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乌丙安]佛教文化遗产的民俗美学价值
——以灵岩寺千佛殿造像为例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1 | 点击数:15059
 
三、千佛殿佛教群像在造型艺术史上的民俗美学价值:
 
在佛教造像的两千多年历史上,早已形成了一整套程式化了的规范;特别是在造像的材料和造像技艺手段上形成了传统。有雕刻的石像(包括玉佛像)和木质像,雕刻铸造的金像、铜像和铁像,塑造的泥像,绘制在墙壁、木板、绢帛、麻纸上的画像,以及以后兴起的木版、石版、铜版的印制佛像等等,都曾经有精品、珍品和极品的创造和传世。但是,最值得注意的是造像技艺方面的传统规范。首先是佛像体势的传统规范,从来就以坐像和立像为主要姿态,另有卧像只限于佛陀涅槃像。其中,由于佛教以讲经说法和修行为主要活动,所以,坐像的规范十分严格。坐像的身姿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结跏趺坐”,就是结左右两脚背于两腿股上的坐姿,俗称“盘腿坐”。据传,这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悟道时,身端心正,安稳不倦的坐姿。又据慧琳著《一切经音注》卷八记载,这种坐姿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两脚交叉放在左右两股上,叫做“全跏坐”,俗称“双盘腿坐”;在佛教内部,又把右脚背先压左股,左脚背后压右股的坐姿称作“降魔坐”,多用于禅宗。若顺序相反,称作“吉祥坐”,用于密宗称“莲花坐”。另一种是只把任何一侧的脚背压在相对方向的腿股上,叫做“半跏坐”,俗称“单盘腿坐”。
 
第二种是“善跏趺坐”,就是在座上端坐,两脚垂地的坐姿,俗称“双垂腿坐”。据传,这也是释迦牟尼惯用的一种坐姿。这种坐姿也分作两种:一种是双脚自然垂直着地,是佛陀采用的姿势;另一种是双脚交叉着地,是菩萨采用的姿势。还有一种是一脚垂地另一脚盘腿的混合姿势,是传统佛像端正坐姿在实际生活中的随俗变异,是对传统造像遗规的突破和革新。
 
下面就用灵岩寺千佛殿的佛像和上述造像坐姿的规范作出相应的比对。
 
千佛殿内正面的“三身佛”像,所有体势都严格沿袭了传统造像规范,采用了双盘腿的“全跏坐”。其中,东侧的佛陀“报身佛”像和西侧的佛陀“应身佛”像,都是明代成化、嘉靖年间(公元1477年、1543年)较晚的铜铸佛像,基本上属于后世极力追求复古的仿制造像模式,保持了传统三身佛的标准形态。但是,如果和早于它们四、五百年的“法身佛”像加以比对,就立即发现制作于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的这尊毗卢遮那佛像,反而显得神态亲和,栩栩如生,法身挺实,富于动感。两侧佛像的公式化坐姿、图案化莲台,和正中通体贴金佛像下花瓣层层叠叠的一株莲花宝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了北宋造像艺术既富于想象又贴近生活与自然的民俗美学理想,展现了当时民俗造像艺术最淳厚的感染力和创造力。
 
千佛殿中的罗汉群像显然是更具有代表性的泥塑造像艺术精华。在40尊泥塑罗汉像中,竟然有多达32尊是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塑造的,展现了当时泥塑彩绘勇于突破造像的僵化传统,进入了一个全面创新、解禁随俗的开放时期。几乎所有罗汉的坐姿,都对旧造像模式进行了大胆的“违规”处理和改造。在这里,绝大多数采用了一脚垂地另一脚盘腿的混合坐姿,而且左右不等,形体多样,显现了随意随俗的民俗生活实态。即使有的坐姿依然采取了传统的“全跏坐”或“善跏趺坐”,但是在细节方面已经做了变异。有的双盘腿已经不再是端正的“吉祥坐”,而是俗家常见的双叉盘腿、双膝重叠歪坐的休闲姿势。几乎所有的罗汉头部都不再拘泥平直端正的规范,做了多侧面、多角度的自然移动,与面部表情、五官动感相协调,和多样手势的虚实象征相配合,构成了一个众罗汉进行热烈论辩与说讲的火爆场面和立体生活空间,使中国古老的民间泥塑造像的艺术美在写实的创造性发展中,展现无遗。
 
在这里,还必须对佛像的手势造型作出分析。众所周知,在佛教的讲经说法和修行中,佛陀的手势都具有严格而深刻的象征含义。佛教的手势被称为“印相”或“印契”,又称“手印”。在象征佛说的思想意念时,和世俗生活中的手势绝不可同日而语。“手印”在开始出现佛像时就是和佛像的造型融汇在一起的。在佛教造像中,必不可少的手印造型,历来以释迦牟尼五印为典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丙安小屋2008-09-20 21:16:2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陶立璠]中国傩文化的民俗学思考
下一条: ·[叶涛]山东沿海渔民的海神信仰与祭祀仪式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永健]川南民间佛教觉皇宝坛丧葬道场田野调查·[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