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陈岗龙]蒙古族识宝传说研究
  作者:陈岗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9-27 | 点击数:9650
 

  中国民间识宝传说历史悠久,流传广远。近来由于程蔷先生系统深入的开拓性研究,中国识宝传说已经引起国内外民俗学界的普遍关注。 不过,中国识宝传说的研究至今还局限在汉语传承的研究,尚没有充分利用各少数民族民间流传的识宝传说材料。而各民族民间文学集成资料表明,识宝传说还广泛流传在少数民族民间,与汉族的识宝传说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国识宝传说。

  笔者在查阅蒙古民间文学资料和做民俗学田野调查当中搜集到了40多篇流传于蒙古族民间的识宝传说。现在根据这批传说材料对蒙古族识宝传说进行初步的探究,意在促进中国识宝传说研究的扩展和深入。

一、蒙古族识宝传说的类型

  我所搜集到的蒙古族识宝传说可以分做“金马驹型”、“风水型”、“开山寻宝型”三个类型。
  1.金马驹型

  金马驹型识宝传说主要流传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鄂尔多斯等西部牧区。宝物主要是金马驹、宝牛等蒙古人的五种牲畜,取宝的“钥匙”则是银马嚼子等游牧生产工具。人物形象是盗宝的南蛮子、洋鬼子和当地的蒙古族牧民。其中,流传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的《金马驹》为最典型:

  安国里淖的金马驹能给好心人吐金子,并且能够帮助他们。有一个从南边来的黄头发绿眼睛的洋鬼子想捉走金马驹,请求湖边打鱼的老头协助他。洋鬼子虽然下到湖里捉住了金马驹,但是等在岸边的老头为了不让洋鬼子捉走金马驹,拒绝递给马嚼子,所以洋鬼子就被金马驹咬死了。

  这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洋人盗宝传说。 近代内蒙古西部地区曾经有过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因此传说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不容置疑的。传说中洋鬼子取宝的钥匙是金马嚼子。金马驹能为好心人吐金子,具备了作为“宝物”的特征,但是它不是个人所有,而是当地蒙古族群众的共同财富,这是蒙古族金马驹型识宝传说的共同特征。不过,这个共同财富的宝物有时有一个指定的主人,盗宝者必须通过他才能取到宝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一带流传的“母亲湖的传说”中讲:

  有一个风水先生发现了母亲湖里有一头长珊瑚角的宝牛,它是母亲湖的保护神。风水先生知道宝牛的主人是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于是想方设法收养了这个孩子。三年以后,风水先生叫孩子下到母亲湖去捉宝牛,吩咐他千万不能睁开眼睛。小男孩下到湖里顺手抓到一个东西就拖着往回走。快到岸边的时候,孩子经不住好奇心睁开眼睛一看,原来自己拖着走的是一头长着珊瑚角的宝牛。宝牛一见孩子睁开眼睛了,就吼叫一声逃回湖里去了。

  盗宝的风水先生的失败是因为孩子触犯了禁忌,睁开了眼睛。传说中盗宝者与护宝者的关系是当地民众与外来人之间的关系,传说反映了人民群众维护共同财富的主题。而下面的传说中流露了另一种阻止财富外流的思想。在乌珠穆沁流传的一篇金马驹传说中讲道:

  从前一个富户人家雇佣了一个从南边来的流浪汉放羊。流浪汉放了三年的羊,临走时主人好心对他说:“你为我家放了三年的羊,你喜欢要什么就要吧”,流浪汉回答说:“牲畜我也无法带回去,我只要你的银马嚼子就够了。”主人觉得一副银马嚼子能值多少钱呢,就给他了。但是,主人很快就发现流浪汉行经可疑,暗中跟踪发现原来流浪汉是用银马嚼子去捉山上的金马驹。后来由于主人的阻扰,流浪汉捉金马驹失败,主人把银马嚼子收回来供养起来。

  这里,盗宝者是通过被雇佣放牧的经济关系来获得取宝的“钥匙”——银马嚼子的。银马嚼子已经成为盗宝者三年的劳动报酬。银马嚼子实际上象征着财富的拥有。把银马嚼子交给他人,实际上就是交给了财富的源泉。因此,这篇传说流露了一种忌讳和阻止财富外流的思想。从清朝末年开始,随着蒙地开垦,大批汉族农民移民蒙古地区,蒙古地区开始出现蒙古族牧主雇佣汉族农民放牧,使得来自异文化的“外来人”——汉族农民介入蒙古族经济生活,介入财富的分配。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蒙古地区从很早就开始出现了用中原的丝绸、茶叶和农副产品交换蒙古地区畜牧产品的旅蒙商这个经济角色。使得和汉族农民一样对商人的行为抱有批评态度的蒙古族民众一方面在伦理道德上谴责商人用从他们手中换来的畜产品创造出极大财富的做法,一方面看到了自己财富的外流。正如传说中所说的,蒙古族民众认为,由于“外来人”——被雇佣者和商人的介入,失去了财富的源泉。而金马驹是蒙古人财富的象征,银马嚼子则是获取这个财富的“钥匙”,也即银马嚼子隐喻了蒙古经济命脉和财富源泉。“外来人”一旦拥有了银马嚼子,就等于控制了蒙古人的经济生活。因此,这一类传说反映了蒙古民众保护民族经济生活和反对财富外流的特定时期文化心态。可以说,更多的金马驹型识宝传说表达了蒙古民众的财富观念。

  2.风水型

  风水型识宝传说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传说中明确指出宝物是某某地方的“风水”,结局一般是由于宝物被识宝者所取走或盗走,破坏了风水,给该地区带来了种种不幸。内蒙古扎鲁特旗流传的传说中南蛮子用南瓜藤做的马笼头捉走了金马驹,从此该地区流行瘟疫,变穷了。 而且,有的传说中盗宝者还使用野蛮的手段公开抢劫,并和统治阶级、佛教上层相勾结,从而达到破坏当地风水并获取宝物的罪恶目的。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双和尔山传说中,南蛮子与王爷勾结,骗取统治阶级的帮助,在双和尔山上建十三层金塔镇住当地风水,当金马驹逃走他乡时在金马驹逃走的路径上设陷阱捉住了金马驹。 在风水型识宝传说中,金马驹等宝物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代表着风水,蕴涵了更深层的宗教信仰涵义,即风水型识宝传说反映了蒙古族传统文化象征崩溃的惨烈现实。

  3.开山寻宝型

  开山寻宝型识宝传说主要流传在内蒙古东部半牧半农地区和吉林、辽宁的蒙古族聚居区。这一类型与金马驹型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异。首先,取宝的“钥匙”已经出现金豆 、黄瓜 、葫芦 等农作物来代替金马驹型传说的马嚼子等畜牧业工具。农作物只有在蒙古族民众开始经营农业并且意识到农作物也有和畜产品有同样价值的时候才有可能被看作是宝物。农作物成为宝物,只有在蒙古族民众从事农业生产,将农业生产当作最主要的经济和财富来源的时候才得以实现。开山寻宝型识宝传说主要流传在比较早从事农业生产,比较早接受农业经济生活方式的卓斯图、土默特、喀喇沁以及今天已经半牧半农业化的科尔沁地区。

  其次,开山寻宝型识宝传说中除了南蛮子和风水先生外,当地蒙古族民众也加入了开山寻宝者的行列。内蒙古库伦旗一带流传的嘎扎日·宝日山的传说中讲道:

  嘎扎日·宝日山曾经是一座金山,山神是金马驹。在这座山东南山麓向阳的坡上长了一颗葫芦。据说这颗葫芦就是打开山里宝藏的钥匙。有一个放羊的老头摘下葫芦带回家,后来来了一个南蛮子找葫芦没有找到,就把葫芦的秘密告诉了老头。等南蛮子走了之后,老头按照南蛮子的话用葫芦打开了山门,见到了满山的金银财宝,但是由于老头触犯了禁忌,把葫芦忘在山里,于是山门关闭,老头丧命,从此这座山也变成了土山。

  随着农耕文化在蒙古地区的进一步渗透和蒙古族民众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蒙古族民众的财富处置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定居生活,蒙古族民众已经渐渐认同了汉族农民的将宝物深埋地下的财富处置方式,并且越来越看中作为宝藏的源泉和象征的山及其标志金马驹、金猪、金鸭等的经济价值,从而一部分当地群众也参与开山者的行列。在开山型识宝传说中当地人或者协助南蛮子共同寻宝,或者当地人欺骗南蛮子,打发走南蛮子之后自己去取宝,但是一般都取宝失败。这一类形象被传说的讲述者和传播者说成是光棍或者贪财者,在其生活的社区是受人谴责的角色。而识宝者最后失败的结局也说明了广大蒙古族民众的伦理价值取向,即告戒人们要靠勤劳致富,而对妄想发横财的欲望和做法则持有批判的态度。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上一条: ·[陈岗龙]蒙古族潜水神话研究
下一条: ·[陈岗龙]本子故事的史诗化
   相关链接
·[王圆月]浅析蒙古族“四季”民歌中的数字意象·[李丽丹]喀左“狼外婆”故事诗学探微
·[包海青]神话原型到历史叙事:蒙古族感光型起源传说生成的思维模式探究·[阿都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蒙古族“风马”渊源之探
·[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
·[詹娜]喀左蒙古族民间叙事群体生成的动力解析·[郭永平]地域景观、民族文化与辽西蒙古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中国蒙古民俗研究百年历程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李泽鑫]初访喀左——蒙古族特色民居
·[包海青]论近现代蒙古族叙事民歌发展原因和动力·[乌丙安]近代蒙古族著名作家尹湛纳希
·[江帆]蒙古族民间故事长河的“双子”灯塔·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
·[王宪昭]论蒙古族神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赵秀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音巴雅尔考证
·[乌兰其其格]蒙古族乌珠穆沁部落关于民歌审美意识的地方性表述·[乌春雷]东蒙地区蒙古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行动与实践研究
·内蒙古蒙古族非遗数据库一期工程通过验收·[色音]蒙古族萨满文化:变容与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