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朝戈金]口传史诗的田野作业问题
——南斯拉夫和蒙古史诗田野作业评述
  作者: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8-26 | 点击数:14958
 

  从大的方面着眼,中国蒙古英雄史诗的田野作业,还有些需要补充的内容:关于艺人和学艺过程的专题调查和分析;艺人群体的分类和综合分析[⑧];关于著名史诗艺人的民间传说。史诗演唱的“社会语境”的描述――特定区域的人口、观众平均年龄、史诗传唱传统、自然地理形态、艺人活动区域和范围、史诗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地位。史诗文本的分析:韵文和散文文体在表演中的分工;手抄本与口头表演记录本之间的差异;艺人和观众对待文本的态度;乐器和曲调与史诗演唱的配合问题等。只有有了比较齐备的综合调查成果,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对颇负盛名的蒙古英雄史诗的认识,是比较地全面和深入了。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
注释:
[①] 《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三联书店,1985年,北京,第16页。
[②] Compose, 创编,这个术语在这里是指表演中的现场创作或是即兴“创编”。应当注意区分这里的创编与“写作”的界限,同时区分它与某些短小的即兴创作形式之间的差别。创编是在传统的框架内,利用习用的传统性“单元”来现场创作。所以它既是传统性的,又是在限度之内变异的。
[③] 见John Miles Foley: The Theory of Oral Composition: History and Method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P40. 又见Albert B. Lord: The Singer of Tal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60. P. 103.
[④] 约翰·迈尔斯·弗里:《口头程式理论:口头传统研究概述》,《民族文学研究》1997:1
[⑤] Albert B. Lord: The Singer of Tale. P.17.
[⑥] 谢·尤·涅克留多夫:《蒙古人们的英雄史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呼和浩特。第1页。
[⑦] 符拉基米尔佐夫:《卫拉特蒙古英雄史诗》,朝戈金译,《民族文学研究》1993:1
[⑧] 举个比较晚近的例子:俄国学者涅克留多夫最近曾指出,蒙古史诗的演唱艺人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恪守传统型,另一类是现场发挥型。见S. Ju. Nekljudov: The Machanisms of Epic Plot and the Mongolian Geseriad, Oral Tradition, 11/1 (1996), P. 133-143.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巴莫阿依 郝瑞 马尔子:《田野关系》(Fieldwork Connections)
下一条: ·[朝戈金]古老传统的追寻
   相关链接
·[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
·[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
·[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施爱东]学术与生活的不可通约性
·[万建中]民俗田野作业:让当地人说话·杜博思:行走在生产链上
·[高忠严 张琬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反思·[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
·[埃尔默]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数字化:成就、挑战及愿景·[高志明]寻访德昂族口传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
·[徐俊六]景颇族口传史诗“目瑙斋瓦”吟唱初探·[李一如]口传史诗的历史叙事嬗变及史学价值
·[赵梦]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并存·[张一帆]民俗学田野作业的选点与进入
·《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讲述民俗学者田野故事·[央吉卓玛]取法民间:口传史诗的搜集、整理及抄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