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绘图本《清俗纪闻》——全面再现清代社会生活的民俗画卷
  作者:王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5 | 点击数:6610
 

绘图本《清俗纪闻》
 

绘图本《清俗纪闻》 中华书局2006年9月出版,十六开本,配有彩色插页,定价72元

 

原著封面书影

 

    中国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曾于1936年介绍过一本名为《清俗纪闻》的日文图书并呼吁将其翻译成汉语。他说:“日籍《清俗纪闻》为中川忠英氏所主辑,凡十三卷。叙述中土岁时及一般礼俗,各附有图。其中所记,虽多限于江浙民俗,然颇有足供吾人考证之处。中国人士其有愿以国文译之者耶?”但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因原书系由日语文言文书写,而且文章不分段落,中日现代学者均难读懂,一直无人担承翻译之任,所以这本书在我国一直鲜为人知。中华书局日前出版了《清俗纪闻》中译本,算是给了学界和读者一个交代。

    《清俗纪闻》是二百年前日本出版的关于清代乾隆时期我国江、浙、闽一带民间传统习俗及社会情况的一部调查纪录。调查工作由主管长崎与中国贸易的德川幕府官员中川忠英主持,他派出下属官吏直接去询问到日本经商的中国商人本国之俗习,并让日本及在日的我国苏杭等地画工详绘各种物事的具体图像,最后由他整理编次成书。书中文字、图画相得益彰,全面、综合地展示出了当时我国社会,特别是普通庶民生活的实际状况,是考察清代社会及我国古代习俗传承的珍贵史料,在存留历史文献资料中也极具特色。

    《清俗纪闻》的出版目的是给管理清朝贸易的官员及德川幕府了解清朝情况提供参考,后来成为日本专家学者及历史文化爱好者了解我国古代民情的重要资料。全书以变体假名文言文书写,1799由年东都书林堂刊印,而献给幕府将军的少数刻本则是由画工单独手工上彩的。1966年日本平凡社出版了松村一弥和孙伯醇先生使用现代日文整理的注解本,至今已重印了九版,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该书原书按礼、乐、射、御、书、数分为六册,依具体内容分为年中行事、居家、冠服、饮食制法、闾学、生诞、冠礼、婚礼、宾客、羁旅行李、丧礼、祭礼、僧徒十三卷。有黑白线描刻本及彩图本两种版本。

    该书最大的特点文字记述全面细致,绘图精美生动。全书有近600幅清代民俗绘图,犹如一幅鲜活的清朝民间生活画卷。其绘图描画之准确,层次之细致,令人称叹。如所描绘的节日婚丧祭祀礼俗,比之中国民俗古籍的记载更为详尽,印象更为直观。所展现的建筑、服饰、日常器物等,与今所见古迹与古文物以及现实用具几无二致,其中江南的“五进楼房”、“平方铺面”、“居斋”、“县学”等都是珍贵的古建筑图样。所详述的拜师、宴宾、婚礼等礼俗,读之如临其境,如《闾学》卷中拜师的礼法、见面的套语、跪拜的姿势,功课的顺序,均一一细致描绘。再如《婚礼》卷,从“说亲”、“订婚”、“送妆奁”、“迎嫁”、“婚礼”、“进门”、“合卺”、“回门”、“回娘家”等一系列过程,均有仪式及器物的细节绘图。《饮食制法》一卷几可为饮食业及美食家师法,其中不仅详述了传统美食的制法,甚至将诸如“大菜类”的菜谱及宴席料理顺序都详列无遗。从以上细节介绍,读者已可知此书实为一部图文并茂的清代民俗百科全书。

    关于该书的学术利用价值,因原文阅读不便,仅有少数专家在诸如关于清代中日贸易、日本搜集清朝情况及编撰的书籍、清代建筑、清人发式及服饰的样式、清代民间讼状及各种文书的书写款式等论述中偶有提及,其资料价值还远远没有被深入挖掘,相信该书中译本出版后,其在清史研究各个方面的资料价值将会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

    这次中华书局翻译出版的《清俗纪闻》,由谙熟日语文言文的方克先生和孙玄龄先生合译,底本采用的是黑白线描刻本,除将原文详细分段、制定标题和编制了目录外,译者还依据日本公文图书馆所藏的彩图本对正文中的黑白插图作了详尽的注解和色彩说明,并在书前附有彩图本的部分原图,以便读者对日文原书原貌的了解。

    本书可为文学、历史、民俗、艺术、建筑、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也是一部很有收藏价值的书籍。

·精彩插图·

《闾学》卷原文及“书生礼拜之图”

太岁春牛迎春图

太岁庙打牛图

  

    蟒袍图                产屋图 

平房铺面图

     《清俗纪闻》的出版目的是给管理清朝贸易的官员及德川幕府了解清朝情况提供参考,后来成为日本专家学者及历史文化爱好者了解我国古代民情的重要资料。全书以变体假名文言文书写,1799由年东都书林堂刊印,而献给幕府将军的少数刻本则是由画工单独手工上彩的。1966年日本平凡社出版了松村一弥和孙伯醇先生使用现代日文整理的注解本,至今已重印了九版,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该书原书按礼、乐、射、御、书、数分为六册,依具体内容分为年中行事、居家、冠服、饮食制法、闾学、生诞、冠礼、婚礼、宾客、羁旅行李、丧礼、祭礼、僧徒十三卷。有黑白线描刻本及彩图本两种版本。

    该书最大的特点文字记述全面细致,绘图精美生动。全书有近600幅清代民俗绘图,犹如一幅鲜活的清朝民间生活画卷。其绘图描画之准确,层次之细致,令人称叹。如所描绘的节日婚丧祭祀礼俗,比之中国民俗古籍的记载更为详尽,印象更为直观。所展现的建筑、服饰、日常器物等,与今所见古迹与古文物以及现实用具几无二致,其中江南的“五进楼房”、“平方铺面”、“居斋”、“县学”等都是珍贵的古建筑图样。所详述的拜师、宴宾、婚礼等礼俗,读之如临其境,如《闾学》卷中拜师的礼法、见面的套语、跪拜的姿势,功课的顺序,均一一细致描绘。再如《婚礼》卷,从“说亲”、“订婚”、“送妆奁”、“迎嫁”、“婚礼”、“进门”、“合卺”、“回门”、“回娘家”等一系列过程,均有仪式及器物的细节绘图。《饮食制法》一卷几可为饮食业及美食家师法,其中不仅详述了传统美食的制法,甚至将诸如“大菜类”的菜谱及宴席料理顺序都详列无遗。从以上细节介绍,读者已可知此书实为一部图文并茂的清代民俗百科全书。

    关于该书的学术利用价值,因原文阅读不便,仅有少数专家在诸如关于清代中日贸易、日本搜集清朝情况及编撰的书籍、清代建筑、清人发式及服饰的样式、清代民间讼状及各种文书的书写款式等论述中偶有提及,其资料价值还远远没有被深入挖掘,相信该书中译本出版后,其在清史研究各个方面的资料价值将会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

    这次中华书局翻译出版的《清俗纪闻》,由谙熟日语文言文的方克先生和孙玄龄先生合译,底本采用的是黑白线描刻本,除将原文详细分段、制定标题和编制了目录外,译者还依据日本公文图书馆所藏的彩图本对正文中的黑白插图作了详尽的注解和色彩说明,并在书前附有彩图本的部分原图,以便读者对日文原书原貌的了解。

    本书可为文学、历史、民俗、艺术、建筑、文物等方面的研究者及爱好者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也是一部很有收藏价值的书籍。(转引自《新闻出版报》,此文作者略有增改)
   

  文章来源:新华网·读书 2007年12月25日 16:21:2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日]中川忠英 编著:《清俗纪闻》
下一条: ·[王小甫]拜火宗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
   相关链接
·[屈啸宇 彭连生]公产环与清代浙东村落的地缘共同体·[孟晓峰 高西成]清代李氏当王谶语与复明思想的复合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
·[钱寅]论承德都城隍庙所反映的“夷夏秩序”·[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
·[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
·[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龙圣]清代冕宁的村庙组织、村治实践与村落内生秩序
·[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任雅萱]构建的系谱
·[李晓宁]礼俗互动视角下清代以来北京村落香会研究·[龙圣]清代白帝天王信仰分布地域考释
·[肖海明]试论清代《天津天后宫行会图》的叙事结构和象征意义·[肖坤冰]从“高地”到“低地”——从“佐米亚”概念看清代云南边境的普洱茶贸易与族群互动
·[周晴 宫清华]清代以来粤北排瑶林农景观的变迁·[沈达人]戏曲史家民俗学家张次溪
·[鞠熙]死亡观念与城市空间·[朱晴晴]清代清水江下游的“会”与地方社会结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