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专稿]给中华文明留下完整的生命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成立
  作者:记者 郭翠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9-24 | 点击数:4596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研究员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文化专员木卡拉为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揭牌

  CCTV.com消息(本网记者 郭翠潇 北京报道):9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口头传统·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专辑》(美国出版)发布会在该院学术中心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口头传统》学刊中国专辑在美国出版

  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类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剧,文化标准化、战争、旅游业、工业化、大众传媒、移民和环境恶化等使世界各个民族的本土文化传统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许多古老的口头文化传统和优美的口头文学迅速消亡。有鉴于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和推动下,世界各国日益把本民族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纳入议事日程。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如史诗、藏戏、维吾尔的十二木卡姆、蒙古的好力宝、彝族的克智口头论辩等等,都具有独特的口头艺术魅力,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并以多样化的传承方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本土文化传统、延续民族文化血脉?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展开,这一时代课题的研究工作显得愈加紧迫。

  国外的“口头传统”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迄今已经形成了专门而精深的学术传统,“口头程式理论”被广泛运用到了多达150种语言传统的跨学科研究中,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当代人文学术研究。西方许多国家很早就开始成立专门机构,搜集、保存和研究各种口头样式的文化遗产。

    
  《口头传统》学刊中国专辑封面

  在我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倡议虽然已经得到我国文化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但至今没有一个专门从事口头传统研究的学术机构,更没有一个专门收集和保存各民族口头传统的图书馆或档案库,原本从事民间口头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民间文学专业在大学中也呈萎缩态势。成立“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对中华民族丰富的口头文化传统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和收集,建立中国民间口头传统资料库,推动中国口头传统的研究,可谓适得其时。

  该中心力求树立关怀民生、关心民间、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和学术传统;通过组织各民族口头传统领域的学术活动,构建与国内外口头传统研究机构和学者相互沟通的桥梁,为国内外口头传统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平台,推动中国口头传统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将对口头传统的研究和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结合起来,为中国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维系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中心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㈠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求实与求是精神,在对中国各民族口头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切实调查基础上,厘清中国各民族口承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发展态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和推进文化多样性保护和不同族群文化间的沟通与对话。

  ㈡ 对受全球化冲击而即将消失的口头艺术、濒危语言、文化表达、族群记忆等攸关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族群认同的口头传统,进行专业性的学术普查,建立"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库",对各民族口头遗产进行鉴别、保存、研究、传播和宣传,在资料信息收集与共享、科研手段的提高以及田野研究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协调作用,为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

  ㈢ 为政府的民族文化政策提供学术咨询和文化资料,为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保护策略提供学理性依据,推动中国各民族蕴藏丰富的口头传统、及其体现的文化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责编:慕泉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2003年09月16日 17:1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锡伯族民间故事在沈阳传承
下一条: ·吉木乃县七旬老人朗诵哈萨克民谣“黑萨”
   相关链接
·“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朱刚]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18年人才引进招聘公告·《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民俗学、民间文学方向)·朝戈金研究员招收201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
·我们站在文艺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通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十届年会会议流程(2013年3月9日周六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中国民俗学》(第一辑)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推出首批成果
·昆仑文化是大美青海的文化根基──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2011年招聘启事 ·第二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开班
·第二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邀请函·基质本真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髓和灵魂
·[王平凡]一个人的大事记:寻觅记忆深处的流年碎影·民族文学对于民族认同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面观·[刘大先]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始末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