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董晓萍:《历史与民俗对谈录──美国历史学家欧达伟来华讲学及民俗考察活动漫述》,《中国民众思想史论》附录2。
8 对欧达伟所确认的含有“隔代冲突”主题剧目的进一步分类:
《杨二舍化缘》【类型A】
《杨富禄投亲》【类型A】
《刘玉兰上庙》【类型A】
《双红大上坟》【类型A】
《打鸟》【类型A】
《搬不倒请客》【类型B】
《蒋士幢休妻》【类型B】
《安儿送米》【类型B】
《金牛寺》【类型B】
《小姑贤》【类型B】
《四劝》【类型B】
《丁郎寻父》【类型C】?
《罗裙记》【类型C】
《高文举坐花厅》×
《兰桥会》×
9 李泽厚:《孔子再评价》,《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1 参见钟敬文为《中国民众思想史论》所作的〈中译本序〉。
12董晓萍:《历史与民俗对谈录──美国历史学家欧达伟来华讲学及民俗考察活动漫述》,《中国民众思想史论》附录2。
13 《定县秧歌选》中的以下剧目反映了意外事件对于婚姻关系的考验:
A《杨二舍化缘》
B《杨富禄投亲》
C《耳环记》
D《双红大上坟》
E《高文举坐花厅》
F《双锁柜》
G《小花园》
H《杀婿》
I《兰桥会》
这些剧目除了《丁郎寻父》、《兰桥会》,都讲述的婚姻当事人如何严守第一次婚约。一般来说婚约面临破裂的原因主要是当事人的长辈嫌贫爱富(A、B、F、H),或是因为其他各种变故(C、D、E),一般来说,当事人都冲破阻碍,最终得以践履当初许下的诺言。而第一次婚约如此稳定的原因有多种:从一而终的观念(C、D、H);作为当事人的青年男女均品貌双全,两相欢悦,一见衷情(A、B、E、F);女方对男方未来社会地位的期望(G)。但此定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经常有两种以上的原因支持着第一次婚约的稳定。欧达伟认为,定县秧歌“强调信守道义,包括在任何情况下遵守诺言。”而“信守道义的默契,建立在双方关系平行的协议的基础上,出自男女平等的意识。”可能并非如此。实际上,像“好女不备双鞍子,好女不嫁二夫郎(男)”(《双锁柜》、《兰桥会》),“我本是个贞节女,我死在×家门来决不另嫁人”(《双红大上坟》),“虽然丈夫年纪大,抓髻夫妻咱不嫌”(《兰桥会》),“使钢刀锉不断好亲戚……许了××我跟××,除了××谁我也不愿意”(《双锁柜》)和“我落个贤惠你有名”(《杨二舍化缘》、《杨富禄投亲》)这样的话多次出现在剧目中。上述剧目中的主人公特别是其中的女主角之坚守婚约往往有情感和名声的多重考虑。据此,传统观念对美满婚姻的看法是:建立在品才貌基础上的笃厚情感,尽管这婚姻可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定,仍然可能得到男女双方的认可。财富是婚约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如父母担心女儿嫁到穷家“必定受穷”,《双锁柜》),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在一个阶层流动相当活跃的社会,光有“财”而没有“才”,“财”也是保守不住的;而有了“才”,没有“财”也可以得到“财”。因此,女方特别重视“郎才”而不认可父母“嫌贫爱富”的一时短视。《双锁柜》中璞姐的一段话最能反映这种思想,她举历史上许多名人的例子说明,人穷不得志只是暂时的,有才之人终将成大器,可以托付终身:“天讨的千家白饭,夜晚灯下念文书。到后来得了一品首相,凤冠霞佩刘千金( 63页)。”《借当》中也说到:“人有人才貌有貌相,将来读书得一官半职。”至于《白草坡》说到:“龙行虎步君王相,必定久后把极登。”《刘秀走国》说到:“他长的天庭饱满多主贵,地河方圆福禄增。两耳垂肩福不小,久后必定把基登。”也是借助对于真龙天子的预期,托付终身,观念还是一致的。多数情况下,由于双方均对对方的条件感到满意,所以,第一次婚约就似乎能“建立在双方关系平行的协议的基础上”,因而使得信守道义成为应然的行动。但实际上男女之间的协议仍是以女方对于男方的依附为前提的。剧中男方往往称女方为“贱人”(《杨二舍化缘》32页)、“蠢才”(《双红大上坟》468页),即使夫妇感情甚好,而这正反映了农民对婚姻关系中男女地位的不同理解。如果第一次婚姻不能达到理想,男女双方特别是男子的品才貌中的某一种因素(如年龄、相貌)实在不班配,其中之一方追求更为满意的对象,民间也不会十分苛责,而是对于“见异思迁”取同情理解的态度(《兰桥会》、《双锁柜》)。
14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五〈怨恨与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5 拙作《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2 期。
16 拙作《民:作为道德主体的可能性──对儒学价值论的一项讨论》,未刊。
17 余英时:《道统与政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形态》,《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8 【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257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9 鲁迅:《女吊》, 《鲁迅全集》六,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20 参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五〈怨恨与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