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柯杨]文化背景·方言与其它
——我与外国学者在中国合作进行田野作业的几点体会
  作者:柯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03 | 点击数:10952
 

(三)外国学者临时性动议的安排问题

一般说来,中外学者的联合调查,都是按原订计划进行的。但有时,会随着田野作业的不断深入,某些原先未列入计划,但却显示出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事象被外国学者所相中,往往会提出要进行专题调查。遇到这种情况时,虽对原先计划有所改变,也应相互协调,予以适当安排,不要轻易否定。因为,这类看似临时性动议,却与学者本人长期的知识积累和学术联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事先并不知道会有如此重要的发现。他在大喜过望之余,理所当然地提出要对其进行调查研究。这是一种学术的巧遇,疑难的顿悟,是做学问的人经常会碰到的事。如果没有平时的知识积累与理论思考,再重要的事象他也会视而不见。我个人就曾有过这样的体会。2000618日,我与荷兰学者高文厚、施聂姐夫妇在甘肃岷县二郎山花儿会采访时,一位名叫唐月生(当年45岁)的歌手唱了一首“大北路花儿”(即洮岷花儿中的莲花山调,但曲调和唱法与康乐、临潭的略有不同),它的词只有三句:

五月端午打杨啊……柳呀,

把你如比甜黄啊……酒呀,

喝了一口想两啊……口呀。

这首花儿的歌词与其它莲花山花儿在结构上并无不同,关键在于它的唱法十分独特,将本来押双字尾韵的“杨柳”、“黄酒”、“两口”分拆开来,使后面的一个字距前字很远,但与下一句的首字贴得很近,给人一种句首句尾皆押韵的感觉。经过调查,掌握这种唱法的人数不多,且都集中在岷县北部的西江、中寨、堡子等乡。这次的发现,改变了我原先认为的莲花山调只有一种唱法的观念,体会到了民间歌手的独创性,也明白了在学术研究中,不但要把握“宏观的大同”,更应当探究“微观的小异”的重要性。

总之,中外学者在田野作业中的合作,是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追求真理、力争双赢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大家进一步地去总结、探讨,我的这篇短文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2006726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沈洁]礼俗改造的学术实践
下一条: ·[施爱东]早期民俗学者的田野考察及其方法探索
   相关链接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
·[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
·[施爱东]学术与生活的不可通约性·[万建中]民俗田野作业:让当地人说话
·杜博思:行走在生产链上·[高忠严 张琬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反思
·[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埃尔默]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数字化:成就、挑战及愿景
·[赵梦]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并存·[张一帆]民俗学田野作业的选点与进入
·《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讲述民俗学者田野故事·万建中 林晓平主编:《民俗学田野作业与田野基地建设》
·[覃延佳]做田野如何成为更好的交谈者·[刘铁梁]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
·[陶立璠]“非遗”抢救性记录与田野作业·北京师范大学举办“2015寒假回乡调查”启动仪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