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陶立璠]中国傩文化的民俗学思考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2 | 点击数:18040
 

  近几年来,中国戏剧界和民俗学界掀起一股不小的民间傩戏研究热,召开了各种规模的傩戏学术讨论会,举办各种类型的傩面具展览,出版傩戏和傩文化论文集,影响所及,引起海内外学者对中国傩戏的广泛瞩目。

  中国各民族的傩戏,以其特有的形式——面具艺术,不仅展现了这一文化的原始形态,而且引起众多社会学科,诸如民俗学,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以及音乐,舞蹈等艺来学科的重视,研究正在不断深入。根据学者们对中国各民族傩戏传承现状的实地考察,思考和研究,有的学者提出建立中国帷戏学的倡论①,并于1988年建立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傩戏学的研究,视傩戏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这在中国戏剧史和戏剧发生学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也有的学者认为,傩戏是中国古老巫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作为中国傩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继承和演变独具特色,应将傩戏置于傩文化的系统中,作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的傩文化学。1987年笔者在《傩文化刍议》一文中,曾就傩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傩的文化学阶值,傩文化与萨满文化的比较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引起众多学者对傩文化课题的关注。本文想再次就傩文化的民族表现及其价值作一些探讨,以求得同仁的指正。

一、古傩与今傩

  中国的傩文化源远流长。文献记载,考古发现与现代民间的流传一脉相承。这种现象在中国民俗文化传承中是不多见的。因此,“傩”的研究,具有极高的文化史价值。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历史的渊源。傩的历史传承和地域传承,同样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和发展阶段。笔者认为,从中国傩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明显地分为古傩和今傩两个阶段。如果从傩的自身演变来看,古傩是一种原生形态,它和原始的巫术观念相结合,通过某种仪式,主要担负驱鬼逐疫和祭祀的职能。古傩传承的历史—,有文字的记载始于殷商时期,直至汉代,仍很盛行。唐代是古傩向今傩的过渡期,此时傩的形式和内容均发生了很大变异。到了宋代,傩的巫术职能渐趋淡化,逐步转变为傩戏表演。今天我们从民间看到的各类傩戏,是宋傩的余脉。它是今傩的一部分。

  古傩的表现形态是祭祀的,也就是古代的傩祭和傩仪。今傩的表现形态是戏剧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傩戏。这是古傩和今傩表现出的最突出的特点和不同。古傩的形态多见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今傩的形态,则以傩戏的形式在民间传承。古傩与今傩的衍变,衔接和传承,勾画出中国傩文化的发展历史。所以傩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自身的价值,而且对中国巫文化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傩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背景是十分深远的。傩文化从其表现特征来看,是一种面具文化。而面具文化又是一种初民文化。它是简单农业社会巫术和信仰习俗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将简单的农业社会直称为“面具文化”,可见面具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所占有的地位和作用。面具文化曾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氏族,部落)中广泛流传,并和该地区,该民族生产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农业发展水平始终影响着文化的传承。早在中国古傩发生和传承时期,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从商周逮至两汉,傩的主题都是驱鬼逐疫,祈求人畜平安和五谷丰登,打上深刻的农耕仪礼的烙印。此时,傩祭和傩仪是每年除夕之夜的重要活动之一。《礼记·月令》篇中有“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的记载。孔颖达《疏》:“《正义》曰,此月(季冬一引者)之时,命有司之官大为傩祭,今傩去阴气,言大者以季春为国家之摊,仲秋为天于之傩,此则下及废人。故云大傩旁磔者,旁谓四方之门皆极磔其牲,以攘除阴气,出土牛以送寒气者,出犹作也。此时强阴极盛,年岁已终,阴若不去,凶邪恐来岁更为人害。”这是说在周代,上自帝王,下至庶民都十分重视傩祭,无论“国傩”(夭子之傩)或“乡傩” (庶民为之)都和驱邪趋吉观念相结合,而驱邪趋吉除求得人生平安的意义外,和农业生产直接联系。可见,农业生产水平(对自然的依赖)始终影响着傩文化的传承。今天,凡傩戏流传的地区,大都交通闭塞,生产方式落后,而在城市经济和农业生产水平发达的地区,傩与傩戏自然消失。这就是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傩文化,逐渐向边远地区转移,并在那里保存和传承的重要原因。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上一条: ·[陶立璠]傩文化刍议
下一条: ·[乌丙安]佛教文化遗产的民俗美学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