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山东地区民间星座知识调查
  作者:孙媛媛 刘宗迪 吴蕴豪 张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9-26 | 点击数:7649
 

摘   要:民间星座是指世界各地不以天文为职业内容的人群,尤其是非知识阶层对于星群的划分,是地方性知识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志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访谈和网络问卷两种途径,对流传于山东地区的民间星座名称以及相关口头传统进行调查,共搜集到数十个民间星座名称,表明尽管现代天文历法知识早已普及,但传统的民间天文星象知识仍不绝如缕地流传于民间。

关键词:民间星座;地方性知识;民族天文学


  一、作为民族志研究对象的民间天文星象知识

  1922年到1930年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推出了一套标准星座体系,对全部88个星座的名称、编号和边界做出正式规定。这个体系主要基于西方天文学传统,吸收了从4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星象岩画到开始于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对众多南天星座的观察和命名,作为全世界的标准星座。另一方面,在东方世界中,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星官系统至迟在战国时期已经大体形成,两千多年来长期稳定存在,被东亚各国广泛采纳,在中国本土,历经多个朝代的修改补充,在清代确定为三百余星官。国际星座系统为世界天文学界所公认,东方星官系统则为中国历代司天官员所公认,这两个系统都可以称之为“官方系统”。不过,在这些得到知识阶层确认的、因此成为大传统构成部分的星座系统之外,在各个地区的民间都存在着丰富多彩的、非标准化的星象知识。苍穹高悬,群星璀璨,有目共睹,根据星星的运转,可以划分季节、标定时间,根据星星的位置,可以判断方向、标定空间,对于生活于大地上的人类而言,星空就是天然的钟表和罗盘,因此,关于星空的知识,自古就是各民族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方的民众,从其特定的风土环境、生活方式、文化风俗出发,观照、想象、筹划、命名星空,从而形成各具千秋的星象体系:不同地区的人们会把同一组星想象成不同的事物,赋予不同的名字,甚至会关注不同的星星,对同一片星群做出不同的分组和构图,从而形成千姿百态、参差多端的“民间星座”传统。

  相对于官方星座体系,民间星座一般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民间星座的整体系统性较低,民众只会关注那些容易显眼的亮星,因此一般不存在将全天恒星全部囊括其中的民间星座系统。第二,民间星座的功能性较强,很多民间星座的出现都与季节、时令、农时、狩猎、捕鱼、航海等活动有关。第三,民间星座的象形程度很高,通常采用形状明显的亮星组合而成,被想象成各种为人们常用的、熟悉的工具、动物等的形象。第四,民间星座可追溯的历史较短,大多数民间星座的名称只能追溯到一两百年的历史,此类星座往往以民间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口头传统为载体,只有少数民间星座可以追溯上千年乃至数千年的久远历史,此类星座名称往往在古代诗歌、史书中就已经见诸记载,至今仍以口头知识的形式流传民间。

  民间天文知识作为地方性知识和传统知识的一部分,久已引起西方天文学史、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史等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天文学界将研究民间天文学(包括民间星座)的学科称为民族天文学。民族天文学关注天文学传统的多元化、地方性,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与民族植物学、民族动物学、民族药物学、民族地理学、民族生态学等民族志学科并为后现代、后殖民语境下的重要研究领域。中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原本是从事民族志天文学研究和民间星座知识调查的沃土。但是,实际情况却大为不然。我国因为有着源远流长的官方天文学传统和丰富的天文学典籍和天文观察记录,因此中国学者的研究兴趣一直都专注于传统主流天文学的研究。不过,由于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自成一体的天文学传统和星座体系,藏族、彝族、傣族等有文字民族更有大量的天文历法典籍流传下来,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仍有几位天文史学者和少数民族学者投身于对少数民族天文学传统的发掘、收集与研究上,但这方面的研究还主要侧重于少数民族天文文献的研究,而对于流传于民间口头的天文知识和星座知识的研究,即真正民族志意义上的民族天文学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中国学界尽管严重忽视民族志天文学和民间星座知识的调查研究,但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绝无仅有。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等单位的天文学史研究者在云南的几个少数民族地区对民间天文学知识进行了初步考察,通过考察发现各族人民的天文与星象知识与当地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密不可分。1980年,北京天文台的天文学者李启斌、李竞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南威结合对《郑和航海图》中牵星图的研究,对我国东南沿海渔民的航海天文知识作了大范围的调查,这次调查的范围以江浙沿海为起点,一直到海南岛,覆盖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在调查中,学者请教了近百名有丰富航海经验的民间航海家,记录了北辰星、子午星、子未星、定盘星,小北斗、北斗星、北辰舵、北舵、北舵头、天罡星、子午带、南门星、水平星、水门星、流平星、南挂星、七星、七夜、七簇、姑星、南斗星、帆船舵、南船,南帆,织女星、榄核星、牛郎星、宝鸭、扁担星、稻桶星、犁尾星、犁耙星、三枝浆、东星、西星、五更晓、黄昏晓、安更星,光星、大星、东斗、西斗、落错米、煮笼饭、钟星、偷牛星等数十个星座,证实我国沿海渔民有丰富的航海天文经验。这些民间航海天文知识,继承了我国古代航海家的传统,说明民间航海天文、星座知识基于航海实践,因此能够在航海者中世代流传。在民俗学、民族学、民间文艺学研究领域,富育光、黄任远等从20世纪60年代起,对东北各民族的宗教、神话、民间故事及其蕴含的地方知识作了长期的调查研究,东北萨满为了在通神时神游天界,需要对灵魂在天界经由的道路有所了解,因此,天文星象知识是萨满传统知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国内已有的民间天文学调查主要侧重于少数民族地区,对于汉族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地区的民间天文学调查尚付阙如,那么,在科学的天文历法知识已经高度普及的今天,在北方农村地区是否还有民间天文知识的遗存呢?这是我们进行这次调查的最初动机。之所以将调查地区选在山东,则是受李竞、李启斌、刘南威三位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对于东南沿海航海者星座知识的调查的启发。山东省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山东沿海有着久远的航海捕捞传统,航海者离不开星座的指引,往往有着丰富的天文知识。李竞等学者在80年代的研究只调查了江浙以南的沿海地区,而并未对山东沿海进行调查。在查阅相关材料后我们还发现,已被记录下来的几个山东地区民间星座,有几个在全国普遍存在,如牛郎星、牛锁头星、梭子星、三星、勺星等,另有几个则为山东地区所特有,如参门星(猎户座的主要部分)、攒把星(昴星团)等,也表明山东的民间星座有其地方特色。因此,我们这次调查决定从山东地区开始。

  现在网络交流发达,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方便,因此,本次民间星座调查,我们采用了传统的田野调查和线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田野调查主要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依靠各地天文组织或天文爱好者深入民间进行调查,填写问卷。线上调查方式分为数据库和互动传播平台两部分,活动的组织方《中国国家天文》杂志社建立了名为“家乡的星星”的数据库(网址:http://mystar.china-vo.org/mystar/User/Login.aspx),统一管理数据,并利用《中国国家天文》新媒体平台(包括微博、微信、线上群等形式)进行线上传播,搜集数据,并有专人进行资料整理和回访。

  二、山东民间星座调查的收获

  本次山东民间星座调查的问卷设置了如下一些问卷项目:(1)“星名或星座名”;(2)“信息来源地”;(3)“所属民族或人群”;(4)“星座的基本形状”;(5)“星座出现季节”;(6)“星座天空中的位置”;(7)“星座由哪些星构成”;(8)“星座名称的含义”;(9)“对应的中、西方星座”;(10)“是否有相关故事或说明”,并注明信息提供者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等。其中,关于星座的基本形状、出现的季节、在天空中的位置、由哪些星构成等问题,旨在星座证认,这主要考虑到很多民间星座在证认上困难较大,需要收集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为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让信息提供者现场指认星空,或者绘图说明。

  本次调查从2015年开始,到2019年告一段落,综合问卷调查结果和网上互动收集到的资料,共收集到了33个不同的民间星座名称,但通过指认发现,其中有两个星座名,即锅星和犁具星,在不同的地方尽管同名,其所指的星却各不相同,因此,实际上共收集到36个民间星座名,兹将这些民间星座名列表如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张凤霞]身体感的性别化塑造及其实践逻辑:从年节花馍备制说起·[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
·[郭宁]日常图景与心灵世界:动物精怪传说中的地方意义·[朱佳艺]地方性知识的转换:降水母传说流变考
·[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
·[朱林]地方性与互动性:当代仪式研究的两条路径·[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马翀炜]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中国边境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庭硕] 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克利福德·格尔茨]通往一种关于现代思维的民族志·[覃琮]地方性知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及实现方式
·[戈德斯坦]民间话语转向:叙事、地方性知识和民俗学的新语境·[李牧]族群记忆与地方性知识的交互与融合
·[邱国珍]区域民俗与地方性知识——《外婆门口是饶河》序·[潘盛之]本土研究与“异文化”视野
·[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郝冰:乡土教材与地方性知识教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