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陶立璠]中国傩文化的民俗学思考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2 | 点击数:18035
 

  中国的傩文化究竟始于何时,已很难考证。我们只能说,有文字的记载始于殷商时代。实际上在商以前,作为古老巫术的傩祭,傩仪早就存在。古傩是一种纯粹的巫术活动——傩仪。代表傩祭的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写作“窛”。据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考证。“窛”是一种驱鬼逐疫的重大祭祀活动[①]。至于傩仪的具体场所,时间和规模等都不得而知。较早和较详细记载傩祭,傩仪的是《周礼》,《礼记》等古籍。

  古傩传承的时代是先秦至两汉,根据这一时期的典籍记载,我们知道古傩已形成一整套传承模式。时间是季春,仲秋,季冬各举行一次傩祭,后来只在季冬,即每年除夕夜举行一次,国人均可参加。傩祭的目的是驱鬼逐疫,祈祷丰年。担任傩祭职务的是巫师方相氏,其他角色有十二兽(或十二神),侲子等。特点是方相氏和十二兽戴假面具,执戈扬盾,在鼓乐相助下,口诵神词和咒语,索室驱鬼。驱傩之后,设桃梗,郁垒,并以苇戟,桃枝赐公卿渚候等。后世春节贴对联,门神避邪的习俗,盖出于古代的傩仪。《礼记·月令)中记载的“出土牛,以送寒气”仪式,是否也可为“鞭春”(鞭打春牛)习俗的源头。

  唐代是中国古傩向今傩过渡的重要时期,此时,一方面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傩祭、傩仪,另一方面又有了许多改革和创新。古傩中神秘,庄严的气氛淡化,歌舞娱乐成分增加。不仅如此,每当大傩临近,还举行“傩仪”彩排和欢宴。大傩“前一日之夕,傩者赴集所,具其器服以待事”  (《新唐书·礼乐志》)。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驱傩》载:“以晦日於紫宸殿前傩,张宫悬乐。太常卿及少卿押乐正到四阁门,丞并太乐署令,鼓吹署令,协律郎并押乐在殿前。事前十日,太常卿并诸宫於本寺先阅傩,并遍阅诸乐。其日,大宴三五署官,其朝寮家皆上棚视之,百姓亦入看,颇谓壮观也。太常卿上此,岁除前一日,於右金吾龙尾道下重阅,即不用乐也。御楼时,於金鸡竿下,打赦鼓一面,钲一面,以五十人,唱色十下,鼓一下,钲以千下。”此种审傩彩排场面,前代所无,说明唐代傩仪中,驱鬼逐疫的主题已变为象征意义。而且在唐代,另一驱鬼大神钟馗被创造出来,民间傩仪中,古傩中黄金四目,执戈扬盾的方相氏为钟馗所取代。钟馗与方相,前者驱鬼避邪,后者充当巫师,职能全然不同。宋代以后,方相氏,十二兽,侲子等古傩中的传统角色从傩仪中消失。相反,教坊伶人却扮钟馗,小妹,土地,灶神,将军,门神,判官之类在傩仪中作戏剧表演,这就是今傩的最初形态。今傩与古傩不同,它的主要形式是戴面具的戏剧表演,称为傩戏。流传地区主要在南方诸省,如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原在中原地区流行的古傩,为什么会在宋代以后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重巫术,又重农业祭祀。其次,南方地区民间说唱艺术比较发达,这为傩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艺术形式。而北方的傩,却始终没有过渡到戏剧形式。如山西省是中国古文化的发详地之一,那里至今流传的跳傩,仍未脱离古代傩舞形式。该省寿阳县平头镇地区流行的“爱社”,俗称“闹鬼”、“耍鬼”。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黄帝诞生日,圣地庙举行盛大的朝山活动,民间举行祈雨,还愿,谢神活动。此时,由二十四人扮成二十四家“魂(红)头鬼”,攻打鬼门关,据传所表演的是黄帝战蚩尤的神话故事.其中大鬼六人,头戴红、蓝、绿、紫,黑,白不同造型面具.身穿黑色对襟衣裤,腰扎黑色丝带,下身围绘有云图的战裙,著靴。身后背一彩缎特制的方型背架,六条彩绸垂至小腿,右手执象征吉祥如意的绣鱼,左手扎白色毛巾。此外,由男童十八人扮成小鬼,不戴面具,身穿黑色对襟衣裤,胸前披挂红绣球,各持一面小锣敲击,周围有大鼓,锣,钹等乐器伴奏。表演时,小鬼站成“门’字队形,有节奏敲锣,时而发出“噢!噢!”的助阵呼喊,大鬼们则表演“武势”(战前准备),摆阵,破阵的“倒上墙”,攻城的“直墙”,攻城失败后重新布阵的“小场”,以及偷袭敌阵,攻破鬼门关的“过关”,最后是蚩尤大败,百姓奉献犒劳。很明显,“爱社”只不过是一种傩舞,它的表演方式,有时和今傩相近,而与南方诸省流行的傩戏有着本质的差别。  “爱社”活动的主要功利目的是驱鬼和保护社稷平安。

  傩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古傩和今傩只是两个显著不同的阶段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后,古傩退出宫廷舞台复归民间,又一次和民间的巫术,宗教(特别是道教),农业祭祀等活动相结合,得到保存和发展。我们在考察我国南方地区各民族傩戏时,不难发现,今傩(主要是傩戏)的传承仍集中掌握在巫师手中。每当傩戏演出时,首先由傩戏传承巫师主持开坛仪式,礼请诸神,然后才开始演戏。这说明今傩与古傩始终没有割断它们的必然联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上一条: ·[陶立璠]傩文化刍议
下一条: ·[乌丙安]佛教文化遗产的民俗美学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