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娟介绍说,人们往往认为,传统的中秋节历史很悠久,且往往跟月亮相关。实际上古籍对中秋节的记载是近代的事。一般大家倾向于认为中秋节在宋代作为节庆已经很成熟,我个人认为,在宋代这只是一种吟诗赏月的游戏,地方志里还没有对这个节日的记载。根据典籍记载,民国初期开始使用公历纪年的方
法。当时倡导过1月1日的元旦,而不过传统的春节。但实际上是增加了一个节日,大家开始过两个春节。据一些县志记载,既然春节是春天的节日,人们就想在秋天也建立一个与之呼应的节日,即后来的中秋,称为“秋节”。传统节日往往先起于民间,然后在政府的鼓励下,逐渐形成风气。然而有时政府也会先选出一个节日,然后由民间来丰富。王娟认为,中秋节就是如此,先被政府选定,再逐渐把许多传统的因素加入进去,然后逐渐演变为团圆节,由传统的“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专属女性的祭祀活动,演变为全国都要过的节日。
王娟认为,月饼和最早的祭月仪式有很大关系,属于供品的一种,后来被商业化。在民国时期,政府就屡次限制月饼的消费,限制月饼消费因外在因素(如送礼)而过度发展,民国政府还明令不许抬高月饼成本。但现在仍有好多人曲解中秋节,利用传统达到私人送礼的目的。中秋节除了月饼节,其实还有许多其他的概念在里面。
节日的温馨切勿被过度商业化冲淡
作家苏叔阳说,月饼节是北京的通俗叫法,也叫团圆节、果子节。中秋节强调秋天过半,丰收之日,月圆之时,正好给这一年做一个总结,是一个回忆与团圆的日子,也是表达对来年美好愿景的一个日子。节日的氛围往往充满了欢乐,又充满一种诗意的、哲学的惆怅,这从古代的诸多诗词就可以看出来。月饼不过是表情之物,代表团圆的意愿。如果把月饼过度地商业开发,送来送去成了月饼旅行,实在没什么意思。月饼里填金填银,价钱倍涨。一个诗意的、温情的节日逐渐变成了商家大做买卖的日子。过去传统的中秋节,人们吃螃蟹,赏菊,饮酒观月,都是一种诗意的、家庭伦理的表现,现在商业味道越来越重,把很多过去的充满民间温馨的情调都冲淡了。
文化学者徐城北感慨地说:65岁的我还是有些返老还童之感,十分怀念小时候的中秋节。过去,中秋是个很隆重的节日,有不少礼俗,如全家团圆吃月饼,妇女拜月许愿,孩子们则到一些市场去买兔儿爷等小玩意和风味小吃,戏园子里,会演一些应节戏,如讲牛郎织女团聚的《天河配》以及姑嫂拜月的《拜月记》等。那时节日的气氛是很浓厚的,也有很多乐趣。现在,这些民俗的东西都没了,只剩下月饼了,而且月饼也越来越贵,成了高档食品了,脱离大众,让人觉得中秋变了味。
徐城北认为,其实中秋过的就是那浓浓的团圆气氛,现在大家都住高楼,彼此不相往来,根本没有过去那种街坊邻居一起过节的热闹景象。以后楼房会越来越多,节却越过越淡,这实在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依他看来,传统节日要直接吸引年轻人是不可能的,要慢功出细活,要多恢复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可以在中秋时在京城开办几个庙会,如白塔寺、隆福寺等庙会,营造节日气氛。同时推出一些与中秋有关的文艺演出,传统或新编剧目都可以。还有就是搞些社区联欢,现在大家庭很少,不少家庭即使是过节,如果不是双休日,也很少团聚在一起。而社区可以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既可烘托节日气氛,还可加强交流。
作家柳萌回忆说,他小时候,月饼是人们人情和文化的载体。上世纪60年代,他曾经下放到内蒙古,那个时候市场上卖的月饼,没有现在这么豪华,叫做“混糖月饼”,很有地域特色。原来北京的翻毛月饼现在也都没有了,只有豪华月饼。那种担当地域文化载体的月饼消失了。
柳萌说,月饼原来是有人情味的。未必一定要在市场上买。尤其是在不富裕的家庭,农村的家庭,都是自己做月饼。像做馒头一样,放糖,揉成馒头,月饼的模子往里一扣,有很浓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给邻居送上两个三个,非常有人情味。什么高档月饼,现在都是钱味太重了,中秋的文化也就随之淡化了。全家人,在四合院,放一个四方桌,把月饼摆上去,看着月亮说说话、吃吃螃蟹什么的,中秋节应该这样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学家周孝正也坚决反对月饼的过度包装。他说,就应该提倡不要过度包装月饼。几块月饼,过去的包装盒只有1块5角钱一个,现在搞过度包装。彩色印刷得耗费多少能源,污染多少大气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07-09-25 0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