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鄂尔多斯史诗和喀尔喀、巴尔虎史诗的共通作品
鄂尔多斯史诗和喀尔喀、巴尔虎史诗有着许多共性。一方面,这些地区和部落的史诗都是短篇史诗,保留着蒙古英雄史诗的古老形态,而且有不少史诗作品是这些地区所共有的。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史诗艺人运用相同或相似的修辞手法和公用段落创作和演唱着史诗。
鄂尔多斯和喀尔喀、巴尔虎流传着一些相同内容的史诗。如上面提到的《阿拉坦舒呼尔图汗》在喀尔喀的异文有《生来统辖西南洲的宝音达赉汗的属民巴彦巴拉丹老人》 、《阿拉坦约格珠尔汗》 、《关于英雄锡林嘎拉珠、阿济格特纳格和圣主博格多的传说》 等,在巴尔虎流传的异文有《巴彦宝勒德老人》、《不会劳动的十来户人家》等七篇。 所有喀尔喀、巴尔虎和鄂尔多斯异文的内容基本相同,都讲述了史诗主人公与他的两个兄弟或助手远征求婚,途中消灭蟒古思,最后以武力威胁未婚妻父亲的方式娶回新娘的故事。可见,这部史诗从喀尔喀开始,经过巴尔虎和乌珠穆沁,一直延伸到鄂尔多斯,形成了一条传播带。值得注意的是,喀尔喀、巴尔虎非常流传的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虽然在鄂尔多斯没有发现,但是鄂尔多斯史诗《阿拉坦舒呼尔图汗》中却保留了《锡林嘎拉珠巴图尔》的重要情节。如《阿拉坦舒呼尔图汗》中英雄锡林嘎拉珠与喇嘛的对话:
不要为了砍空心的树,
误砍了自己的脚。
不要为了娶人家的姑娘,
丢掉了自己的生命。
不要为了砍檀香树,
砍错了自己的手,
不要为了娶人家的女儿,
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喇嘛)
难道你见过纸上画的蛾,
扑向灯火自寻灭亡?
难道你见过凶恶的蟒古思
战胜过我们人间英雄?(英雄)
就是喀尔喀、巴尔虎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中英雄与蟒古思的对话的翻版。 因此,研究《锡林嘎拉珠巴图尔》不得不注意鄂尔多斯史诗《阿拉坦舒呼尔图汗》。
喀尔喀、巴尔虎的系谱化史诗《阿贵乌兰汗》和《阿拉坦嘎鲁胡》、《阿贵乌兰汗的儿子阿拉坦嘎拉布胡》与鄂尔多斯史诗《阿拉坦嘎鲁海汗》之间具有密切的源流关系。首先,几部史诗主人公的名字altan galuu、altan galav、altan galuukhai实为同一人名的不同谐音。在喀尔喀蒙古,《阿贵乌兰汗》是一篇征战型单篇史诗,讲述英雄阿贵乌兰汗梦见遇到危险,从而唤来骏马,出征消灭了蟒古思 ,故事情节与鄂尔多斯史诗《十八岁的阿拉坦嘎鲁海汗》基本相同。而喀尔喀史诗《阿拉坦嘎鲁胡》则是一篇婚姻型单篇史诗。喀尔喀的《阿贵乌兰汗》讲述了阿贵乌兰汗镇压蟒古思的英雄事迹,《阿拉坦嘎鲁胡》中讲述了阿贵乌兰汗的儿子阿拉坦嘎鲁胡求婚的故事,两部史诗主人公的身世具有系谱化的关系。在巴尔虎史诗《阿拉坦嘎鲁胡》中,阿贵乌兰汗有一天夜里做了恶梦,梦见从不吉利的东北方来了蟒古思恶魔,于是叫来儿子阿拉坦嘎鲁胡,告诉遇到的危险。阿拉坦嘎鲁胡唤来骏马出征,经过一场激战,消灭了蟒古思。但是,英雄出征的背后另一个蟒古思抢劫了他的家乡。阿拉坦嘎鲁胡化作秃头儿,前往蟒古思的宫殿,见到妻子并探知了蟒古思灵魂的秘密。阿拉坦嘎鲁胡先消灭蟒古思的灵魂,然后杀死了蟒古思。最后,英雄在自己儿子的帮助下消灭了蟒古思的儿子青铜小蟒古思,终于解救了父母和妻子,解放了部落人民。 其基本故事情节与鄂尔多斯复合史诗《阿拉坦嘎鲁海汗》大体相似,但鄂尔多斯史诗中没有英雄在其儿子帮助下消灭蟒古思儿子的母题。另外,巴尔虎单篇史诗《阿贵乌兰汗的儿子阿拉坦嘎拉布胡》的情节与鄂尔多斯的《十八岁的阿拉坦嘎鲁海汗》基本相同。总结上述比较,我们认为,这些史诗之间具有同源异流关系,很可能是先有一部有关阿拉坦嘎鲁胡或阿拉坦嘎鲁海汗的征战型单篇史诗,在其基础上组合形成了巴尔虎和鄂尔多斯的复合史诗《阿拉坦嘎鲁胡》和《阿拉坦嘎鲁海汗》。从蒙古各部落的迁徙史看,巴尔虎和鄂尔多斯史诗的原形可能是喀尔喀的《阿贵乌兰汗》。
在喀尔喀、巴尔虎非常流行的史诗《三岁英雄古纳罕乌兰》并不在鄂尔多斯流传,但是鄂尔多斯史诗《圣主宝玉吉汗》的故事情节与《三岁英雄古纳罕乌兰》极其相似,可以看作是《三岁英雄古纳罕》的鄂尔多斯变体。史诗《圣主宝玉吉汗》中讲道,有人企图偷走英雄宝玉吉汗八万匹马群的前锋银合马未能得逞,引起英雄宝玉吉汗的愤怒。于是英雄唤来骏马去找偷马的敌人。英雄来到一座洁白的大毡房,企图偷走英雄的马的好汉正是那里的主人。英雄宝玉吉汗打败了他,并留他一条性命,让他做了自己的助手。 喀尔喀史诗《三岁英雄古南哈喇乌兰巴特尔》中,统辖东北方的铁木尔布斯图钢宝勒德胡企图盗走英雄古南哈喇乌兰巴特尔的爱马未成,于是愤怒的英雄追踪敌人到其宫殿决一雌雄,战胜他,占领了他的部落。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鄂尔多斯、喀尔喀、巴尔虎地区至少流传着《阿拉坦舒呼尔图汗》、《阿拉坦嘎鲁海汗》、《阿贵乌兰汗》、《阿拉坦嘎鲁胡》、《三岁英雄古纳罕》等共同的史诗作品。这说明了鄂尔多斯史诗和喀尔喀、巴尔虎史诗在主题和题材方面的共性和内在的联系。它们是在同一个英雄史诗主题与题材的传统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