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地理位置上讲,亚细亚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北、东、南三面分别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西靠地中海和黑海;西南与非洲相临;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澳大利亚相望。面积438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一个洲。人口24亿,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气候占据了寒、温、热三带。亚细亚也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印度、巴比伦、亚速文明曾为世界文明作出过杰出贡献。整个亚细亚包括了东亚、东南亚、南亚、西南亚广大的地区,国家有40多个,民族和族群不计其数。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产生了亚细亚各国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而且这种文化表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山地文化与平原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包括稻作文化与麦黍文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东方特有的文化景观,和西方文化相抗衡。
其次,亚细亚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亚细亚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个性。除了各国、各民族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产生的各自不同的文化外,亚细亚各国的文化还呈现出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东亚、东南亚、南亚各国,在思想、道德和意识形态上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很深;西南亚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形成独特的伊斯兰文化;东亚地区还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以“汉字文化圈”为特征的多元文化。如何使亚细亚各国的文化既受到尊重,又平衡发展,不仅是摆在亚细亚国学者面前的任务,而且也是各国政府的职责。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成立以来的活动,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国、日本、韩国、蒙古国、越南各国展开。这显然是很局限的,应该吸收亚细亚更多国家的学者参加我们的论坛,共同研究亚细亚文化的多元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宣言》指出:“人类共同的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种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亚细亚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无论物质民俗(生产、交易、服饰、饮食、居住等),社会民俗(家族、亲族、村落、人生仪礼、岁时节日等),精神民俗(巫术、禁忌、信仰、宗教、民间文艺、民间竞技等)都呈现出多姿多彩,保持亚细亚各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元文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支撑。
其三,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性。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的潮流,西方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流入亚细亚发展中国家,使这些国家核和地区的劳动、土地和资源脱离传统,进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获取更大的利润。这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被纳入到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之中,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得不打破和进行重组。本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上就存在着许多差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这种差异变得越来越明显,说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并不对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常常被称做强势文化。这种强势文化借助经济的力量向世界扩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正在影响着世界文化的潮流,使传统民族文化陷于危机。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世界政治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文化怎么办?中国学者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经济一体化,文化本土化”,本土化包含了文化的多样性原则。
文化是心理要素的表现,它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制约。当世界经济潮流涌来时,文化的自尊、自强必然表现出来。只有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经济和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否则传统文化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其实,在当今世界,所谓的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是一种相对的存在。比如西方文化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相比,究竟哪一种文化是强势文化。表面上看来西方文化是强势文化,但是在中国本土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比,西方文化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力的地位,它始终无法超越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客观的事实。也就是说随着经济大潮而来的西方文化,只有在经历本土化过程之后,才能最终被吸收、被采用。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讲,所谓的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接受,从来都不是无条件的盲目照搬,而是有条件有选择的接受。在世界冷战结束之后的和平环境中,文化的传播往往采取“采借”的方式。亚细亚各国的文化不可能被全盘西化。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这种根有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作用,但吸收之后,要加以消化和改造,然后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变成本国民众能够接受的东西,这样就形成新的文化传统。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就是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使现代化与传统相结合,形成社会和谐的发展,这样就给世界各国人民以选择文化多样性的自由。文化多样性是全人类的遗产,创造、享受、尊重、发展是人类的权利。
亚细亚民俗文化研究,是建立在亚细亚文化多样性基础之上的。所谓的“文明冲突”是由文化差异产生的进,消除差异的最好办法是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促文化多样性发展和平等的交流。2003年11月3日在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一公约和《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精神是一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例如神话、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皮影、剪纸、绘画、雕刻、刺绣、印染等艺术和技艺以及各种礼仪、节日、民族体育活动等。亚细亚各国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贯彻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中国政府目前已经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的紧迫性。中国文化部启动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无形遗产进行普查、保护,并制订相关法规。与此同时,各种民间无形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也相继展开。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文化遗产课程,着手培养相关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亚细亚文化多样性面前,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活动将有更加广阔的空间,美好的前景。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