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
  作者:何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5 | 点击数:22591
 

 
3.传统习俗记忆与民族文化认同
通过对华侨华人与传统节日相关行为的观察,可以看到生活在异文化环境的人,他们对母文化的认同感往往是附随着一些具体物象的。这种物象有行为的、有物体的。有关母文化的传统节日习俗属于行为类具象,传统节日的食物则是物体类具象。传统的民族节日习俗已经成为一种时间性行为模式,在固定的民俗时间里,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重复那些节日民俗行为。很多华侨从生活表面上看似乎已经十分淡薄了的母文化习俗仍然散在式地存在于他们行为的深处,甚至本人都以为自己身上已经不存在的母文化生活习俗的记忆,会在他的日常生活及其节日食物的行为里看到星星点点的踪迹。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充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才会引起其他文化的关注,才会对海外游子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和亲和力,才会让人们对其产生深深的依恋。对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和传统的节日食物的特殊记忆,是维系海外华人心灵上与民族文化共振的一个重要因素。
追究海外华侨对传统节日习俗以及传统节日食物执着与否的原因所在,可以注意到其有无出国前长期的节日行为体验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很多人从小在各自的家乡每年过春节都吃饺子、煮线面或吃火锅。正月十五要摇元宵或包汤圆,端午节时采苇叶包粽子,八月十五邻里亲戚互赠月饼,腊八节时煮腊八粥泡腊八蒜,或者作米酒、制腊肉。还有人曾经在家乡每年立春时节吃春饼,过节吃芋头等。笔者在海外小范围里,曾经围绕节日习俗做过采访和问卷调查。对于为什么要在异文化环境里仍然维持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提问,多数人的回答是已经成了习惯,还有许多人回答也是为了想教育孩子记住这些传统。这说明绝大多数在异文化社会环境里保持传统节日习俗的人,都曾经在母文化环境里接受过民俗时间民俗食物的影响,因此才能在离开母文化环境之后至今保持着对母文化环境里的年节和年节食物的鲜明记忆。并且,只有保持着在母文化环境里形成的节日记忆的华侨华人们,才会在海外异文化社会里,有意识地通过再现节日行为,对子女施行民族文化教育。
对比之下,近些年到国外留学的年轻的留学生们,多数出国之前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生活氛围里的。他们没有太多的对传统节日的行为记忆和对传统节日食物的物象记忆,而这种记忆与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有极密切的关系。他们曾经在除夕随着他们年轻的家长去饭店吃“年夜饭”,八月十五没有给亲朋好友送月饼以及家人分吃月饼祈求团圆的体验、或者很少参与摇元宵、包汤圆或煮粽子、熬腊八粥等传统文化行为,基本没有对除夕12点开门放炮迎神和大年夜煮饺子、给长辈拜年的记忆。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民族节日文化教育,又很少受到传统节日氛围的薰陶,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就对许多民族节日行为和节日食物或基本不了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民族节日的深层文化蕴含知之甚少。有些年轻的留学生遇到别人询问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节日食品时,无法讲解本民族的文化甚至根据自己的体验回答中国现在没有这类习俗或食品。
对母文化的民俗行为缺少文化记忆、文化联想和文化心理共振,对民族文化的依恋心自然就会淡泊。这样的年轻一代的华人移民比较容易接受当地文化、较快地融入移居后的当地社会。但是另一方面,可以想像他们的子女接受民族文化影响的机会会减少,对民族文化的依恋也自然会更少。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会随着对母文化微弱记忆的消失而趋向消失。
很多华人华侨对此已经抱有危机感,于是他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中华学校就读或送到周末中文学校学习,还有部分父母把孩子送回中国留学。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教育或者母国文化环境的薰陶,维系下一代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民俗和民族文化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它并非完全通过教室和学校教育形式实现的。它往往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不计时间和地点,不拘人数和场合的、不记名式的、以用各种形式和行为的反复这样一种方式,逐渐形成每个人心理上的对民族文化的联想记忆。民族节日习俗是形成民族文化联想的极重要的因素。日后,由这种民族文化联想记忆引发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重复传统节日行为,则是民俗教育产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共振的结果,而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
作为由此生发的对现行的文化教育的联想以及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不应仅仅着眼于其学习现代知识或某种语言的成绩优秀与否。笔者建议尽快恢复或重新造就一个使年轻一代能够从小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不仅要通过现代教育场所的课堂式教学,传授一部分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教育的环境。在传统节日方面,要实现不仅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蕴含、运用多种轻松明快的方式教会人们懂得节日仪式节日食品的由来和变化等等。这样人人“过节知节”,才能油生喜爱传统节日、尊重传统节日并沿习它的愿望。有了这种尊重和沿习的愿望,就会自然产生本文前面提到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重视节日、即使在海外也会自发过节的行为。民俗蕴含的巨大的、潜在型教育力量,恰恰表现在这里。这也是民俗学科能够服务于社会、民俗学研究成果能够反馈于社会的力点所在。社会要求民俗学科做出这样的行动,民俗学科凭借它的学科特点和学科的研究积累,有这个能力回应社会的要求。
 
在追随现代化进程中,虽然在保持传统、协调传统与现代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是传统礼法的变化使许多传统的节日仍然日趋流于形式,年轻人不知其传统节日的文化蕴含而逐渐疏远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已经面目皆非或徒有形式,而来自欧美文化的节日逐渐普及化,这是日本追随西欧式现代化后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本文第二部分通过论述日本传统节日的变迁,阐述我们应如何参照他者的经验与教训,把握社会现代化进程与保持传统节日文化的关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何彬]闽南文化与周边文化比较谈
下一条: ·[萧放]天时与人时——民众时间意识探源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民俗学译本:让世界了解哲学社科中的中国·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