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中国民俗学的独特性格
⒈一般民俗学的性质
民俗学(Folklore)这个词,许多国家都这么用,各国各民族在学科性质上也有相似的地方,但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比如,对Folklore,彼此的叫法不一样,对它的含义也有各自的理解。象我们现在用的是英语的说法,而德国虽然也用这个词,但他们另外还有自己的术语等。不过,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一般的民俗学都是一国民俗学,或说单一民族的一国民俗学。比如,德国的民族成分构成,以日耳曼人为主,他的民俗学就主要研究日耳曼人。从前苏联有100多个民族,它没有民俗学,只有民族志学。他的民俗学,就是民间文学,再加上一点音乐艺术方面的内容。日本的民俗学也是单民族的,柳田国男的民俗学,只研究大和民族,对本国的少数民族阿伊努,他就不大去管。这是世界民俗学发展的一般情况。中国不同,我们的民俗学,是把境内多民族的民俗文化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⒉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
为什么中国会这样呢?这个问题不取决于一般的定义,或外国的作法,而是要取决于中国的实际。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跟别人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点,有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还保留得相当完整。即便是汉族,各地区的文化差别也很大。我们面对这样丰富的研究对象,不可能只搞局部、不顾整体的研究。
⒊中国民俗学的特殊性格——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
因此,中国的社会结构,规定了中国民俗学的性格,是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单民族一国民俗学相比,这是我们的一大特点。1996年,我在中央民族大学的东亚民俗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曾经提到这个问题。这次是作为中国民俗学的总体性质来讲的。
四、中国民俗学学派的旨趣和目的
建设民俗学的中国学派,需要明确中国民俗学的功用、任务和目标。它们主要有几下几点。
⒈清理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财富
它包括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各民族民俗文化事象、历代文人学者对这些事象所作的一些记录(民俗志),及其考察、谈论民俗事象的理性认识资料(理论史)。这些都是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应该作总结,作清理,使之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我认为,没有它们,就没有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和学术史。而这种清理工作,我们不干,别人是不可能代替我们干的。而且,如果我们不主动地去干,对祖宗的经历、祖宗的文化和祖宗的学术创造,置若罔闻,乃至一无所知,那怎么能成为一个文化很高的国家的社会人文科学工作者呢?因此,无论如何,中国民俗学者是要担负起这个历史使命的,否则,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代。
⒉增强国民的文化史知识和民族意识与感情
提倡民俗学者清理史料和保存民俗文化的目的,是要有裨补于当前国民的生活、思想,而不是为了清理而清理,为了保存而保存。因此,下一步,是对这些祖宗留给我们的、最贴近人民生活的民俗文化,给予历史的、科学的研究和阐明,然后用民俗科学的知识去教育国民,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祖先曾经经历了怎样的生活?了解中国人历来怎样看待这类问题?哪些是一般中国人认为可以变化的、哪些是不大容易轻易变化的?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情感、价值观、思想观念、理想、信仰,以及个体与集体和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联系?等等。这些都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国民的文化史知识,也是凝聚一个民族的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试想,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他们的居住、饮食、语言都变了,但却依然要过春节、舞狮子、耍龙灯,穿旗袍,为什么?如果不掌握这种民俗文化史的知识,就不能发现隐藏在这些节日习俗表象背后的一座精神文化的桥梁。这座桥,便是既稳固又现实的民族民俗文化,外人只有通过这座桥,才能走进华人华侨的生活世界。
⒊资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
现在不是国家讲科学决策的吗?这也是当代中国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变革。从前的政府决策,大多凭政治家、经济学家、自然科学家和其它社会科学家的经验和学问,在现代社会,领导阶层的知识结构扩大了,开始到考虑人文科学的知识和作用。这有利于中国民俗学这种人文科学的发展。
当然,中国自古就有官方采风问俗的传统,但那是服务于贵族政治的,与现在实行的人民民主政治,有着实质性的差别。前几年,北京的人民代表大会讨论禁放烟花爆竹的问题,就涉及到了对民俗的认识。可惜会议当时没有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做出了春节期间完全禁放鞭炮的决定。不过,会议代表也有他们的知识结构,就是运用了环保的知识、生理健康的知识,并根据这些知识向市政府提供了决策。站在他们的知识的角度看,这种决策也有它的道理。但此决策后来还是被政府调整了、修改了,因为支持它的知识结构还不够完整和合理,它缺少了对中国人的精神传统的了解和对它的作用的估价。而这方面知识的内容,就是中国民俗学。为什么后来政府又允许在几个指定的郊区县燃放烟花爆竹呢?那是因为理解了老百姓过年缺少烟花爆竹的失落感。可见,民俗学和领导决策是有关系的。我们民俗学者看到了这一点,就应该力争以自己的知识去资助国家新文化建设的科学决策,使它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⒋丰富世界人类文化史与民俗学的宝库
近年随着电视、电脑等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化出现全球化的趋势。现在我们搞现代化,也承认自己比较落后了。但全球化也好、现代化也好,不是把我们自己给化掉,而是应该根据我们的需要,去吸取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东西,来壮大我们自己。而不是相反。反过来,把人家的垃圾给化进来,把自己的精华给化为乌有,那才是悲剧。
在文革前的17年里面,胡乔木同志曾说过,我们不要资产阶级的破烂,也不要无产阶级的破烂。他当时可能有所感。我想他的看法是对的。我们任何破烂都不要。要精华、不要破烂。在经济上如此,在科技文化上也如此。
中国的文化,包括民俗文化,它的内涵和形态的形成,有中国历史的原因。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境内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复合体,是吸收了历史上多民族民俗优秀成分的复合体,所以它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至今还能对中国人民的情感和生活发生巨大的作用。总之,善于吸收,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善于在自己的民族传统的根基上吸收和消化别人的优秀文化,更是中国的传统,这一点,是我们要牢牢记住的。
事实证明,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发展,是并行不悖的。处理得好,就能双向促进,给我们自己,给世界文明,都带来好处。可能有的同志以为,现在是社会变化的时期,很多民俗都跟着起变化了,有些民俗已濒临消失了,民俗学还有用吗?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实不是这个问题。孔子死了两、三千年了,但他的《论语》在世界文化人的眼里的地位是何等之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此,文化科学这东西,不能用很浅薄的眼光去评价它。一定要看到它深层,看到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民俗学者,应该看到,我们所整理、研究的成果,是对世界文化的不小的贡献。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自信。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为民族的,也是为世界的。对此,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大清楚,那就难怪人家说外行话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