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杨秀]黔西长角苗节日文化变迁的两个案例*
  作者:杨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6 | 点击数:14609
 

  

    [内容摘要]1990年代中期以前,长角苗人的跳坡习俗一直以相对散在的“民间状态”存在着,是专属于青年男女纵情欢娱的节日;199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等有关部门着力张显民族特色文化,将当地原本属于“跳场”习俗中的部分仪式“征用”过来,纳入到跳坡习俗中,筹办“跳花节”,编排节目表演给中外游客观看,并改称跳坡为“跳花坡”,积极向外宣传这一新近糅合出来的“传统”习俗。跳坡习俗的这一变迁,是国家意志在民间文化中的体现;借重“旧”传统打造新“传统”,也是当下各部门对传统人文资源开发与再利用的主要模式之一。与跳坡习俗由政府干预引发的变迁不同,当地端午节俗的变迁动力则主要来自民间。长角苗人传统的端午习俗也是以祛病除祟内容为主,比如挂艾草、戴辟邪物和上山游百病等;1990年前后,一些青年男女于端午节这天相约着上山对歌,此后每年的端午节,年轻人都要上山对歌,他们自称这是长角苗人自己的“情人节”。端午节俗的这一变迁,与他们族群内一直有对歌传统有很大关系,也离不开长角苗之外的现代文化的影响,在节俗文化方面体现了民众自发调适的能力和意识。──中国艺术研究院 杨秀

 
 
长角苗为黔西苗族的一支,从服饰上看,其以头戴长的木角头饰有别于他民族及苗族其他支系。“长角苗”与“短角苗”和“歪梳苗”等一样,初为民间惯用的区别性称呼,在相对“官方”的称呼里多以“苗族的一支”名之。长角苗人现有4000多人,主要聚居在黔西12个村寨中,另有少数与他族杂居。这12个村寨在行政区划上分属于织金县和六枝特区,长期以来,他们有许多民俗事象都在族内进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对内活跃,对外封闭”的稳定群体,其人生仪礼和岁时节日习俗等方面仍保持着整体上的同质性。1995年,中挪两国政府以这12个长角苗聚居村为载体,合作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即中国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博物馆的信息资料中心于1998年落成于12寨之一的陇戛寨。筹建这一生态博物馆,旨在保护、弘扬长角苗人创造并承袭的生态文化,加强国际间生态博物馆学的研究与合作。此后,随着对这支苗族的介绍和关注的增多,“长角苗”的称呼也广被各界认知。考虑到本文所述对象的独特性和这支苗族如今的“知名度”等因素,这里使用有特指的“长角苗”一词代替泛指的“苗族的一支”。
 
在与周围其他族群的比较中,长角苗人的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一直处于劣势。他们久居深山,以务农营生,粮食产量很低,要靠政府扶助等才能解决温饱问题。近10余年以来,一方面,政府逐渐加大了经济扶持和政策干预的力度,另一方面,出外打工人员也逐年增多。这些新增的非农业收入使他们的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政府干预和打工者视野的开阔,也使当地岁时节日等传统习俗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改变。
 
2005年8月和2006年2、3月间,我与“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其他几名成员一起,以梭戛生态博物馆的信息资料中心所在地陇戛寨为重点,进行了近三个月的田野调查。我们在调查中得知,寨里的中青年男人由于有过上学受教育等其他面向社会的机会,他们多少还能用汉语跟我们进行一些简单对话,而老年人和妇女没机会接受汉语学校教育,大多数不会说汉话。在当地,只是近10年左右,学龄女童入学就读才基本上得以真正普及,说汉语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但至今,苗语仍然是他们族内交流的通用语言。我的调查主要是借助长角苗人第一个大学生熊光禄的翻译进行,主要采用参与观察法和个人访谈法,在现场做了笔记、录音、录像和拍照,获得了丰富的田野资料。从调查资料看,本文关注的跳坡习俗和端午节习俗近年来所发生的部分变化即分别是政府干预和民众自我调适的结果。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霄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1]
下一条: ·[袁学俊]七月七:民间节庆文化的抢救
   相关链接
·[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王嘉炜]莆田涵江地区“三元节”民俗研究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
·[汪德生]探究立春节日文化的演变与传承·[季中扬]乡村社区研究视角下的节日文化
·[潘文焰 仲富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产性保护路径研究·北京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突出非遗特色和冬奥主题
·[汤英]黔西北纳雍县穿青人“庆五显坛”仪式调查报告·[柯小杰]夬儒节:羌族节日民俗的复兴
·[许雁]“非遗”保护语境下边疆民族地区节日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壮族“霜降节”为例·[田兆元 刘慧]高校联盟模式下的节日文化谱系建构
·邹明华:正视节日文化在当代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菅丰]日本节日文化的现代形态
·[田兆元 游红霞]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陈策]中韩两国传统节日文化对比研究
·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讨传统节日文化·中国民协:关于成立“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的决定
·[邹明华]节日文化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纽带·[郑亮 王艳花]诺鲁孜节日文化阐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