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龙舟是端午节里最重要也最热闹的活动。
主持人:“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毛主席在《送瘟神》诗里讲到的,原来就是这个习俗。看来,金庸小说里的“辟邪剑谱”那是假的,端午节节俗里的“避邪”功夫才真是大有用处的。谢谢您的介绍。最后,我们来谈谈屈原吧。这个节日里,我们应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高丙中:纪念屈原是端午节的一个主题,但是这一主题在现代之前只是体现在传说之中。从抗日战争开始,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形成了采取诗会的形式纪念屈原的新传统。中国的节日习俗有把诗歌文字纳入文娱活动的文雅传统,如春节的春联、元宵节的灯谜。中国历来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文雅昌明的国度,现在教育普及,更有在生活中推广诗歌传统的群众基础。我觉得,把以纪念屈原为名义的诗会与赛龙舟相呼应,一雅一俗,一静一动,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中国的古典传统了。
萧放:人都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有基本的生存,也需要有文化的延续。文化延续的关键在于族群的延续,要保障族群生命的恒久,就必须有强固的族群意识。屈原为什么受到人民的爱戴?是他所体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也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子孙不屈不挠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
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有关屈原的历史传说比较于原始避瘟信仰来说,显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端午节正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使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一个全国性的民俗大节。
在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文化融汇的大潮中,要守住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的内聚力,传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十分必要。所以我们也就需要特别珍惜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在端午节中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目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我们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我们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06月10日08: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