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傩文化的民俗学思考
1987年,笔者在“傩文化刍议”一文中曾谈到如下观点:傩,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文化学研究中,属于巫文化范畴。中国文化发展史,巫文化曾经是其先导。中国巫文化的传播地区主要在农村,至今它的覆盖面还相当广阔,在整个巫文化系统中,有两种文化现象似乎特别值得重视和研究,这就是流传于北方各民族中的萨满文化和流传于南方各民族中的傩文化。虽然这两种文化属巫文化范畴,但从其传承来看,无论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有许多本质的差异。对它们加以比较研究,是饶有趣味的。目前对萨满文化与傩文化的研究都正在深入,而且取得很大进展。但就傩文化而言,目前的研究和傩文化在民间的蕴藏有很大差距,为了缩短这一差距,引导研究不断深入,一些学者提出建立中国傩文化学的问题。曲六艺先生说:“建立我国傩文化学的体系,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与需要,随着傩戏研究的日渐深入,它也日益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傩文化学的任务要比傩戏学更加艰深。”[⑤]我很赞同曲先生的意见。近几年来傩戏的研究,为傩文化的研究起了一个很好的头,除了傩戏史的研究外,傩戏深入一步的研究,必须涉及傩文化的其他方面。要想揭示傩戏的形成,发展,演变和传承的奥秘,离开摊文化的研究是困难的。
傩文化研究,主要是对民间传承的傩俗的研究。古傩到今摊的演变.它的传承和播布,为我们留下一条清晰的轨迹和无比丰富的资料。为了将傩文化的研究推向深入,摆在民俗学研究者面前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首先,要继续展开对各民族傩俗的调查。目前的考察以傩戏为龙头,是不可少的。但在傩戏调查的同时,要展开有关傩俗的调查,这样傩文化的研究才能具有坚实的资料基础。
其次,傩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它将民间的各种知识,如巫术、信仰、宗教、文化、艺术、道德等融为一体,所以对它的考察与研究应是多学科进行协作,只有这样才能对傩俗作立体的多方位的取样和描述。事实证明单靠一门学科去研究傩俗,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傩戏表演是表层的东西,傩戏所涉及的深层心理,是信仰和崇拜,是宗教意识。傩戏的音乐,舞蹈及其相伴而生的功能,就需要宗教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学科的合作。
其三,傩俗是一种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文化,而且在传承与传播中,常因民族不同地域不同而产生变异,特别是当数种不同民族的傩文化发生撞击时,互相排斥或吸收,变异也就会更大,这就形成傩文化不同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应当承认.当前在傩文化的研究中,对传承研究重视不够,我们只见到不少的论文发表,但很少有详尽的关于傩文化的调查报告。对傩文化传承的考察与研究,应注意三个方面,即:传承人(巫师等)的研究,传承方式与传承渠道的研究,受传者的研究。
其四,傩俗的各类表现形态与分类研究被提上日程。当然此类研究应建立在雄厚的资料基础之上。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傩文化的分布又主要是在西南少数民族之中,简单来讲,将傩文化按民族分类,如苗傩,壮傩,侗傩等,未尝不可,也可按内容及表现形式来分,这个问题有待于专家们来共同讨论.
总之,傩文化的研究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随着傩文化学学科的建设,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绩。
原载 台湾《民俗曲艺·中国傩戏·傩文化专集》,1990。
又收入《中央民族大学建校40周年学术论文集》,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
注释:
[①] 于省吾《甲骨文释林·释窛》中华书局 1979年版
[②] 《陕西省固县出土殷商铜器整理简报》见《考古》1980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