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第二届“语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连举行。研讨会由辽宁社科院、大连大学、中国民俗语言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和我国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大会,提交学术论文和论文提要 30多篇。大会围绕濒危民俗语汇现象研究、专书语言民俗性研究、地域性民俗语汇研究以及透过语汇形式探究民俗心理根源四个主题进行了研讨。
对于濒危民俗语汇现象的研究
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对于抢救研究濒危民俗语汇现象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焦点集中在“民间隐语行话”和“女书”这两种形式上。民间隐语行话,作为民俗语言的形式之一,亦称“民间秘密语”,几乎是各种语言大都存在的一种特殊语言文化现象。对隐语行话的种种误解,是其濒危的首要因素。隐语行话属于社会文化深层结构之中的一种更为特别的民俗语言文化现象,是考察研究中国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别具一格的独特视角。随着这些“濒危语言”的消亡,依附于这些“濒危语言”的民间隐语行话等民俗语言文化信息,亦必将随其“母体”的消亡而消亡。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抢救,同样存在对其隐语行话的抢救问题。与会者呼吁关注、抢救作为“另类濒危语言”的隐语行话。
有学者运用《女书字库》中的材料,定量女书用字的个体差异,进而进行理论阐释。随着最后一位女书老人的去世,原生态女书的历史结束。但是女书作为一种流传民间久远的特殊文字形式,具有极大的民俗学研究价值。
专书语言民俗性研究
民俗语言学是综合运用民俗学的科学视点、理论、方法、材料,对语言、言语以及相关的习俗惯制等社会语言现象的形态、性质、规律、机制、源流和相互的关联等,进行考察研究,从而给予科学解释的人文科学。
与会者以全新的视角,对专书加以民俗语言学上的诠释,有学者提出,《释名》声训反映了汉代以前的民俗文化景观,是研究古代民俗的宝贵资料。有学者以刘勰的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作为研究的语料来源,从语言与文学、俗语与雅言等辩证关系入手,对《文心雕龙》中有关通俗文学及民俗语言文化等相关文献材料的分析研究,得出《文心雕龙》中已客观形成了其初具规模的语言观的结论,将民俗语言文化发展的历史大大向前推进。此外,还有的学者对《吴下谚联》、《俚语证诂》、《迩言》等学界关注不太充分的著作,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加以阐发。对民俗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地域性民俗语汇的研究
民俗语言学是一门交叉于语言学和民俗学二者之间的专门学问,不是二者的简单加和,却同时兼具有这两门学科的特征。民俗语言学既有民俗学要求的认同性,也要有语言学要求的达到交际目的的社会性。与会的很多学者就从这一方向着眼,深入研究某一地区的地方性民俗语汇。有学者将“认同”这个概念引入民俗语言研究当中,提出“离心文化和向心文化”这对范畴,用来阐释台湾语言与离心文化现象。有学者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徐州老中青三代婚丧类词汇使用的变化,分析社会习俗变迁对其造成的影响。有学者分别从方言中的异称和几个民俗词语来研究当地的民俗文化。有学者以瓯语为例将方言是民俗文化的优质载体和解读钥匙这一观点解释得淋漓尽致。有学者将所界定的地区所有民俗语汇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如《关于朝阳地区民俗语汇的思考》;也有学者从方言中一个表现民俗的词语入手,将整个地区的民俗风貌加以展现,如《“泥泥狗”名称探微与意蕴解读》,对地方性民俗语汇加以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化研究。
透过语汇形式探究民俗心理根源
与会者指出,对民俗语汇的研究应是共时层面的,民俗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要纵深发展,必然将研究涉及历时层面,透过现象去探究其内在根源。有学者综合运用地下发掘材料及历史文献资料,从甲骨学、考据学、历史学、人类文化学等多种学科论证避讳的来源及产生时代。有学者以人们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问津的当代讽刺民谣为例,论述了这些民谣的文学艺术特点及语言文化价值。有学者通过对方言中造词手段上的谐音替代、词形用字上的隐实示虚、词义理解上的令人生难、表达效果上的奇巧智趣的谐音趣难词加以分析,从其“隐实示虚”的特点入手,探究其产生的民俗心理。有学者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话新流行语进行研究,考察上海地方的民俗信息。有学者把视线放在了肢体语言的研究上,探索肢体语言民俗性的根源,认为肢体语言的民俗形式是在语言文化形成为认同基础上对于语言文化性的延伸。对民俗语言的探源,各地学者从不同角度都做了阐释。有学者采用“小题大做”的方法,常年关注一个怪字,调查该字在全国八九个省市民间的流行情况,弄清了该字的来源及不同的传播方式。有学者把修辞纳入了民俗认知现象的研究范围,对“对偶”这一修辞方式所表现出的“耦合性思维”加以民俗心理层面的阐发。
研讨会立足于中国民俗语言现象,发掘中国民俗语言潜在的价值,对诸如如何开拓学科发展领域,如何增强学科发展潜力,进行了积极有益的讨论。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9-15 10:41:06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