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巴莫曲布嫫]构思“高山图式”
——华盛顿大学博克博物馆彝族文化展览侧记
  作者: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0 | 点击数:20059
 
 
 
三、大小凉山欢迎您:图像与色彩

    或许我对诺苏的时间观念一直有着一种“仪式历”般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又是如何涵化在“高山图式”中的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博克博物馆,一同来到用诺苏彝文和英文为标题的“高山图式”下:那是三幅彩色照片,从左至右:雪天的羊圈─夏季的山野─秋季的田园,紧接着便是本次展览的“导言”。

    这三幅照片又是怎么挑选出来的呢?木嘎多年来在凉山的田野作业中陆续拍摄下了数不清的镜头,害得我下班之后不得不前后两次去他家观赏他的所有作品,也害得大家在幻灯机前一次次左挑右选,经过反复的比较和讨论,最终甄选出来的这三个镜头确实费了不少心思。最后,以“季节”作为“高山图式”的导览,将时间线索引申为一个周而复始的叙述。习惯了以“春夏秋冬”为时序的观众或许会问:“为什么要用冬天的景色作为第一幅图景呢?” 其实,这三幅图景的背后,还有更深的文化语境作为支撑,并不单纯是“美丽的风景”。应该说,这三幅图景连续迭出在一个版块中,其形式是受到了木嘎家中四幅一套的汉族贝雕“琴棋书画”的启发,而其中时间的理念则来自我熟悉的“彝历年”和“季节仪式”:诺苏的传统历法是“十月太阳历”,即通常在飘雪的农历10月迎来新年,故以冬雪为岁首;诺苏根据山地的气候特点把每年的季节划分冬、春、秋三季,进而又在季节的转换之际,按时举行与季节变换相同步的三大宗教仪式活动:“伊茨纳巴”──冬季招魂、 “晓补”──春季反咒和“吉觉”──秋季转咒。在此,可以用下列图式表明这三大仪式的时间轴线与仪式的精神补偿功能:

     反咒“晓补”         转咒“吉觉”          招魂“伊茨纳巴”

初春──────→入秋─────────→冬临─────────→过十月年

       解春愁                  去秋惑                  辞旧迎新

    季节性的仪式生活及年中行事,每年都周而复始地进行着,既是诺苏关心生产、希冀人寿年丰的心意民俗的反映,同时也衍生出农时、耕牧、天文、占候、卜吉凶、祈发展等一系列岁时民俗现象。这三幅图景交替呈现出一年到头的季节变化,以循环往复的岁时,将观众的想象带进了一个真切自然的山地社会。
 

图—3 季节与时间的阐释

    然而,在实际的展示中,“十月太阳历”和“季节仪式”这些更为深细的文化背景只能省略,这也是博物馆展览中的信息流失的不可避免吧,尤其是每当我们想进一步引申某一展品或是图像背后的文化意义时,博物馆的专家们大都担心这样学术化的阐释会使观众“Confused”(困惑);尤其是展示越是学术化就似乎越与博克博物馆长期倡导的面向儿童的教育方针相背离。因而,我们曾经也为这次展览是“学术的”还是“教育的”发生过争论,最后两种意见达成的“妥协”,也就成了既是“教育的”,也是“学术的”,学术的实现主要是指被放在展览最后的毕摩文化,让真有学术兴趣的观众慢慢去咀嚼。
 

图—4 三位展览“监事” 已经合作多年

    在展览的导向上,除了Label(展览标签)上有限的文字解说之外,纳入设计思路的细节问题很多、也很繁琐。照片的选择大都考虑与展示的主题有所关联,并能够弥补实物不足以说明的某些制作流程如传统漆器和银器的民间制作过程,或是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如火把节和葬礼。关于颜色,首先考虑的是各种Labels 的用色,虽然大家都倾向于采用诺苏漆器的“三原色”──红、黄、黑,而等看到到印刷部门提供的色彩有那么多的层级时,大家又没了主意,最后只好拿着一个比较标准的传统漆器去找对应的色调……又一次发生分歧的问题来自于展厅墙体的色彩:起初,Arn和木嘎都主张用接近凉山“泥土”的暖色,阿恩也颇费了一番心思在《凉山彝族》画册和木嘎拍摄的反转片中寻找一种恰当的“泥土原色”;爱琳和我则主张要用一种“冷色调”,以给观众造成一种进入“凉山”的感觉。 两种不同的色彩选择却是为了同样的目的,那就是要从视觉效果上给观众营造出“凉山”的自然环境氛围。最后,阿恩在备展间的墙体上刷出了样板色,即使一种色调也刷上了好几种不同层级的涂料,大家的意见渐渐偏向于“冷调”的灰色。而在开展后不久,真的有一位老太太说她在展厅里感到很冷,看来是大有“身临其境”的效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因而,从“雪景”导入展览,到制造“凉山的冷”,能够如此真切地在观众的即场感觉上构思“高山图式”, 确实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2003年第2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一个美国人类学家眼中的彝族漆器
下一条: ·[刘锡诚]勒布采风手记
   相关链接
·[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覃鹏]凉山彝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柳玥]峨山彝族火把节仪式中的性别分工及性别关系·[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
·[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
·[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
·[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
·[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
·[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王丽清 董秀团]彝族土主信仰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