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页722-723。
[37] 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N],歌谣,第6号,1923年1月21日。
[38] 钟敬文:读“粤东笔记”[N],歌谣,第67号,1924年11月9日。
[39] 参照朱爱东:双重视角下的歌谣学研究[A],民俗学刊(第一辑)[C],澳门:澳门出版社,2001。
[40] 顾颉刚:台山歌谣集·序[M],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9。
[41] 魏应麒:福州歌谣甲集[M],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9。
[42] 钟敬文:《闽南故事集》[J],民俗周刊,1928,(2)。
[43] 钟敬文:《闽南故事集》[J],民俗周刊,1928,(2)。
[44] 钟敬文:狼僮情歌·译者底话[M],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1928。
[45] 罗香林:读钟著民间文艺丛话[J],民俗周刊,1928,(29、30期合刊)。
[46] 辛树帜1928年5月24日致傅斯年信[J],语史所周刊,1928,(35、36期合刊)。
[47] 辛树帜1928年5月30日致傅斯年信[J],语史所周刊,1928,(35、36期合刊)。
[48] 同上。
[49] 辛树帜1928年6月某日致傅斯年信[J],语史所周刊,1928,(42)。
[50] 辛树帜1928年6月7日致傅斯年信[J],语史所周刊,1928,(35、36期合刊)。
[51] 同上。
[52] 辛树帜1928年6月22日致傅斯年信[J],语史所周刊,1928,(42)。
[53] 辛树帜在6月14日写给傅斯年的长信中说:“若辈称山子(瑶)男皆盘辫于首,女子髻亦简单,唯未亲见,不敢遽信。他日能亲到彼中,当再奉告。”(语史所周刊,1928,37期)
[54] 辛树帜1928年6月14日致傅斯年信[J],语史所周刊,1928,(37)。
[55] 这次调查是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合作项目,两个单位同一套人马,调查人员是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容肇祖、杨成志,还有刚调入中大语史所的史禄国。
[56] 后来杨成志曾率一批学生对粤北瑶山进行考察,考察的方式几乎和辛树帜的广西瑶山考察一模一样。
[57] 顾定国《中国人类学逸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59页提到了史禄国与杨成志之间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田野工作中,史禄国都教育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将人类学看作是一个充分整合了民族学与语言学及体质人类学的学科。杨成志在中大的时候从史禄国那里接受了这种教育,又交将它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58] [美]尤金·N·科恩等著,李富强译:文化人类学基础[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页1、2。
[59] 辛树帜致傅斯年信(不详日期)[J],语史所周刊,1928,(42)。
[60] 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M],南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页117。
[61][美]尤金·N·科恩等著,李富强译:文化人类学基础[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页3。
[62] 杨成志:我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A],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编,梁钊韬与人类学[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63] 本自然段的叙述主要依据杨成志《我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并参照杨成志当时的部分通信(见1928年《语史所周刊》)。
[64] 国立中山大学理科生物系瑶山采集队:广东北江瑶山初步调查报告(现存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料室)[R],1930,页5、6。
[65] 杨成志1928年11月15日致钟敬文余永梁信[J],语史所周刊, 1929,(66)。
[66] 杨成志1928年12月26日致傅斯年信[J],语史所周刊,1929,(70)。
[67] 杨成志1928年8月22日致顾颉刚信[J],语史所周刊,1929,(76)。
[68] 杨成志1929年3月26日致容肇祖信[J],民俗周刊,1929,(57、58、59期合刊)。
[69] 该照片刊于《民俗周刊》第81期扉页,1929年10月9日。
[70] 杨成志1928年12月26日致傅斯年信[J],语史所周刊,1929,(7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施爱东博客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