俗学专业骨干者便达40多人,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美国民俗学顶梁人物的丹迪斯(Alan Dundes)、本-阿莫斯(Dan Ben—Amos)、亚伯拉罕(Roger Abrahams)、乔治斯(Rober Georges)、鲍曼(Richard Bauman)、和戈登斯坦(Renreth Goldstein)等人。 此外,为改变美国民俗学的相对闭塞状态,道尔逊还努力促进美国与欧洲各国民俗学界的交流,组织发表了许多介绍欧洲民俗学历史和理论的文章,在60年代末破天荒地掀起一次小小的学术史研究高潮。
  相继毕业于60年代并拥有民俗学博士学位的丹迪斯、本-阿莫斯等一批学者的崛起,标志着美国民俗学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各派争雄的新阶段。综合英国、德国民俗学两大传统,美国民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口头创作、社会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民间艺术四个主要领域。功能学派人类学、芬兰历史地理方法、分析心理学、结构主义等外国理论均在美国民俗学界内占有一定地位;同时,帕瑞(Milman Parry)和洛德(Albert Lord )的故事程式理论与本-阿莫斯等人提倡的情景研究理论则是地道的美国土产。后者强调长期的田野调查,借鉴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情境之中进行分析,颇有成效,已成为自70年代后最有影响的理论流派。
  1972年,道尔逊曾提出每一所大学都要有一位持有民俗学博士学位的教授的理想目标。从过去20年的发展史看,美国民俗学正在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前进。据1986年的一次调查,美国共有509 所大学开设民俗学课程;81%的民俗学教员拥有博士学位;其中拥有民俗学博士学位的教员78位,硕士学位的9位;可授民俗学博士学位的大学已增加到6所,另有10所大学可授予硕士学位。在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民俗学的中心已既非哈佛也不再是印地安纳,实际上,中心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各有千秋的数个一流研究机构和民俗学系。对比英国民俗学兴起与衰落的短暂历史,美国民俗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无疑是个非常成功的例子。

  【作者简介】作者 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师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道尔逊编:《外国民俗学研究》, 印地安纳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Richard Dorson[edite], Folklore Research around theWorld: A North American Point of View,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61)
  〔2〕道尔逊:《英国民俗学史》,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68年版。(Richard Dorson, The British Folklorists: A Hist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3〕克齐拉:《欧洲民俗学史》,麦克丹纽尔[英译], 人类问题研究所,1981年。(Giuseppe Cocchiara, The History of Folklo-re in Europe, translated by John McDaniel, Philadelphia: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Human Issues, 1981)
  〔4〕斯特贝克编:《北欧著名民俗学家》, 斯堪的纳维亚大学出版社1971年版。( Dag Str@①mb@②ck[ edite] ,  LeadingFolklorists of the North, Oslo: Scandinavian Uninersity Books, 1971)
  〔5 〕贝克:《美国和加拿大高等学校中的民俗学与民间生活研究》,载《美国民俗学杂志》1986年第99卷第1期。(Ronald Baker, "F-olklore and Folklife Studies in American and Canadi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 99[@③50~74, 1986]
  〔6〕桑德森与埃文思:《民俗学在英国的学术地位》, 载《民俗学研究所杂志》1970年第7卷2~3期。(Stewart Sanderson and E. E-styn Evans, "The Academic Status of folklore in Britain", Jou-rnal of the Folklore Institute, 7[2~3]: 101~109,1970)
  〔7〕海尔福斯:《德国民俗学会简介》, 载《民俗学研究所杂志》1968年第5卷2~3期。(Gerhard Heifurth, "The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Volkskunde: Its History, Significance, and Object-ives", Journal of the Folklore Institute, 5 [2~3]: 241~248, 1968)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o上加两点
   @②原字为a上加两点
   @③原字缺字

(刊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论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董晓萍]民族觉醒与现代化──西方民俗学30年回眸
下一条: ·[施爱东]学科界限与学术取向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林诗瑶]空间与地方
·[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
·[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李鹏]文字文明的溯源: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的神话学阐释思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