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方言中名词的解释。甘肃康乐莲花山花儿唱词中有句云:“莲花山的背篼匠,咱们两个对着唱”。“ 背篼”是一种用竹篾编成的方口尖底的背物工具,西北农村里(尤其在山区)过去常见。“背篼匠”是以编制背篼为业的匠人,专业匠人很少,大都是农民利用农闲时间进行编制,其中技艺上乘者被称为“背篼匠”。有人记为“背斗匠”,有误。至于将其记为“北斗将”,则不知所云矣。但“背篼”这种农家用具现已很少,不易见到实物。我为了说明问题,不得不向外国学者绘图加以说明。陇南花儿中有“入冬的瞎瞎洞里卧,断顿的日子不好过”的句子。“瞎瞎”(读如ha ha)是什么?它是一种灰毛、眼小、尾短、喜打洞的哺乳动物,学术名称叫“中华鼢鼠”,俗称“盲鼠”、“瞎老”、“地羊”、“田鼠”等,对农作物、堤坝危害很大,城市里长大的中国人都没见过。“断顿”是指“吃了上顿没下顿,口粮极缺”的意思。再如,在陕北民歌信天游中,“后生”(年轻小伙子)、“婆姨”(妻子)、“阳婆”(太阳)等词比较容易理解,但“水贯”(又称水贯子,彩虹)、“拍拍”(读如pie pie,用高梁杆连缀成的锅盖或瓮盖)、“蔓蔓”(土豆、马铃薯、山蔓)、“仰尘”(老式居室内用木架糊纸做成的顶篷)、“毛儿巷”(炕洞与灶洞相接的地方)等词,即使对于懂得汉语的外国朋友来说,也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必须详细解释才能明白其含义。定边、靖边一带的人把围成圆圈扭秧歌叫“围成圆库伦”。“库伦”一词来源于蒙语,意思是“围成圈的草场”。说明当地汉族人的方言中也受到了蒙语的影响。在“两边一横”人的饮食习惯上,喝米酒时加上炒米,大碗吃肉等等也受到了蒙古族生活文化的影响。
(2)方言中动词的解释。在中国各地方言中,动词的多样与变异极为突出,流行范围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往往成为田野工作者的“拦路虎”。比如,在陕北方言中,“挼”(本音ruo,方言读 rua,揉搓)、“擩”(ru,伸、插、塞)、“摆”(bai,略洗或洗衣物时最后的一次漂洗)、“赶事”(去亲戚朋友家参加婚丧礼仪)、“圪就下”(蹲下)、“吃包儿”(接吻)等词,不但外国人难以理解,就是陕北之外的中国人懂得其含义的也不多。再如,在甘肃洮岷花儿唱词中经常出现的“擀汤”(擀面条,如“拔白菜么擀菜汤”)、“逗”(用手动某物,如“你看叫逗不叫逗”,与北京方言中“有趣”、“可笑”的含义不同)、“缠”(密切交往,如“我连尕怜儿缠惯了”)、“维”(交朋友,如“维人不在钱财上”)等词,也需要详加解释才能明白其含义。
我之所以特别强调方言的准确阐释在田野作业中的重要性,是因为民间故事,歌谣等口头文学作品,总是以一定的群体所操的地域性方言为载体的,而方言也是探索民间文化奥秘、深层解读民众心声的重要切入点。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化与当地的方言有一种内在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全世界的文化人类学家、语言学家、民俗学家和音乐人类学家们都把方言的搜集与阐释做为自己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对待。中国宋代的郭茂倩,明代的杨慎、冯梦龙,清代的杜文澜等,在搜集编辑民歌集时,都特别注意方言词语的考订和注释,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