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傩的文化学价值
“文化”一词,在人类学和民俗学研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到目前为止,中外学者给“文化”一词所作的定义不下几十种,聚讼纷坛,莫衷一是。但在习惯上,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文化”乃是人类群体共同创造的一种行为模式的观点。既然是行为模式,当然它就会限制人们进一步的活动。同时学者们还认为,“文化”这种行为模式,是靠语言、文字和行为传承和传播的,并表现出一定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由历史衍生和选择的传统观念。“文化”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了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从狭义上讲,包括知识、信仰、宗教、哲学、文字、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等。傩文化作为知识、信仰、宗教、哲学、文字、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的综合体现,无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古代,就是在今天,仍然在某些地区,某些民族中保存和流传,并构成地域的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傩是从古延续至今的文化传统。古籍中保存的大量关于傩的记载告诉我们,自商周到汉唐,傩议均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代代相传。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看看唐代以前的傩仪模式:
1. 时间:季春、仲秋、季冬。季冬一次在每年除夕举行,下及庶人,规模最盛。
2. 主题:驱鬼逐疫,祈禳丰年和人畜平安。
3. 司祭:方相氏。其他角色:十二兽(或十二神),侲子(几十人、一百多人、五百人不等)。
4. 范围:主要在宫廷举行。乡傩平民百姓均可举行。
5. 特点:方相氏、十二兽均载假面具,手持戈、盾、剑、戟、麻鞭等。鼓乐相助,口诵神词、咒语以驱鬼。
宋代以前的傩仪大抵不脱离如上模式。宋代以后,傩仪的时间、主题、范围、特点均没有大变化,但方相氏、十二兽、侲子等角色消失,由皇城司诸班直、伶人充任各路神将,这一点《东京梦华录》、《梦梁录》叙述较详。
《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的记叙告诉我们,傩仪形式自宋代开始扮相日趋丰富,而且呈现出原始宗教(主要是巫术)与道教融为一体的现象。由此渐渐形成傩仪的现代传承模式。在此,我想用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调查的贵州德江土家族傩堂戏资料和笔者赴德江考察傩戏所得的感受来勾画现代傩仪模式,与古代傩仪模式加以比较。
德江土家族傩仪模式:
1. 时间:不固定。一般在秋收后至冬季举行。
2. 主题:治病、消灾、求子、保寿、祈求五谷丰登。
3. 司祭:端公(巫师),土家族称土老师。参加者为傩戏演员。
4. 范围:只在民间流传。
5. 供奉:三清(上清、玉清、太清),又称三元;傩公、傩母(又称伏羲、女娲);司坛图(师承世袭)。此外供奉多神,如家先神、生产生活神、疾病神等。
6. 表演形式;由端公主祭开坛,其法事程序为:开坛礼请、发文敬灶、行坛洁净、立楼点兵、搭桥、放兵、安营扎寨、开红山、收兵招魂、上熟、造船、打火送神等。最后由演员演出傩戏剧目。演员均戴假面具。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