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民间文学观照下的本土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读后
  作者:李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10 | 点击数:10812
 
      民间文学是完全从西方引进的学科,西学东渐以来,从欧洲或者日本传入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分类标准以及母题、类型等分析方法和手段,为中国学者重新勘察古典学术资源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改变了传统学术的基本形态,从而促成了古典形态的“前民间文学”阶段向现代形态“民间文学”阶段的转变。这一学科转化的实现是一中西合榫的历程,那么,西方理论与中国本土传统如何实现结合?具体而言,西方民间文学是否可以在中国传统找到文化渊源?进一步说,西学背景下的现代学科构建对古典知识体系继承程度如何?
 
 
     在讨论民间文学时,人们通常将之看作folklore的同义语。而后者通常译作“民俗(学)”,从本土传统来看,中国古典文献资源中确实有丰富的民俗观点,且“民俗“这个词汇就是一个来自古典文献的用语,《史记·周本纪》记载西伯时民风“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循吏列传》“楚民俗好庳车”,《索隠》:“庳,下也”;《汉书·地理志》论及各地之俗:陇西等“数郡民俗质木不耻寇盗”,“武都地杂氐、羌,及犍为、牂柯、越巂。皆西南外夷,武帝初开置,民俗略与巴蜀同。而武都近天水,俗颇似焉”,“锺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气为奸……(瓒曰:懻音冀,今北土名强直为懻中。师古曰:懻,坚也;忮,恨也),”等等。上举数例“民俗”一词都指风俗民情,用以指称和庙堂相对民间传统,和现在民俗学使用的“民俗”概念本没有什么太大区别。现代民俗工作者所常用的采风手段,似乎也可以从传统制度中找到其渊源,比如先秦两汉存在的“陈诗”“采诗”“乐府夜诵”“观风俗知得失”等等,除技术手段差别外,与现代田野调查的理念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这为西方民俗学·民间文学进入本土创造了契机。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观点就其只言片语而言固然与现代民俗学理论有相同之处,而若考虑其赖以存在的政治-生活环境,我们却并不能将其简单等同于现代民俗学,更不能说中国本土资源已经蕴含了科学的民俗学的萌芽。因为古代中国的文献记载即便有与现代民间学术理论相同相似之处,仍然出于不同的目的、学术兴趣和学术关怀。如果说现代民俗学以廓清民间传统、发掘民间智慧为己任的话,古典民俗观则是奠基在政教或王者之道的政治-哲学传统之上。《毛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汉书·地理志》:“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传统民俗思想资源本是政教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统治者关注民俗并不是出于学术研究目地,而是出于人伦教化的政治目的。
 
     因此若将现代民间文学学科视作古典“民俗”学术向现代西方民俗学水到渠成的转化,并不正确。民间文学-民俗学作为“学”而非“资料”与古典民俗-风俗观念并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其直接的学科来源正是西方的现代化,尤其现代学科建立或曰学科分化的学科设置理念。而传统民俗-风俗观只是现代民俗学观照的对象之一,并无对象化的学科意识,所以不可能存在这种对应的“转化”问题。一句话,“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起源于“现代”而非古典传统。例如,被归入民俗学中的神话学,一般神话史家喜欢将神话学的起源追索到古希腊时期,实际古希腊和古典中国一样,“神话”并不曾被作为学科予以观照,现代神话学是现代学科的分化的直接产物。神话学所表现出的学科分化问题是现代性的后果。而中国神话学的建立是以西方神话学为蓝本,中国神话学的观念、方法都来自西方,中国神话学作为中国现代学术的一部分,本来就是西方现代性问题在中国的衍射。所以,如果追究民间文学的学科起源的话,只能追索到西方,而不宜从中国本土资源寻找其学科萌芽或者学术渊源。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网:2008-7-31 10:24: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赵世瑜]没话说与找话说:牛郎织女传说与人文研究的范式转换
下一条: ·[尹虎彬]民族志:科学与实证
   相关链接
·[朱林]民间传说的本土化与区域互动·[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
·[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
·[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
·[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