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杨德亮 金明艳]民俗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兼谈新时代民俗学何为
  作者:杨德亮 金明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2-24 | 点击数:113
 

  二、精神本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核

  民俗学自20世纪初进入中国后,其发展一直与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生态紧密相关。民俗学者们以务实的态度和责任感,积极参与时代和社会的建设,这种学科精神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显著的体现。当下,中国和中华民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民俗学及其学人应承继服务国家战略的学科传统,积极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赋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如何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理解其精神内核和时代本质?我们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理解说起。2024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考察时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句话生动地回答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什么的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质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髓。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这一话语,蕴含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和家庭式的亲密关系。在家庭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和帮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理所当然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共享国家的发展成果,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承担对于国家的责任和义务,有共同的命运和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所指出的:“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话语强调,尽管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但所有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团结一致,共同构成一个统一而和谐的民族共同体。这种团结不仅基于各民族对各自文化和传统的尊重,更基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身份的认同和对国家繁荣发展的共同追求。各民族通过凝聚,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共同努力,推动国家实现全面进步。“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两句话可以启发我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从学术角度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被视为一种国家建构(nationbuilding)的过程,它涉及国家认同感的塑造和强化。这一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政治整合,即通过法律、政策和行政手段,促进不同民族在政治上的统一和认同;其二,文化融合,即推动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其三,经济发展,也就是共同富裕,即通过平衡区域发展,缩小经济差距,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归属感;其四,社会整合,即通过社会政策和教育,促进不同民族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其五,历史教育,即通过教育系统传授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从根本上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认同,在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并体现了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文化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对特定文化价值、信仰、习俗和行为模式的深刻认同和归属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关键的内容。这种认同不仅涉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还包括对现代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参与和贡献。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各民族文化彼此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景观。文化认同能够促进不同民族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精神纽带。通过共同的文化认同,不同民族的人们能够产生共鸣,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从而在多元中寻求统一,在增进共同性中寻求和谐,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从之于世界的意义来看,中华民族并非西方民族主义意义上的“民族”,而是古代“天下万民”的现代转译。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它基于中国特有的历史发展逻辑和社会结构,与西方基于血缘、语言、地域和文化的“民族”概念有本质的不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重强调中国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谐共生与合作共赢。这些原则不仅与中国的国内政策相一致,也与全球范围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契合。通过增强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实践模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维护中国民族团结与繁荣的基石,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动力。通过不断强化这一意识,可以增进国际社会在相互理解、尊重与合作方面的深度,使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致力于实现持久的和平与共同的繁荣。

  总的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的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为了集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一目标不仅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延续,也是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和未来繁荣发展的憧憬。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方能够汇聚各民族的智慧和努力,进而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旧邦新命: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与新时代民俗学的使命

  学界前贤强调:“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民俗学来自人民,来自生活,它维系文化认同,承载国民乡愁,是民族文化复兴、发展的坚实基础。”新时代中国民俗学应自觉成为参与民族国家建设、具有社会使命感的学科,积极参与时代议题的研究,服务国家战略,这是当下民俗学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发挥民俗学应用性、建设性和公共性方面的作用,以民俗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钟敬文先生“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倡议,推动民俗学本土化的学科体系建设。新时代,民俗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其一,发挥民俗学在中华民族共有符号研究和塑造方面的作用。中华民族共有符号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普遍认同和共享价值的符号、象征或传统实践。鲜明的符号是中华文化的有形展示,承载着民族认同感和集体记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以铸牢的重要保障。民俗学通过对中华民族共有符号的研究,以揭示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可以促进中华民族共有符号的传承和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一些传统的共有符号不可避免地面临失传或黯淡的危机,而民俗学可以通过对这些符号的挖掘和研究,让那些重要的中华文化象征符号不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并将其归属于最高的民族认同,进而增进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成员的团结和睦与文化、情感认同。在新时代,民俗学在研究中华民族共有符号的同时,可以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通过具象化的方式彰显中华文化,形象化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精神伴随着符号化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的情感认同。

  其二,民俗学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正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不断发展一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概念也经历了从“建设”到“构筑”再到“全面推进”的进路,并被赋予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的重大使命任务。民俗学可以通过对我国各地区的传统习俗、节庆活动、民间信仰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加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与现实叙事,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性质的把握,强化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浓于水的情感,这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主旨所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立在全国各族人民对共同的中华文化强烈认同的基础上。民俗学要深入探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充分利用图书、展览、新媒体等载体,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场域以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多种角度展现中华文化中标志性的内容,充分发挥文化认同对政治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带动作用,不断夯实各族人民对国家与中华民族的认同,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根基。

  其三,民俗学参与对我国各民族的英雄史诗等民间文学的研究。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尤其是英雄史诗这类口头传统文学形式存在密切的联系。民间文学不仅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英雄史诗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民间文学,作为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是理解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它通常包含丰富的历史、神话、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集体记忆。我国三大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展示了民族英雄的形象和民族的理想,其中的英雄人物往往成为民族自豪感与共同体意识的象征。2006年,这三大英雄史诗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玛纳斯》以及“格萨(斯)尔史诗传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到《江格尔》史诗,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民俗学的研究,可以揭示包括英雄史诗在内的民间文学在塑造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

  其四,发挥民俗学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方面的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强化对中华文化的深层次认同。民俗学要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必须发挥学科优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就要培育文化传承主体,建立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继的激励政策。通过有效措施激发文化传承主力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作用。在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要善于借助市场力量。在内容上,提炼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融合时代审美旨趣,设计和开发具有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服饰、工艺品、装饰品等;在形式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数字化推广。

  其五,民俗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它“承载了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实践,蕴含中华文化基因,对彰显中华文化符号,塑造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民众对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还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当代民俗学通过系统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有效促进各民族的交流、融合与互动,从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不仅有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有助于其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文化认同和民族团结,更好地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其六,民俗学参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书写。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民族复兴和造福人类的双重意蕴。可以说,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对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赓续,又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时代书写,最终目的在于创造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在现代文明生成与演进中呈现的独特规律,正是其得以实现文明进步和文明超越的优势所在、底气所在。民俗学可以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重要作用。民俗文化是历史的延续,造就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可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民俗文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奠基和支柱,在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化意识形态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民俗文化通过守正创新,不仅可以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接地气的文化素材,还可以成为中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底色。

  综上所述,民俗学作为一门联结民族过去与未来的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民俗学通过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参与研究英雄史诗等民间文学、弘扬传统优秀民俗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参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书写,可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俗学只有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方能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有一定位置。

  (本文发表于《西北民族研究》2024年第5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康丽]当代学科生产与民间文学的发展自省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专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叶涛
·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广州召开·[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
·[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