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氏家族
前面已经说过,我们初到村里时,得到的信息是曲氏没有族谱。可是当我们到村民曲纪生家访问时,意外得知本村的曲家也有家谱。因此,当曲廷法老人把他保存的《曲氏宗谱》摆到我们面前时,我们确实是喜出望外。
《曲氏宗谱》保存者曲廷法今年已经70岁,身体很健朗。他小时候读过书,曾当过20多年的村会计,是崮子村同年龄中不多的识字者之一。《曲氏宗谱》过去由他父亲收存,后来留给了他。文革中为了使族谱能够保存下来,他把族谱藏在自己家的院墙里面,虽然是用塑料布把谱包了起来,但谱书仍然受到潮气的侵蚀,所幸只是书的四边遭到侵蚀,谱中的文字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曲氏宗谱》是谱书的形式,修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全部用毛笔小楷手写而成。据曲廷法回忆,这个谱是由本村教书先生侯荣兰(后来迁居本乡东洲疃村)写的,当时他正跟着侯荣兰读书,他清楚地记得侯荣兰给学生上完课后,就在自己的房内誊抄这部谱书的情景。
曲氏宗谱》前有侯荣兰撰写的序言:
古者锡胙以命氏,因国以赐姓,后世因之,繁衍既广,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为模范焉。况木本水源,糜人不思。孝经六章,百行有本,念亲劬劳之恩,追而上之乃祖乃父,以至于始祖,于是宗谱之系出焉。曲氏发源沂郡之桥坊,迁吾费迨二百余年矣,支派既广,概无谱系可传,同姓相逢,不辩伯叔,良由祖宗未早为此大计,俾后世子孙无续述之效焉。岁甲申商于族众,欲立宗以清源流,俾族众明皙少长之叙,以杜将来冠履倒置之虞。询谋既同,举族莫不勇跃乐成此善举。兹编修之缮本期日告竣,谨志其始末,俾后世之子孙守此而传之千百世后,岂不伟哉。
眷再晚侯荣兰沐手敬撰
民国三十三年岁在甲申三月念二日
《曲氏宗谱》只记录了曲氏十一代子孙,其排辈顺序依次为:第一代尹,第二代宗,第三代尚,第四代思,第五代单名,第六代有、忠,第七代凤、三,第八代进,第九代万、法,第十代生,第十一代崇。在谱的最后一页还用钢笔写了第十一代至第三十代的排辈:崇文传家久,修德继世长。明道开福运,守以兆吉祥。《曲氏宗谱》中非常详细的记录了各代出嗣的情况,并对从崮子村迁居外地的族人也有记录(如第六代中,曲忠厚迁居西南乡南峪村,又迁侯家城村;曲有公迁居城内)。
从谱序和谱中的记载可知,崮子村的曲氏最初是从沂水迁来。谱中,第一代曲清尹下,特别注明:“迁居沂水,及干草峪。”另据村中老人传说,曲家来崮子与沂水的王姓地主有关。王姓地主原来准备迁居崮子,并把祖坟先迁了过来,修盖了家庙,曲家是王姓地主从沂水雇来的,专门为他们家看祖坟和家庙的。后来发生了变故(一说该地主被马子──当地对土匪的称呼──绑票后撕票,从此家道败落),王家没有迁来,曲家却在崮子村落户了。据说,现在村委会所在的地方,过去就是王家的家庙和祖坟所在地,因此,村民都不愿意在那儿盖住宅,最后只好用作村委会办公的地方。
曲氏迁居费县的时间,谱序中提到:“迁吾费迨二百余年矣”。当时作序的时间为1944年,往前推200余年(以250年计),时间应在1700年左右,这个时间大大晚于明代万历。从崮子村在世的曲氏推算,现在曲氏最晚的辈分为第十三代(传字辈),若依此推算,则曲氏居崮子的时间只有260年左右,又晚于谱序所说的时间。总之,曲氏来崮子村定居的时间应该晚于明代万历,极有可能是在清代才迁居到崮子村。
侯氏家族
来到崮子村后,所听到的关于侯氏家族的情况,引起了我特别的兴趣。
崮子村过去是当地民间信仰活动的一个中心村落,村里建有玉皇庙(村民也称其为“玉皇殿”)和翠涌庵。翠涌庵,或称泰山、三皇姑出家庙,春节调查时,村民们告知此庙的名字为“翠云庵”,当我清明节再次来到村里,在村子东南的一个小石桥上,找到了一块清代重修庙宇的石碑时,才弄清了其庙名实为“翠涌庵”。玉皇庙在村民的心目中是三间很宏伟的大殿,翠涌庵则要小一些,但翠涌庵是三进的院落,三进院落从南往北依次为泰山殿、文昌阁、观音殿。翠涌庵虽称为庵,实际上是由道士来主持的。崮子村四周方圆数十里的乡民每逢会期都要到崮子来赶庙会。除崮子村外,附近的村庄里只有东洲疃村曾建有关帝庙,其余村庄都没有庙宇。在村里,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过去的玉皇庙就建在现在乾隆皇帝行宫遗址处,由于玉皇庙的位置是风水宝地,皇帝的行宫就选在了玉皇庙的位置上,因此,玉皇庙只好往山下做了迁移,迁到了皇帝行宫的午朝门以外。
崮子村的侯氏家族就是专门看管玉皇庙和翠涌庵的道士。侯家虽为道士,但可以娶妻生子,过家庭生活,当地称这种道士为“火居道”。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侯家做道士是子承父业,他们在庙里为当地人做斋事时要念经、奏乐,因此,过去侯家的子弟,每到腊月里就要集中起来学习经文,学习器乐。作为道士,在一些与社会公益有关的活动中,如天旱时筹款求雨、庙宇年久失修募捐修庙等,他们也是积极的参与者或组织者。
据村民们说,自1946年八路军来了以后,八路指挥着他们就把庙里的神和碑都拉倒了,道士自然也就失了业,成为普通的农民。庙宇最初还被用作村里办公的地方,后来大约五十年代初期,县城里的机关搞建筑,就把崮子村的庙给拆了,房上的小瓦被县城里的人拉去用了,庙里的砖被村民用来盖了房子。今年清明节,我访问了住在村里的最后一位玉皇庙的看庙道士侯振阗,他现在的房子就是当年看庙时住的房子,房子就建在过去玉皇庙的西侧,只是当年的房子是两间,如今的房子接成了三间。我去他家时,已经70多岁的侯振阗正在屋后的地里忙活着,当我与他见面夸他身体健朗时,他还为自己能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显露出沾沾自喜的神态。
对于侯氏家族,由于它的特殊性,我本来没有寄希望他们会有家谱。当春节后我们在村里李士玺(今年83岁)老人的家中,组织几位老人座谈时,在座的侯振京对我们说他们侯家也有家谱,而且就在他手中保存着。侯振京是负责看护翠涌庵的侯氏后人,他的哥哥侯振澄是最后一位看护翠涌庵的道士。侯振京保存的侯氏宗谱是一张写在牛皮纸上的谱表,牛皮纸已经破裂,后面又衬了一张纸。这张谱表是侯氏第十一代孙侯荣兰用毛笔手写的(在谱表上的署名为“荣銮”,经了解就是侯荣兰)。谱上共记载了侯氏十二代子孙,其排辈顺序依次为:第一代始祖侯赐公,第二代兴,第三代单名,第四代世,第五代廷,第六代学,第七代美、永,第八代全,第九代清、殿,第十代振,第十一代荣,第十二代宗。谱上还记有十一代以后的排辈:荣宗裕德,光景维新。锡以介福,遵守纶恩。
据侯振京介绍,他们家是在第七代祖时从东洲疃村迁居崮子的,他们侯家的祖坟至今还埋在东洲疃村的西南。除看庙的侯氏族人以外,村里还有另一支侯氏,与看庙的侯氏是近支。至于侯家最初来崮子的时间,谱表上没有提供任何线索。但从族谱上看,侯氏传至现在已有十三代,即使是从始祖起就在崮子村居住,其时间也不会超过300年。可以肯定的说,侯氏到崮子的时间不会是在明代,只能是清代中期以后,甚至更晚。
刘氏家族
崮子村的刘氏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最近两任的村委会主任全出自刘家,而且这两任主任还是亲兄弟俩。去年,做了十几年村主任的刘文山因身体不好,辞去了村委会的职务,村里决定暂由刘文山的四弟刘文武任代主任。今年4月下旬将举行全村的村民选举,重新产生新的村委会领导机构。现任村委会代主任的刘文武今年只有32岁,刘文武家的辈分在刘氏家族中是最高的,在崮子村作为邻里辈其辈分也是较高的。
刘氏过去就有族谱,是谱书的形式,1996年旧谱丢失。同年,刘文武的大哥刘文玉发起重修族谱,得到了族人的响应。刘文玉今年55岁,原在县机械公司工作,现已退休在家,并承包了村里的土地,他是村里刘氏家族在世的人中辈分最高的人。新修的《刘氏族谱》完全仿旧谱的形式,由刘文武的三哥刘文勇任主要执笔人,刘文勇现为本乡演马庄小学的校长。
《刘氏宗谱》是在已经印好的谱书表格上,用毛笔填写上人名。谱前有序,记载了这次修谱的经过,写序的时间是1999年元旦。据说,当年(1997年)谱修好后的春节,族人曾用食盒抬着谱书和祭品到祖坟上举行过祭祖仪式。
《刘氏宗谱》中没有提到刘氏是从何处迁来,现在的族人也说不清楚。刘氏在崮子村已经传了十四代,其排辈顺序依次为:芳守大天青(智),邦(振)凤兆文学。祥贞富贵忠,华传百世嘉。兴玉成纪金,明志勇广全。按现在的十四代计算,刘氏居住崮子村的时间最多在300年左右,但在刘氏族人中,又有刘氏是崮子村最早的居民的说法,而且这种说法比较普遍。
提到崮子村的家族,不能不说到贾氏。贾氏是崮子村的地主,在费县也是赫赫有名的家族,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上贾家曾出过举人(贾汝咸),贾举人曾经在外面做官,后来回乡后还开办过学堂,用当地人的说法,贾举人家属于开明绅士。另外,现在贾家在外面做官的人依然很多。不过,了解贾氏家族的历史受到了条件的限制,因为贾家现在住在村里的村民只有30人左右,而且这些贾氏村民并非贾举人的嫡系,多为贾姓地主的管家的后人,他们对贾氏的历史已经语焉不详。贾举人的嫡系现在多在外面工作,位于村子东南角的贾家老宅子已经多年没有人住了,长期缺少维修的屋子和院落,正在一天一天地破落下去。触及崮子村的历史,凡有文字之处便可见贾氏的影响,我在村里所见到的4块与玉皇庙和翠涌庵有关的碑,其中有两块碑文就出自贾举人之手。在费县文管所,我还见到一块贾汝咸夫妇合葬碑,这是贾举人的儿子贾尔倬为父母立的,此碑原存崮子村,1997年由村民送到文管所来的。碑文中详细记述了贾举人的生平,其史料价值极为珍贵。
通过对崮子村现有的家族文献的考察,并结合民间口头传说,虽然我们没有找到崮子村明代万历年间建村历史的直接证据,但从对魏氏家族的历史考察中,我们已经可以得出,魏氏迁居崮子村的时间在明代万历或万历之前的结论。这已经接近于《费县地名志》中崮子建村时间的记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雅俗簃——叶涛的博客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