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乌丙安]民俗日历:唤醒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1 | 点击数:8785
 
第三、 中国民俗日历的节日与中国人月日代码重叠的符号思维习惯和谐一致
 
中国自古以来的农耕历法一直使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法排列月日,十分繁复,许多被看作是吉日或祭日的日子,难以记忆逐渐消失;但是,人们却在许多零散的吉日、祭日中习惯性地选定了月日代码数字相互重叠的日子,作为节日流传下来。于是就有了“正月正”大年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巳节,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五月五”端午节;“六月六”天贶(kuang)节,俗称“晒虫节”;“七月七”七夕节,俗称乞巧节;“九月九”重阳节。在中国人的节日观念中月日数字代码的重叠是吉祥的神秘数字,其中“五五端阳节”、“九九重阳节”被看作是除年节以外的重大节日。
 
以上三个中国民俗节日的特征,其实正是中国民俗节日构成的独特依据,无论这许多节日在发展中吸纳了多少历史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元素,它们始终作为中国人传统节日的根基,伴随着祖祖辈辈数以亿计的农耕群体,从远古走来,直至现在,中国民俗节日和它的母胎“农历”历法,事实上始终与全世界十多亿华人息息相关,融为一体,不可分离。近百年来,在中国推行的公历历法,连同公历的法定节假日,虽然已经统领了全社会外在的生活秩序,并和国际接轨;但是,在生产与生活实践的所有细节中,在内在的文化心理和情感中,“农历”及其民俗节日依然发挥着强力支配作用。正因为中国民俗节日形成了自己有节律的排序,并分别拥有各自的丰富内涵,所以中国这部万世一系的“农家历”,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它本身连同它的重大民俗节日都应当列为重点保护的对象。它将继续保持着它固有的文化活力。
 
当前,在沸沸扬扬的保护中国民俗节日传统的议论声中,人们努力回顾传统节日活动内容和表现形式已经形成热潮,这当然是很必要的;但是,面对似曾相识的传统节日,唤醒人们对产生民俗节日的农耕文化根基与构成民俗节日习惯规则的深层记忆,就成为更重要的事。因为,有几代人已经对属于自己的民俗节日的由来和发展十分陌生了。
 
那是因为,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民俗文化连同它的民俗节日,经历了两大历史阶段的强力震荡,使民俗节日传承的链条急速断裂,使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和形式变得异常支离破碎,黯然失色,无声无息,使民众固有的文化生活遭到不应有的破坏,使民众的文化心理和民俗感情遭受了不应有的伤害,使民族精神受到了沉重打击。
 
这两大阶段的强力震荡,一个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极左思潮时期“扫四旧”的“革命化”政治运动冲击波,另一个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市场经济冲击波。这两股巨大的冲击波,使中国大陆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经受了一场又一场史无前例的强烈震荡,震荡的成果目前还难以评说,只看震荡的后遗症就有最突出的症候,那就是使现代人失去了太多太多的文化记忆,其中也包括失去了独具中国农耕文明特色的民俗节日的文化记忆。
 
唤醒节日民俗文化记忆的措施主要有四条:
 
A建议在依法保护法定节假日春节的基础上,尽快立法保护其它重大民俗节日,并给予假日的认定。例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同时相应地立法保护55个少数民族特有的重大民俗节日。建议经过鉴别分级认定它们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对它们实施有效保护。
 
B鉴于中国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与传统农历历法密切相关,几千年的中国农耕文明史充分证明,中国农历(或称“农家历”)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至今在全世界华人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当之无愧地理应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非物质遗产的优秀代表作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受到保护。
 
C所有关于民俗节日的口头或非物质遗产的文化多样性资讯,不仅应当进入媒体的传播系统,而且还应当纳入大、中、小学和学前教育的知识体系进行生动活泼而有效的传习。
 
D建议政府和社会各界倡导和支持民间办好或过好民族民俗节日。对于盛大的节日活动,政府和商界财团应当给予适当的财力资助。
 
因为民俗节日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和整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我们不能不大声疾呼、尽快唤醒传统民俗节日的记忆,刻不容缓。优秀传统民俗的文化记忆全面苏醒之日,将是中华民族复兴有望之时。历史的经验警示我们,建设强大的国家绝不应该以砸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为代价,因为那样做只会动摇立国的根基;现实的教训昭示我们,建设富足的经济社会绝不应该以抛弃传统民族民俗文化财富为代价,因为那样做必将大大损伤民族元气和民族精神,使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变成一句空话。因为,一个失去了传统民俗文化根基的民族,必将永远也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释:
 
     农历也称旧历,阴历或太阴历,属于“阴阳历”的一种.由于“农事二十四节气”源
 
于此历法,故称农历。中国古代先有夏历,以孟春之月(农历正月、干支代码“寅月”)为岁首;以后有商历,以季年之月(农历腊月、干支代码“丑月”)为岁首;再到周历,以仲冬之月(农历冬月、干支代码“子月”)为岁首;以后秦历又改用颛顼历,以孟冬之月(农历十月、干支代码“亥月”)为岁首。至汉武帝时,再以夏历为依据做成《太初历》,以现在的正月为岁首,以后沿用至今。民国时期引入西方历法,与阴历相对应,被叫做阳历,又俗称“洋历”、西历。希腊历和伊斯兰历都是阴历。
 
     年的时间概念最早出自对农作物生长的一个循环周期的经验,早在西周之初就有了
 
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就是以后过年节庆的祖型。“年”的名称出现较晚,据《尔雅》记载,要顺时称“载”,夏代称“岁”,商代称“招”,周代改称为“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丙安小屋2008-09-20 21:03:0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陶立璠]遗产名录“七夕节”
下一条: ·[何彬]闽南文化与周边文化比较谈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赵欣璇]以“写”代“说”:陆稼书传说的生成机制
·[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蔡威]藏族碉楼营造技艺与文化记忆的传承发展研究·[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肖波]白蛇传说与江南名胜的文化互动:雷峰塔记忆
·[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