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作者:徐万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8-27 | 点击数:3492
 

摘  要:本文首先说明节日的定义和文化定位,其次界定春节的概念和节期时段,主要介绍了除夕和元宵节。论文主体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春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共列出了20项,它们依次是贴门神、贴年画、贴春牛图、贴门笺、贴春联、贴剪纸、贴“福”字、逛庙会、守岁、祭祖、给压岁钱、走三桥、拜年、年节送礼、耍社火、舞龙舞狮、放鞭炮、阖家团圆、“本命年”活动和观彩灯;二是春节活动所体现的文化功能,共有7点,分别是传承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群众心理需求、宣传中华文脉、促进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和繁荣市场经济。

       关键词:春节;主要活动;文化功能


  一、节日的文化定位

  我国最早的节日,是指节令、节气,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与历法的产生密切联系在一起。而现今人们观念中的节日,却多数与节令不相干了。

  “节”是植物茎上长叶或分枝的地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竹节。“節”字以“竹”字头作形旁,恐与此有关。“节”在植物茎上是个特殊部位,“节日”与平常日子相比,也是个特殊日子。因此,可以把“节日”简单定义为具有特殊意义或活动的日子。在过去的历书中,在当代的年历、月历及日历上,都特别标出这些特殊的日子,以提醒人们注意。稍微复杂点讲,节日是具有群众性、地域性、周期性和基本稳定的活动内容的特殊日子。

  不论关于“文化”的定义和解释有多少,凡是研究民族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以及文化民族学的学者们,没人否定节日是属于文化范畴之内的,即节日是一种文化。而且,节日文化比起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礼仪文化、传承文化、信仰文化、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等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复合性,即在节日文化中可以看到多种文化形式的反映。

  著名国画家、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在《神州轶闻录》(风俗篇)序言中说:“民俗是文化……正是民俗的一个一个小单元能构成一个民族。试想,如果没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能把中国人和朝鲜人或日本人区别开吗?”胡先生把节日文化的重要性提到了区分民族的重要标准上是可以理解的,这说明人们对民族节日的看重。笔者想引以为证的是胡先生关于节日是风俗、风俗是文化的观点。

  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在他所著的《中国民俗学》中,把节日归入信仰民俗,而且特别指出:“任何节日习俗都是各项民俗的综合展现。”“因此,民间节日的研究,应当列为民俗学的重点研究课题。”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1903-2002)说:“民间流行的节日,是各民族所同具的、必然要有的文化。”为了强调,他更明确地指出,民间节日是“一种文化事象”。民间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高占祥在《民族文化的盛典》一文中总结说:“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育化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节日文化是以文化活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以特定时间、特定地域为时空布局,以特定主题为活动内容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观察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是研究地域文化的一把钥匙。”

  民族学家陈永龄(1918-2011)说:“节日文化特别凝聚着多方面的民族传统,许多民族习俗的精华、多彩的文化传统都在民族节日活动中展现出来,特别是缺少文字的民族,更要利用节日活动作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机会。”藏学家王辅仁(1930-1995)认为,“生活与文化是民族学研究的重点,节日文化当然是民族学研究的领域。”“民族节日文化的研究很重要,这个课题的内容丰富,联系广泛,主要是通过节日看人的活动,可以引申出许多新问题”。“要把具有优秀传统的民族节日文化加以发扬光大,而不能是兼收并蓄。”

  综合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事象。正是由于它有多彩的活动,才使它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功能。

  二、春节的概念和节期

  春节俗称“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全国各地汉、蒙古、壮、布依、朝鲜、满、赫哲、侗、瑶、白、黎、畲、纳西、仡佬、裕固、京等族都过此节日。旧时,从过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元宵节(正月十五),都属新年范围,现在一般自除夕开始,到正月十五夜结束。

  除夕亦称“除夜”“年三十”“大年夜”,指夏历十二月最后一天的晚上,也指这一天。除,是指旧岁将尽,至此而除的意思。

  远在周代,已有岁终举行驱傩之俗。《周礼•夏官》:“方相氏……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后汉书•礼仪志》:“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除夕”二字,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桃人苇茭、画虎”:“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其原意为驱邪求福。到晋时,才有分岁、守岁之俗。清翟灏《通俗编》卷三引周处《风土记》:除夕,“夜祭先竣事,才动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又“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南北朝时,每逢岁暮(除夕),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相聚酣饮,以迎新年。(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梁庾肩吾《岁尽应令》诗:“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印鬼丸。”唐代,则称“除夜”。王建《宫词》:“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褥朱衣四队行。”该夜还有饮宴、庭燎、铜刀刻门和点水盆灯等风俗。到宋代,度岁成为年终大事。是夜,士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夜深则备迎神香花供佛,以祈新岁之安。(见南宋吴自牧《梦梁录》)明代,其活动更为丰富,并发展出许多新俗。在北方,五更焚香楮,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插芝麻秸于门檐窗台;门窗贴红纸葫芦;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悬拜祖先影像全家聚坐食饮;守岁。(见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汪邦枚《京师庚午除夕》:“守岁家筵多旅客,太平街鼓半儿孩。”在南方,各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烧;家庭举筵,长幼咸集;儿女终夜博戏藏钩,并燃灯床下,食赤豆粥等。(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清时则承此俗,该日要向尊亲师友辞岁,归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再阖家团拜,更尽分岁,散黄钱金银锞锭,吃荤素细馅水饺,然后坐以待旦,以兆延年。(见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

  春节的由来,一说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左传•僖公五年》:“虞不腊矣。”西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即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过年乃是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榖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形象。一说尧舜时已有此俗,但称呼不尽相同。《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古时,岁首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夏朝岁首与今相同,以北斗所指的时辰,由子至亥,每月迁移一辰,定夏历正月庆贺新岁。商朝把四季大祀中的冬祀视为新年节日,当时甲骨文中已有卜年辞句的记录。周朝民间有喝春酒庆丰收之俗。《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古时所说的春节,意为春天的节序,曾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有时则泛指整个春季。《后汉书•杨震传》:“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至汉武帝时,落下闳、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史记》、《汉书》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和“三朝”(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朝亦始也),并定为夏历新年。

  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新年节日,以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自古以来,过春节有祭祀、朝会、宴饮、占卜、迎神、贺年、玩赏等活动。其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因民族、时代、地域不同而异。

  元宵节亦称“上元节”、“元夕节”,简称“元宵”“元夜”“元夕”,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晚上举行。因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名。旧时以通宵张灯,供人观赏为乐,故又叫“灯节”。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一说始于东汉永平(公元58-75年)年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家家挂灯,此后相沿成俗,成为民间盛大节日。一说始于西汉。唐徐坚《初学记》:“《史记•乐书》曰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到南北朝时梁简文帝曾作《列灯赋》,描写元宵张灯,“南油俱满,两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并有祀门户、祭蚕神、迎紫姑等活动。隋时每年举行盛大灯会,招待外国使者;“灯树千火照,花焰七枝开。”(隋炀帝诗)唐代更盛,将张灯时间,从一夜增至三夜。搭灯轮,开灯市,夜游观灯,直到黎明。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引唐《两京新记》:“正月十五日夜,敕许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以看灯,光者昼日。”诗人崔液《上元夜》诗:“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到北宋乾德五年(967年),放灯又增至五夜。“起于十四,止于十八。”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节日之夜,京师(开封)“华灯宝炬,月色花光,霏霏融融,动烛远近。”至三鼓而灭。有些地方还“竞陈灯烛,光彩夺华,直至达旦”。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又增加十三日之夜,放灯增至六夜。在都城临安,家家灯火,处处管弦,悬挂玉栅,异巧华灯,有的则以竿出灯毯于半空,远睹若飞星。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引范成大《灯市行》:“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明代定都金陵后,永乐七年(1409年)下诏:"元宵节自十一日为始,赐节假十日。”即放灯增为十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灯节。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丝竹肉声,不辨拍煞。光影五色,照人无妍媸,烟骨尖笼,月不得明,露不得下。”清代仍盛行。“城市张灯,自十三日至十六日四永夕,金吾不禁。”(见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梁元颖《元夕前门观灯》诗:“细马轻车巷陌腾,好春又是一番增。今宵闲杀团团月,多少游人只看灯。”是日,在饮食方面,民间习惯吃元宵(汤圆)、年糕、饺子等,以示家人团聚,生活美满。至夜,除张灯外,还有猜灯谜、走百病以及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滚狮等风俗。传承至今,仍盛行不衰。

  关于“年”与“年节”,目前仍有一些误解,最为普遍的说法是,“年”是个怪物,人们除夕守岁,是为了防止“鬼怪”的骚扰和侵害。这是把古人附会于年的风物故事当成了年的真实来历。有些文化人对“年节”一词也有误解。年节,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农历新年;春节”。这是正确的,也符合约定俗成的大众解读。但是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9月出版的《中国年节》(罗启荣、欧仁煊编著)中却编入了很多春节之外各民族的节日。2007年3月由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出版的《欢乐庆典•藏族年节》(李春生主编,陈涌副主编)中也收入了不少藏历年之外的节日。以上两例说明编者把“年节”误读为“一年之中的节日”了。这种误读,在民俗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研究者中是不会发生的。

  三、春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言行和历史贡献,评价一个作家要看他的作品,那么评价一个节日就得看它的主要活动内容。春节是中国影响最大的年节,它是海内外的中国人和华人的共同节日,是中华民族(包括中国56个民族)的共同节日。除春节之外,一些有自己历法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相应的年节。从春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贴门神、贴年画、贴春牛图、贴门笺、贴对联、贴剪纸、贴“福”字、逛庙会、玩社火、挂灯笼、放鞭炮、放烟花、敬神祭祖等。我们可以把春节的活动归纳为三类。一是营造节日环境氛围,二是准备节日物资,三是满足精神需求。营造节日环境的活动包括打扫卫生(扫尘),布置环境(主要是居住环境),如挂红灯、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等。物资准备主要是节日服装和节日饮食。精神需求的满足主要是祭祖、阖家团聚、走亲访友、拜年祝福和文娱活动等。

  (一)、贴门神

  门神是中国民间最受崇奉的居家保护神之一,其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诸神中最为突出。至于门神的来历,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古代先民由“巢居、穴居”进化为“屋居”,随着“大门”、“房门”的相继出现,人们对门户之神的崇拜和依赖有增无减。殷周时期,遇有坏事、怪事等,都恐惧不堪,视为鬼妖作祟,要有一位驱鬼避邪的神明来保障生命财产和家庭平安。于是每年定期祭门(门神)、祭灶(灶神)、祭社(土地神),“三祭”之风早在周朝已经形成。而“贴门神”习俗一直流行至今不变。歌剧《白毛女》中的主角喜儿曾唱“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正是对门神崇奉和居家安全感的写照。

  门神,据《月令广文•十二月令》记述:“道家谓门神左曰门丞、右为门尉。盖司门之神。后世画将军朝官诸武,复加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状,皆取美名,以迎祥祉。”关于门神的来历,中国通行的说法有如下三种:

  “神荼郁垒”说。用桃木雕刻成“桃人”神像,春节时悬挂门户之上。神荼、郁垒两人奉皇帝旨谕把守“鬼门”,遇有害人恶鬼,立即迎战,将其捆绑掷于后山供老虎食用,于是魑魅魍魉都不敢擅入,保护阖家四季平安。但雕刻桃人十分繁琐不便,便逐渐简化成在桃板上描绘两位图像,或书写“神荼、郁垒”大名,辅以符咒后,一左一右钉在门上,此即为“桃符”。北宋王安石有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钟馗”说。钟馗是“终葵”的谐音。终葵者,乃古代举行驱疫逐鬼仪式时挥舞的一种“棒槌”,后人以此转借为“避邪驱妖食鬼”的神人。开元年间,唐明皇从骊山回京,突发恶疾,用尽良药,未见有效。深夜,梦中与一小鬼相逢,被其盗走杨贵妃紫香囊和御用玉笛,明皇大怒,欲擒乏术,正在此时,有一相貌丑陋、头戴破帽、身披蓝袍、腰束角带者捉住小鬼,以指刳其目,擘而啖之。明皇惊奇问之,貌丑者奏禀:“臣乃终南山进士钟馗,应举中榜,因貌丑欲逐出金銮殿,臣即触殿而亡。奉旨厚葬,遂发誓必除天下妖孽。”明皇醒时,病愈,即召宫廷画师吴道子按梦境绘制图像。绘毕,明皇对视良久曰:“与朕梦中所见何其相似乃尔!”随之御笔在画像旁批注:“灵祇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以祛邪魅,兼靖妖氛。”由是,历代钟馗画像均是虎目圆睁,手持利剑的“驱鬼大神”。

  “秦叔宝、尉迟恭”说。唐贞观时期,民间出现武将门神,首推唐王朝的开国元勋秦琼(叔宝)、尉迟恭(敬德)。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历代神仙通鉴》载称:太宗李世民开创大唐江山之后,身体不适,常闻门外鬼魅呼号,梦中恶妖相纠,几无宁日。太宗心畏胆怯,以告群臣共图良策。将军胡国公秦叔宝出班启奏,愿与鄂国公尉迟敬德戎装立门以待。太宗准奏,是夜,两大将威风凛凛守卫宫门两侧,太宗龙榻入睡相安无事。翌晨,龙颜大悦,念及两将通宵达旦保驾有功,旋命画师绘就介胄执鞭、怒目发威之像,高悬宫门两侧。从此,邪祟全无,夜夜平安。后世沿袭此法,秦琼、尉迟恭遂永为门神以镇压邪恶。当今春节期间中国内地和台湾省,民间最流行张贴的门神,就是秦琼和尉迟恭的画像。

  (二)、贴年画

  年画是过春节时装点居室环境的一种绘画艺术品,流行于中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中。其中,以门画起源最早,是由古代的门神画演变而来的。宋时,出现木版年画,分单色、套色两种。现存最早的木版年画,是宋版《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因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四位美女,故又称《四美图》。明末清初,出现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三大民间木刻年画”中心。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福建潭州的年画,在套印上亦各具特色。传统的年画,木刻水印,线条单纯,色彩鲜明,画面热闹,题材多以五谷丰登、春牛、婴儿、风景、花鸟等为内容。自抗日战争以来,新年画大都以爱国主义、劳动生产、移风易俗等为题材,反映现实生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年画已可用多种先进方法印刷,其形式有门画、四条屏、单幅、斗方、挂签、窗顶、桌围、灶画、喜幅等数十种,题材从山水花鸟、戏曲人物到民间传说,相当广泛。近代上海的郑曼陀把月历与年画合二而一,制成“月历牌”年画和挂历年画,采用胶版精印,细润柔和,色彩缤纷,饶有风趣,风行全国。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年文化”的代表,寄托着老百姓的美好愿望。民间年画所表现的生活、感情和情趣,是乐观向上和充满信心的。

  年画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造型艺术之一,是由传统绘画所派生出的一种民间艺术。从明代起,随着木刻版画的发展,年画正式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木刻年画的题材可分为两种:一是神怪,起源于秦汉门神画,随着雕版木刻技术的成熟,开始大量印刷,普及到千家万户,“门神”是其代表。二是喜庆欢乐的场面,它传达出大众的美好愿望。过年贴年画作为一种风俗习惯,在中国的民间已经流行近千年。年画反映了时代特征,贴近生活,各地的民间年画尽管形式多样,但在色彩基调上都是红红火火的。而在内容表现形式上,有的非常细腻,有的非常粗犷,并根据地域和面向的层次不同而各具特色。过去苏州、扬州、天津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年画除了售给民众外,还要进贡到宫廷里面。

  制作木版年画的技艺,多为世代相传,工艺考究,镂刻精微。年画艺人可谓匠心独具,对各年龄层次的人所居住房间适合贴什么样的年画,都有考虑。其中有一类年画,是专用来布置新房的,此类年画习称“喜画”。喜画多围绕早生贵子、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美满等内容来创作,寓意吉祥。这些画,有的可单独张贴,有的要成双成对张贴,如“麒麟送子”图,以迎合“好事成双”的心理。其张贴的方位,一般选在窗旁、窗顶、炕头墙壁和另一头墙壁。

  现代中国最早注意收藏木版年画的是鲁迅先生。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伟大的思想家、作家和中国新兴版画的倡导者,他喜爱木刻画,尤其是民间木版年画。鲁迅所藏的开封年画,现藏于鲁迅纪念馆中,经中国年画收藏研究专家考证,这些年画都是孤品。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就迷上了民间木版年画。他在《朝花夕拾》集中有一《狗、猫、鼠》名篇,回忆他收藏的民间木版年画:“我的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满纸长嘴大耳,我以为不甚雅观;别的一张《老鼠娶亲》却可爱,自新郎新妇以至滨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尖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极其神往。”

  鲁迅给予朱仙镇木版年画很髙的评价,在给版画家刘岘的信中曾评价说:“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年画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细巧雕琢。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鲁迅先生评论朱仙镇木版年画,把旧年画和新兴木刻的区别说得十分精辟有趣:“旧的是先知道故事,后看画;新的却要看了画,而后知道故事。有看头,有讲头,画中有戏,百看不腻。朱仙镇木刻画,大都有故事情节。”

  200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到工艺美术的有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民间美术”和“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共计51项,其中有年画12项,它们分别是:(1)杨柳青木版年画,(2)武强木版年画,(3)桃花坞木版年画,(4)漳州木版年画,(5)杨家埠木版年画,(6)高密扑灰年画,(7)朱仙镇木版年画,(8)滩头木版年画,(9)佛山木版年画,(10)梁平木版年画,(11)绵竹木版年画,(12)凤翔木版年画。这些地区的年画,大多数已被作为我国的邮票选题在近十年间的每年春节前向全世界发行。每套票4枚,发行量千万套左右,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三)、贴春牛图

  春牛图亦称“春牛画”或“春帖子”。指民间立春前后张贴的一种绘有儿童(或牧童)扮饰芒神手持柳枝、鞭牛而走的木版年画,系民间旧时祈春活动的艺术表现。先秦时代,在举行“迎春”祭祀中,有出土牛、示农候的风俗。后来有了刻板印刷,泥塑的耕人土牛逐渐为印刷的《春牛图》所代替。春牛图一般绘一头牛,一芒童。芒童头有双髫,短衣短裤,手执柳枝为鞭,或立牛侧,或追牛后,亦有骑牛背者,示意人们春耕将要开始。陕西春牛图,还有“新春大吉”、“天下太平”字样。东北春牛图,有初绿草地及淡远山冈,为冰封大地增添春意。南方受北方影响,亦有春牛图年画,但春牛多为水牛。一般在立春前后散发出售。

  (四)、贴门笺

  门笺亦称“挂千”、“挂签”、“挂钱”,天津称“吊钱”,鲁南叫“过门笺”、“花纸”,为汉满等族节日吉祥装饰物,流行于南北方农村,城镇亦有,主要用于春节贴于门楣。宋时已有,陈元靓《岁时广记》引《皇朝岁时杂记》:“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或以家长年龄戴之,或贴于站楣。”后不断发展演化。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挂千》:“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有咫尺,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是物民户多用之。”供佛者较小,“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曰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农村常见者为长约一尺左右、宽约七寸左右的长方形红纸,四周镌有图案,中为“五谷丰登”、“吉庆有余”之类吉祥语,下呈穗状。清代,满族用白纸,中刻一满文“寿”字,外为金钱花纹,贴于神前木板。每逢春节,门笺粘贴于门楣之上,象征新年吉祥如意。江苏南通叫“喜笺”,分春节、端午、重阳等节贴于大门或房门门楣上的“门笺”和贴于堂屋二梁上具有压胜作用的“挂笺”二种。

  (五)、贴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对子”、“门贴”、“春帖”等。夏历新年(春节)用红纸写成联语贴在门上,流行于中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源出于古代的桃符。五代(907-979)时,始有人在桃符板上题写联语。《宋史•世家•西蜀》: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此乃中国最早的春联。宋时,撰写联语已成为文人的一种风气,苏轼“退闲拟学旧桃符”诗句,即言此俗。然“春联”的正式命名,乃始于明太祖朱元璋。陈云瞻《簪云楼杂话》:“帝(明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传朱元璋曾便服微行,见一阉猪人家无春联,乃赐书联语:“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清时,大城市均有专门为人书写春联的市肆书棚。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节时门上贴对联的风俗依然存在,但春联的内容已与旧时根本不同,故也有称之为“新春联”的,如“乘四化春风创伟业,鼓九州生气迈征程”。

  春联不仅是中国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而且是烘托节日气氛、表达百姓心愿、反映时代特点的好形式。

  (六)、贴剪纸

  贴剪纸也是中国许多民族民间节庆活动内容之一。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的剪纸艺术起源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在清朝中期以后逐渐繁盛。由于发明初期以稀为贵,剪纸艺术最早只流传于宫廷及士大夫宅邸,成为仕女的“最爱”。传至唐、宋之际,已盛行于民间的各种节庆场合;至元代,相继流传至中东及欧洲。及至明清,其艺术作品已与人们日常生活相结合。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成,风格浑朴天然。根据考古材料研究,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现在,剪纸更多的是用于装饰。多用于装饰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作礼物赠送他人,或用于装饰祭神祭祖的供品,或用来点缀礼品包装。人们还常把剪纸作绣花纹样和喷漆的艺术图案。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因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格调喜庆,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

  正月初六“开春打喜牛”,春牛双角贴纸剪梅花;正月十五闹元宵,滚龙灯,少不了剪纸花;除夕煮肉包粽,切糕,家家贴窗花、米缸花、牛棚花之外,在煮熟的粽子与方糕上展放大红剪纸花,一家喜气洋洋。

  (七)、贴“福”字

  贴“福”字是中国年节活动中,百姓装饰居住环境的流行做法。以文字为吉祥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

  在林林总总的汉字中,中国人最喜欢的一个字就是“福”字。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自从有中国文字以来,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福”字深深影响着每个中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人们对“福”字含义理解的深化和文字的演进,“福”字的写法愈来愈五花八门,当它成为最普遍的吉祥用字后,也就成为流行颇广泛的装饰图形字。“福”字的装饰变形异化很多,福被象征、夸张、双关而赋予的寓意更是丰富多彩。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上,即已有不同结构的“福”字。尔后随着古籀、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的出现,“福”字书法越来越多,越来越艺术化,后人集书的《百福图》、《千福图》则集中了“福”字的各种写法,让人感到美不胜收。《百福图》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篆体为基础的异形字图案,即民间流传已久的“福”字圆形图案,其字体造型稳重、均齐、端庄,极有意趣和韵味;一种是以真、草、隶、篆百种不同写法组成的矩形图案。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什么是“福”?简单来说,富裕是福,避祸是福,健康是福,长寿也是福。

  (八)、逛庙会

  逛庙会是春节前与春节期间(除夕至元宵节)中国民间重要的购物(备年货)和娱乐活动。

  庙会,俗称庙市,旧时每逢寺庙开放的日期,商贩和民间艺人们在寺庙附近设摊圈地,售货及表演杂艺。后来,寺庙有的绝了香火,集市却仍按时举行,演变成纯商业娱乐的集市,人们照旧叫它庙会。庙会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成为中国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根据人们的需要,庙会上常有娱乐性活动。

  庙会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式,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东汉时期,庙会随着佛教传入而出现,唐末时期繁盛。当时,庙会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并渐次推广到四川、湖广、宁夏各地。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以至于近代。

  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老北京的拉洋片、面人、绢人、风车、草编、风筝、空竹、剪纸、微雕、脸谱、花轿等传统项目,为庙会营造出一幅民间民俗百图,让人想起悠远的过去,感受历史的沧桑。山东庙会的玩具市场最为花哨,卖“鬼脸儿”(假面具)的、卖竹木刀枪的、卖滑石猴的不胜枚举。其中,泥玩具中的“皮老虎”、木玩具中的“哗啦棒”最为流行。

  26年前,地坛最早在北京恢复庙会这种传统民俗,至今一届接一届地办下来,一届比一届办得好,可见庙会的生命力是旺盛的。

  (九)、守岁

  守岁是岁时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除夕夜,吃罢年夜饭,焚香燃烛,全家男女老少围炉而坐,边吃点心瓜果,边话闲情旧事,或进行各种游戏,直至深夜,或通宵不眠,谓之守岁。含有送旧迎新、祝祈爷娘长寿之义。晋时即有此俗。

  (十)、祭祖

  按照老传统,除夕夜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祖,这个活动不能简单地用“封建迷信”去否定。过去是农业社会,人们必须依靠整个家庭的力量去争取丰衣足食,所以人丁兴旺、家族和谐非常重要,人们对祖先表示尊崇、感恩的仪式实际上是一种凝聚家族力量、调节家族关系的重要方式。过去,中国的多数人家都设有神龛或祖宗牌位,如今在广大农村还仍在堂屋的墙上贴有“天地君亲师”的神位,神位或神龛下摆有供桌,祭祀时就在供桌上焚香点烛摆放供品。老北京人家的供品,有蜜饯、套饼、面鲜、水果、百果、花糕、年糕、年饭、素饺子或馒头等。

  除了祭祖之外,还要接神。传说这天晚上,天上诸神要下界,腊月二十三上天的灶王爷这天也要回来。在这个节点上进行的这些祭祀活动,本质上是要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天、地、人要和谐地在一起。这些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家家户户都是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

  “岁更饺子年夜饭”,吃饺子最讲究的时刻就是在“子时”。不过,全国各地除夕夜的风俗会有不同。在浙江一些地方,除夕的年夜饭类似火锅,把各种菜肴放进锅里红红火火地一起炖,大家都去吃,热闹劲跟过年的气氛很贴切,它的意义同样是强调家族和谐团圆。

  (十一)、给压岁钱

  压岁钱亦称“押岁钱”、“压祟钱”、“压胜钱”等,流行于全国大多数地区。与汉民族杂居的回、满等少数民族,也有此俗。除夕,吃年夜饭后,由尊长向晚辈分赠钱币,并以红线穿编铜钱成串,挂于小儿胸前,谓能压邪驱鬼,故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自汉魏六朝起即已流行。

  (十二)、走三桥

  走三桥又称“游安”、“走平安路”、“走百病”。元宵节夜,到处张灯树、扮八景,乡民提灯游行,奔走于各桥之间。妇女走历三桥,民间以为可免百病。明陆伸《走三桥》词云:“细娘吩咐后庭鸡,不到天明莫浪啼。走遍三桥灯已落,却嫌罗袜污春泥。”

  走百病一般在夏历正月初一夜或元宵夜举行。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至清代此俗仍十分流行。康熙间《徐钒词话》云:“妇女多以元宵夜出游,摸正阳门钉,以祓除不祥。名走百病。”

  (十三)、拜年

  拜年亦称“见节”、“拜节”、“贺正”、“贺年”、“贺岁”,春节重要活动之一。《宛平县志》:“正月元旦,五鼓时,百官入朝行庆贺礼。民间亦盛服焚香,礼天地,祀祖考,拜尊长,及姻友投刺互答,曰拜年。”

  作为岁首朝贺,古已有之,秦汉以来乃大盛。东汉崔宴《四民月令》载:“正月之朔,是谓正旦……洁祀祖祢,进酒降神毕……子妇曾孙各上椒柏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由于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进步,如今人们以手机短信来拜年致贺已相当普及。2008年(鼠年)仅除夕一天,北京拜年短信的发送量就达到了5.33亿条。据信息产业部估算,从鼠年大年三十到初五的春节假期,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有望超过170亿条,2007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52亿条。

  (十四)、年节送礼

  “来而不往非礼也”,年节送礼早已成为民俗,甚至是一门学问。亲朋有远近,送礼要得体。送礼可以巩固亲朋好友间的感情联系,作为社会交往是不可少的。

  (十五)、耍社火

  耍社火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传统项目,类似于西方一些国家的化装游行,但历史要比西方早得多。简单来说,社火就是在节日里扮演的各种杂戏。主要有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鼓乐、秧歌等,一般都有打扮得滑稽可笑的人物在社火队伍中逗乐。

  民间有句俗话,“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弄社火”。可见,社火是老百姓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那么,什么是社火呢?简单地说,社火就是指中国乡土社会节日庆典当中的民间文艺表演活动。这些目的在于娱神并自娱的歌舞杂耍活动,为什么会被称作社火呢?这要从“社”与“火”两个字的文化渊源说起。所谓“社”,最初是指某种空间聚落,就是中国古代村落的雏形。与此同时,“社”也被用来指上古以来的村落土地神及其相应的祭祀活动。后来,“社”还被用来指称村落当中的民间组织,比如按职业、爱好、年龄、阶层、性别和特殊目的等结成的基层群体。所谓“火”,既指节日期间燃灯烛、点旺火的“火”,也指节日庆典期间红火、火爆、热闹的气氛。因此,从字面上来理解,社火,就是一种在城乡各地节日期间由基层组织展演的一种群众娱乐活动。在普通百姓的理解当中,社火是人类远祖自发组织展演的仪式信仰活动。“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社火即是在古老的土地崇拜与火崇拜的影响下产生的祭祀“社”与“火”的仪式。社火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比如,社火还被称为“社伙”、“社会”、“社户”、“射虎”、“社福”、“故事”、“闹红火”等等。

  《辞源》对“社火”的释文是:节日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杂耍。宋范成大《石湖集》二三《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韵》中有一句“癫狂社舞呈”,下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

  (十六)、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我国民间一项传统的体育活动。每当“爆竹一声除旧岁”,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就伴随着送暖的春风和欢乐的鼓声,出现在城镇的街头巷尾、乡村的晒场草坪。条条长“龙”翻腾起舞,头头“雄狮”翻滚跳跃,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给新春佳节增添了不少欢乐和热闹的气氛。

  舞龙的表演,有“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龙头用竹片扎成,糊以彩纸,敷以彩绘,重可二三十斤。龙身则分成十余节,亦以竹篓作骨架,外敷彩纸,龙鳞以金箔或银箔贴制。舞龙时,一人持龙头,其他人持龙身,还有一人持火球引龙捕捉,称作“龙戏珠”。

  值得一提的是,龙年(戊辰年,公历1988年)春节,正月初八之夜,在福建省漳平县新桥镇中学的宽阔操场上,出现了一条独具风采的长达245.6米的巨型花灯彩龙。只见巨龙在绚丽的焰火下,震耳的爆竹声中,忽而曲折盘旋,忽而翻跃腾舞,远远望去,如彩虹飘舞,似银河奔流。上万名观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欢声雀跃,叹为观止。这条巨大的花灯彩龙,是新桥镇西埔村农民自愿集资,靠自己一双巧手制作;龙身分节扎制共110节,二至三户负责一节。每节龙身长2米,宽18厘米,高1米。龙身分三层,分别扎上20-30个灯座,中间插上龙烛。灯座旁,装饰着各式各样的彩花。舞龙时,龙头、龙尾各由18人持舞,龙身每节由5人持舞,连同鼓乐队、彩灯队、响铳队以及替换人员,共有近千人参与舞龙队。这条巨龙,比英国《吉尼斯世界大全》所载的世界最长的龙——新加坡130米的长龙还要长115.6米,比云南省施甸县保场区农民制的180米的巨龙也长65.6米,可谓是目前国内外所知道的最长的龙了。

  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有北方狮子和南方狮子之分。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成狮、崽狮之分。大狮是双人舞,小狮是单人舞。舞时,一人扮武士,手拿绣球作引导,并先打拳、踢打,以引诱狮子起舞。舞狮在模仿动作上,有舔毛、擦脚、搔头、洗耳、朝拜、翻滚等,在技巧上有滚绣球、跳板、上楼台等。

  南方舞狮最盛行于广东,故又称广东狮。广东狮由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尾。舞狮者穿着灯笼裤,上身穿密纽扣的唐装灯笼袖衫或背心。舞狮时要使出浑身解数和不同招式。

  舞龙舞狮,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官商士庶无不扶老携幼,涌出家门,摩肩接踵争着看热闹。那惟妙惟肖的艺术表演,如山似海的人潮,共同组成了新春佳节最欢乐的画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图腾”和吉祥物。龙作为动物在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和存在过,它是多种动物的复合体,是中国人的创造。这种想象力丰富的创造,既反映了中华民族吸纳多种文化的巨大包容性,也反映出农业文明的悠久历史。龙主风雨旱涝,百姓舞龙敬龙爱龙,是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盼。

  舞狮,起源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狮子是天龙的第九个儿子,擅长于看守门户。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一些府第门口有一对石狮子的缘故吧!人们舞狮,也是希望借用这个“百兽之王”威武、勇猛的形象来驱魔避邪,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后来,舞狮是作为一项民间娱乐活动而流传下来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娱宾犒士监军,狮子胡儿长在目”的佳句,描述了军队中表演狮子舞的情景。

  舞狮贺岁这项活动,不仅中国盛行,而且随着华侨传到了海外。在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华人社区里,至今仍保留着这种习俗。正因为如此,所以舞狮和舞龙一样,被看做是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

  (十七)、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说法。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人们为了祈求全年吉祥平安,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里啪啦的响声除旧迎新。放鞭炮是春节期间最盛行的活动,从除夕之夜起,大街小巷就响起了爆竹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给节日增添了热烈喧闹的喜庆气氛。

  爆竹是中国的特产,也叫鞭炮、炮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它起源于“庭燎”,在《诗经•小雅•庭燎》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当时用竹竿之类制成的火炬。竹竿燃烧时,竹节里的空气受热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劈劈啪啪的炸裂声,以此驱鬼除邪。这是最早的“爆竹”,也叫爆竿。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食丹药的风气越来越盛行。唐初,炼丹者经过不断的试验,发现硝石、硫磺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火药出现了。其时瘟疫四起,据说有个叫李田的人,试着把火药装进竹筒里,点燃后发出巨大的声响,并产生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情的扩散,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到了宋代,民间开始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炮仗”。南宋出现了“鞭炮”,周密的《武林旧事》载有“内藏药线,一发连百余响不绝”,这就是现在的“百子炮仗”。后来的鞭炮全部用红纸扎成,燃放后,红纸片铺满地面,人称“满地红”,也是取其吉利之意。

  由于爆竹能增添喜庆,本身又小巧轻便,传播、生产、流通十分顺捷,因而在民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渐丰富,如小鞭炮、母子雷、射天炮、二踢脚以及喷发出种种火焰、变幻了多种形状的“烟花”等。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美、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是中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产品畅销全国。

  (十八)、阖家团圆

  “回家过年,全家团圆”是春节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化强调伦理关系的突出表现。2009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18亿多人次,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运量高达39亿多人次,其中大多数是为了与家人团聚而出行。

  (十九)、“本命年”活动

  中国自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开始用天干地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代术数家以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一个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所以叫十二生肖。如生于马年者相属为马,是属马的,每逢马年便是他的本命年。本命年被认为是生命旅程中的关坎,民间很重视,要平安度过,本命年的生日也比平常的生日显得重要,亲朋好友都会为他祝福。

  十二属相是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始于何时,又为什么在众多的动物里选取这十二个动物,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笔者以为至迟在汉代就有了干支纪年法,因为在王充(27-约97)的《论衡•物势》和《论衡•有毒》中就有十二属的记载。据清代史学家赵翼(1727-1814)记载:“十二属相之说起于东汉,汉以前未有言之者。”

  (二十)、观彩灯

  春节玩灯、元宵节闹灯是中国迎新除旧节庆的重要内容。1700多年前,在古都南京就有民间灯彩出现,与此同时出现的灯会也成为南京历史最悠久、生命力最旺盛、影响力最深广的传统民俗活动。中国国家邮政局于2006年2月12日发行的《民间灯彩》邮票,其中的一枚“莲花灯”就取材于南京秦淮民间传统的灯彩。

  自古迄今,“十里秦淮”两岸一直是南京城的繁华之地。风情万种的民俗活动催生了大俗大雅的南京秦淮民间传统的灯彩,并使其成为中国灯彩艺术的一大流派。

  南京花灯的起源与佛教有关,大约始于六朝(即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多为宫廷玩物。到唐宋时期,在元宵赏灯就已成为南京地区节庆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元宵灯节及各种喜庆日子,人们以张灯、观灯、玩灯为乐事,对花灯的需求大大增加,为南京花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明清时期是花灯发展的繁盛期,南京花灯的扎制技艺已相当成熟,其品种达到300种左右,尤以“荷花灯”最受追捧。荷花为睡莲科中的重瓣莲花,在佛教中象征着弥陀净土和吉祥如意,在民间也有和(荷)气生财、和和美美的象征。

  荷花灯以手工做架,晕染,裱糊,扎制,一盏小小的花灯须经过数十道工艺而成。灯彩因其形、色、光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在南京有一句“上灯元宵落灯面”的俗语,是说正月十三试灯,十五元宵上灯,家人亲属团聚吃元宵,正月十八落灯吃面条,寓意长寿、常来常往。

  改革开放后,南京恢复传统灯会,自1984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南京夫子庙灯会”,至今已历28届,十里秦淮水,波映花灯红。每到大年三十灯会启幕以后,年节和民俗味十足的夫子庙,便呈现出斑斓十色的花灯海洋。暮色降临,南京城万家彩灯齐放,广大市民和游客涌向夫子庙,一览民间“灯文化”的多姿多彩。在秦淮河旁,夫子庙前,荷花灯、狮子灯、菠萝灯、兔子灯、飞机灯、宫灯、纱灯以及组合灯、大型灯,竞相绽放,争奇斗妍。花灯与盛世相映,笑语共欢声齐飞,正所谓“盛世花灯”。在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期间,观灯人群日均达40万人以上。2000年南京秦淮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灯彩)艺术之乡”。

  北京的民间灯会多在前门廊房头条、大栅栏、灯市口、东华门、王府井、崇文门等处举行,灯品之多,式样之广,精巧多姿,毫不逊于皇室的灯彩。从外形看,有长形、方形、圆形、四角、六角、八角,单层、双层、多层等传统宫灯,色彩鲜艳,灯画讲究,或装玻璃,或糊绫绢,美观大方,高雅庄重。也有花卉、人物、禽兽、山水之类的造型灯,多姿多彩,活灵活现,几近乱真。

  解放后,元宵灯会日趋兴旺。元宵节一年一度,这朵传统的艺术之花,又喜获春雨,枝繁叶茂,芳漫神州,成为中华民族的狂欢节。

  四、节日的文化定位

  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的文化功能论的代表人物是马凌诺夫斯基(B.K.Malinowski 1884-1942)和拉得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 1881-1955)。马凌诺夫斯基认为,“在每种文明中,一切习惯、物质对象、思维和信仰,都起着某种关键作用,有着某些任务要完成,代表着构成运转着的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文化就是满足需要的手段。文化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创造了新的需要,这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与人类进步的关键,文化把人类提高于禽兽之上,并不是给人类尽其所能有的东西,而是指给他们看到其奋斗所能追求的目标。”布朗对功能的解释是:“功能就是一部分活动对整个活动所做的贡献。某种特殊社会惯例的功能,也就是它对于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体系所做的贡献。”

  春节作为一个专门的节日和传承悠久的习俗,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惯例。春节的文化功能,即是春节的文化效益和作用。节日具有时代特点,在传承过程中会打上时代的印记。笔者在分析它的作用时,只从积极的正面的功能着眼,而对其中消极的负面的带有某些迷信色彩的因素略去不论。相信有兴趣于拙文的读者,定能有扬弃的鉴别能力。

  (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

  若自原始社会时的腊祭算起,春节至今已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元宵节始于东汉初,至今也接近2000年,可谓历史传承悠久。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春节的活动内容不断增加,积淀了许多被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和寄寓思想感情的文化事象。

  岁终驱傩,傩戏、傩舞,目前在南方少数民族中及一些汉族地区仍有流布。比较典型的有湖南土家族傩戏、贵州安顺地戏、安徽祁门傩舞、福建邵武傩舞、广东湛江傩舞等。

  过去在庙会上多有戏曲演出,现在有不少地方戏剧团体春节期间仍深入农村演出。在各地的庙会中都能看到富有地方特色的杂耍和文艺表演,手工艺品、儿童玩具及游戏项目亦很丰富多彩。

  贴对联、贴“福”字、猜灯谜,不仅弘扬和传承了中国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汉字书法艺术,而且对群众有道德教化和文学艺术的感染与熏陶。

  春节既是综合展示民族文化的大舞台,也是宣传和学习民族文化的大课堂。广大群众对传统民间文艺的热爱之情,会激发一些人学习和掌握这些民间技艺的积极性,从而使这些技艺传承不断,后继有人。

  (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

  2006年和2008年国务院先后分两批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175项,按内容分为十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除民间文学、传统医药和技术层面的手工技艺外,其余各类各项非遗的物质具象,在春节活动中都有大量展示和表现。

  在年节活动中要贴剪纸窗花,列入名录中的剪纸地方有40多个;节日中要穿节日盛装,服饰中大量使用刺绣、织锦、印染、各种材质的首饰等工艺品,列入名录的刺绣项目有近30个。郭沫若先生说“古代服饰是工艺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料甚多,大可集中研究。”他是针对“古代服饰研究”来说的。由此类推,各民族服饰及现代服饰也是工艺美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多种工艺美术和非遗的载体。列入名录的服饰有20多种。

  春节期间在饮食上亦有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要求,要吃得好,做得好,餐饮具要讲究。中国饮食除讲究色香味之外,还讲究型(食物造型、食雕)、名(美食的名称)。食物造型列入非遗名录的有面塑、花馍、糖塑。各种质地的餐饮具(陶瓷、银、锡、椰壳、竹、漆器)和茶、酒、食品加工技艺等,也有不少列入非遗名录。

  社会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的需求,对所需物品的生产和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人民群众是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主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和文化产业的崇高目标。因而,在生产销售的过程中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弘扬是完全必要的和可行的。因为春节活动中包容了大量的非遗财富,所以春节在这方面的功能显而易见。

  (三)、满足群众心理需求的精神功能

  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除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外,还有展示与发挥个人才能,得到社会认可与尊重的心理需求,以及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愉悦心情、调剂生活的精神需求。春节期间大量的民间文艺活动既可以使广大群众作为观众欣赏别人的表演,又可以作为演员参与其中,展示自己的才艺,接受周围群众的赞赏。民间文艺顽强的生命力来源于它贴近群众生活,反映群众的真情实感。不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陶醉在忘我的欢乐中,无拘束,不做作,率性天真,质朴自然,舞蹈酣畅如行云流水,歌声飞扬似龙吟凤鸣。广大群众在一年的劳作之后,使身心得到放松休息,享受劳动成果,积蓄奋斗力量,除旧迎新,其乐融融,情趣无限。

  周恩来总理说:“所有的民族都是优秀的、勤劳的、有智慧的,只要给他们发展的机会;所有的民族都是勇敢的、有力量的,只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世界上所以有些民族比较落后,这是环境造成的,是因为没有给他们发展和锻炼的机会。我们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使所有的民族得到发展,得到繁荣。”

  中央电视台自1983年于除夕夜举办春节联欢晚会以来,广大群众通过电视已看到了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和优秀演员的才华,假若能到民族地区去过年,将会看到更令人振奋的景象和更令人陶醉的场面。会说话的就能歌唱,会走路的就能舞蹈,而最感人的是各民族间的情同手足的兄弟情谊。宾至如归,和谐共处,真诚相交,这不正是我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么?这种需求在节日的民族地区欢聚中可以得到超出预期的满足。

  春节期间各地各民族还有不少求吉祈福的活动,这也是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流行的地区,人们通过敬神、赕佛、布施、转经等活动做善事积功德。人们在看待这类节日求神降福的活动时,应当注意到这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影响,求神的人并不是完全把命运交给神去主宰,中国人的福文化思想中是充满辩证法的。例如“祸福倚伏”,“福善祸滛”,吃美食是有口福,但也要注意“病从口入”,交漂亮的异性朋友是有艳福,但也别忘记“酒色财气是毒”等。

  (四)、宣传中华文脉的教育功能

  2007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参观中国非遗展览时说:“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

  文化是区分民族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标准,文化也是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民族文化的消失就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群体意识的消失。一个民族的思想认同和感情联系纽带,就是文脉,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就是文脉。

  通过春节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脉的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中国文化是伦理型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久远的思想首推儒释道三家的学说。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与礼,佛教强调行善积德,道家主张自然无为。“仁”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人伦亲情,以孝敬长辈为百善之首,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家族稳定,社会和谐。绝大多数国人都把家作为寄托感情的最重要的地方,春节期间阖家团圆,给老人拜年,给祖宗上供,给孩子压岁钱(现在也有不少人给长辈压岁钱),全家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全家一起放烟花爆竹等等,都是为了享受这种亲情带来的温馨。歌曲《十五的月亮》和《常回家看看》之所以能唱红神州大地,其重要原因就是它真实地表达了中国百姓的伦理情感。

  第二,中国文化重视农业文明。自古至今,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约有两千个,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节日,其次是宗教节日和社交娱乐性节日。宗教类节日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是为求农业丰产而求助于各种神灵的。中国各民族的敬牛节有数十个,因为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中国崇拜龙的民族有二十多个,因为龙主风雨,关系到农牧业生产;中国的许多节日都讲究吃特殊的食物,因为吃是生存的第一基本需要。人只有在保证生存的前提下,才能去创造历史。有些人不理解中国人的务实精神,偏颇地认为中国文化和中国节日文化的重点就是吃。其实,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民为邦本,食为民天”,本固邦宁,天下太平。中国政府一向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指导思想,以及近年特别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措施,看来非常朴素,实则意义深远,因为它关乎民生,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和前途。

  从这种文脉精神上去认识春节,春节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农业节日。在过去一年收获的基础上养精蓄锐,迎接新一年的生产,用劳动来创造更富裕的生活。

  第三,中国文化追求吉祥福气。春节期间贴年画、贴福字、贴门神、贴剪纸、贴门笺、贴对联、放鞭炮、观灯彩、舞龙舞狮、演傩戏傩舞,其目的都是驱邪除祟、求吉祈福。“福”和“吉祥”的基本内容是福禄寿喜财。我们只要看一下春节期间出现的各种工艺美术作品,就可得出一个结论,所有的具象物品中,几乎都包含着吉祥与福气的文脉思想。丰衣足食是福,夫妻恩爱家族和美是福,健康长寿是福,社会太平是福,安居乐业是福,甚至能吃能睡也是福。这种福文化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尽管现实生活中充满风雨与坎坷,甚至灾难和血泪,但中国人民总是充满追求幸福的理想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创造了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并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五)、促进民族团结的凝聚功能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也包括侨居海外的华人和尚未识别确定民族成分的族群。目前除了生活在聚居区农村的伊斯兰民族和南方边远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之外,一般都要过春节。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将春节作为国家的法定假日,也扩大了春节的全民化范围。此外,还有十多个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历法和传统的年节。

  与汉族同样过春节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壮族、满族、白族、云南彝族、黎族、仡佬族、侗族、蒙古族、布依族、朝鲜族、瑶族、畲族、纳西族、裕固族、京族、达斡尔族、哈尼族、土家族、拉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20多个民族,其人口超过五千万,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一半。

  与春节时间吻合或相差时间很短的少数民族年节,有蒙古族的白节、藏族的藏历年、达斡尔族的“阿涅”节、拉祜族的“库扎”节、哈尼族的“思鱼扎勒特”节、门巴族的“洛沙”节、傈僳族的“阔时”节、珞巴族的珞巴年、基诺族的“特懋克”节、佤族的“崩尼南”节和土家族的过赶年等。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自古以来就是大杂居小聚居,多个民族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欢度同一个节日,这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认同和团结凝聚。就一个民族而言,共同的节日活动加强了本民族的向心力;就多个民族来说,共同过节加强了各民族的感情联系。困难时互相帮助,喜庆时共同欢乐,这就是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不衰,与各民族的共同奋斗是分不开的。

  从哲学角度来说,文化上的共同点越多越容易相处,差异越多越大越容易产生矛盾。在文化上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是需要经过相互学习才能达到的高境界。为此,应提倡宣扬中国各民族相同的文化精神,以增强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对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应强调一体性,才能充分显示它的博大精深和强大生命力。因为多元才博大,由于充满悠久的历史智慧才积淀为精深,因为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的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论及少数民族年节文化及其他风俗时,一定要注意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否则就会出错。去年春节前我读到一篇文章,其中在介绍“少数民族欢度春节有哪些独特方式?”时写到“黎族举行岁末大‘放寮’”、“赫哲族竟日说唱‘伊玛坎’”、“毛难族举行大歌会”、“东乡族成人打‘土块仗’”等,都是错误的。“放寮”作为陋习在新中国成立后即被废止;赫哲族语言濒危,目前会说赫哲语的老人只有十多位,且散居于一市一县的3个乡里,会唱伊玛坎的老艺人都已去世,谁来唱,谁来听?“毛难族”的族称早在近30年前已改为“毛南族”;东乡族生活在甘肃的甘南、临夏和新疆的伊犁地区,春节期间天寒地冻,现在几乎家家有电视,谁还跑到地里去抓土块打“土块仗”?

  (六)、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播功能

  春节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古代,伴随着农业文明及历法的传播,中国传统节日也传播到了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其中的某些重要节日至今仍是这些国家的传统节日。除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之外,世界上凡是有华人聚居的地区,每逢春节,都有相应的充满中国文化特色的庆祝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春节的影响也逐年扩大。近年来,每逢春节,包括西方大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首脑政要都要向中国人民和当地华人表示节日的祝贺,表达他们对中国的友好态度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与春节联系在一起的生肖文化,近几十年间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集邮是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中国自1980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以来,至今已有32年。中国的生肖邮票吸引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集邮爱好者,许多国家也开始发行生肖邮票。目前,除中国之外,世界上发行生肖邮票的有美国、加拿大、古巴、巴西、澳大利亚、法国、圣诞岛、英属泽西岛、新西兰、爱尔兰、南非、新加坡、越南、泰国、菲律宾、日本、朝鲜、韩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之所以把邮票的发行作为例证来说明中国春节影响的扩大,是因为邮票在邮政通信中传播使用的范围很大,影响面非常广泛。

  越南早在1966年(马年)就发行了第一套生肖邮票。近年来,新加坡邮政每年都发行中国生肖邮票和中国节日邮票,其主图有舞龙、舞狮、放爆竹、闹花灯、贴春联等。如1971年8月9日发行的一套节日邮票,就印有“中国新年”字样,画面上是身穿节日盛装的中国小孩,喜气洋洋地把“压岁钱”放进象征吉祥物的猪形扑满中;1998年新加坡发行的不干胶自粘邮票《节日》,全套4枚,第1枚“中国新年”画面为欢乐的小女孩贴“福”字。2002年发行的《节日邮票》第一枚“中国新年”画面为中国舞狮。2004年发行的《中国新年》邮票,画面是象征荣华富贵的红牡丹等花卉。为了让人们尽快收到贺年邮品,新加坡邮政还启用刻有中文“春节邮件,请早投寄”的宣传邮戳。

  1993年美国开始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1994年爱尔兰发行生肖邮票,1997年加拿大发行第一轮生肖邮票。日本自2008年起,已开始发行第五轮生肖邮票。美国财政部印钞造币局为了适应美国华裔的需求,庆祝中国农历新年,从2001年开始限量发行一种类似于中国传统红包的真钞纪念品。封套中所装的美元序号前四位均为“8888”吉利数字,消费者购买后当做压岁钱或送礼,讨个大吉利。从马年吉利钱到今年的鼠年吉利钱,已连续发行八套。

  到国外去举办春节活动,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春节活动的新变化之一。除了组织文艺团体到北美及欧洲一些华人较集中的大城市进行巡回演出之外,就是举行中国文化周或文化节活动。

  2004年1月22日是甲申年正月初一。巴黎当地时间1月24日,巴黎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成了欢乐的海洋,“北京风情舞动巴黎”——中法文化年北京文化周盛装游行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香榭丽舍大街第一次允许外国人举行盛装游行表演。激情的掌声和欢呼声感染着每一个人,巴黎人为富有浓郁中华文化色彩的各类表演喝彩。

  “中国总是出其不意地交织到我的生命和记忆之中”,在法兰西学院一位教授眼中,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是一本翻不完的书。他说,欢庆的锣鼓、扇子舞、狮子舞、洒脱的北京新秧歌、源远流长的中国武术、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红灯笼、大熊猫和服饰等,既有传统的东方神韵,又充满现代的青春朝气,这是日新月异的中国风情带给巴黎人的厚重礼物。

  悬挂大红灯笼的凯旋门下,京剧锣鼓响起,彩帕花棍舞动,45位红袄绿袖的北京大妈舞着黄绒花棍,在巴黎的盛装游行队伍中尽显风流。没有婀娜的身材,没有曼妙的舞姿,但艳丽的东方服饰、魅力非凡的中国音乐,舞者轻快的舞步、自信的笑脸和满怀激情的表演,吸引着无数巴黎市民驻足观看,并引来阵阵掌声和欢呼。“北京给世界上了堂了不起的课”。一位巴黎市政府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位法国朋友把北京文化周称为“东西方文明的一次拥抱”,“美与真实”唤起他对北京的向往。从1月9日开幕一直持续到2月3日,文化周期先后举办了北京百年展现巴黎——法国摄影师的百年记录,北京风情舞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盛装行进表演,北京电视连线巴黎——北京电视台和法国电视三台节目连线,北京经贸携手巴黎——经贸洽谈会,北京藏书展陈巴黎——中国古代典籍文化展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北京的发展与进步变得可观可感可以触摸。

  北京风情舞动巴黎——盛装行进表演不仅震撼了围聚在香榭丽舍大街周边的80万巴黎市民,也感染着观看演出的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各国游客,各式各样的中国结成为最时髦的饰品。CNN(美国有线电视台)、美联社、法新社、《费加罗报》、《巴黎人报》,法国电视1台、2台、3台等百余家媒体记者到场采访,各大媒体都用大篇幅在主要版面报道了这次盛大的游行活动。

  鲁迅先生说:“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艺术来沟通。”春节作为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大舞台,不论是外国人到中国来观光,还是中国人到国外去举办节日活动,其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播功能都是显而易见的。

  (七)、推动旅游业发展和繁荣市场的经济功能

  这是一项不需要费笔墨去论证的功能。因为每年春运期间的巨大客流量,春节期间各地拥挤的庙会、灯会、市场,及每个家庭超出平时许多的消费开支,大家都有目共睹或有亲身体验。

  (徐万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节日研究》第三辑
【本文责编:于佳卉】

上一条: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下一条: ·[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楼竹君]民间曲艺“杭州小热昏”的当代功能探析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夏循礼]民俗饮食的营养功能内涵与文化功能外延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苏娟]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越弦音乐文化艺术特征探赜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