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11-20 | 点击数:5215
 

摘   要:多重断裂是政权易代之际的一种社会现实,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断裂感、破碎感、漂泊感、无方向感和人生如梦的空幻感,浓重的乡愁油然而生。中国易代之际出现了诸多怀旧式民俗文献,这正是在乡愁寻寄的情况下文人们精神返乡的结果。它们在重构了故乡的同时,也成为珍贵的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人们寄托现代乡愁的精神家园。阅读它们并凭借想象穿越至其书写记述的那些美好、安定、和谐、统一而完整生活,是当下精神返乡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易代之际;怀旧式民俗书写;乡愁;精神返乡;历史记忆


  一、中国政权易代之际的怀旧式民俗文献

  中国民俗传统悠久,并形成了民俗记述的学术传统,民俗文献十分丰富,而且中国古代的民俗文献还有一个特点,诚如钟敬文先生所说:“就是从回忆的角度来记录民俗”。在流传至今的古代民俗文献中,怀旧式书写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荆楚岁时记》《秦中岁时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北京岁华记》《如梦录》《金陵岁时记》《岁华忆语》等均是怀旧式民俗文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往往书写于政权易代之际。

  《荆楚岁时记》是中国第一部区域岁时民俗文献。该书作者南朝梁人宗懔,字元懔,又字怀正,约生于公元500年,卒于563年。曾任职于梁朝,深受梁元帝宠信,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破江陵,梁元帝遇害,宗懔则与数万百姓一起被俘,押解长安。“及江陵平,与王褒等入关。周文帝以懔名重南土,甚礼之。”背井离乡的宗懔在北周政权的礼遇中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岁月。学者们多认为《荆楚岁时记》正是宗懔这一时期“寄人篱下,追思故乡”的作品。

  《秦中岁时记》出于唐亡之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六据《中兴书目》著录“唐膳部郎中赵郡李绰撰”之《秦中岁时记》,引述说“其序曰:‘缅思庚子之岁,洊周戊辰之年。’庚子,唐广明元年(880年);戊辰,梁开平二年(908年)也。又曰:‘偶记昔年皇居旧事,绝笔自叹,横襟出涕。’然则唐之旧臣国亡之后,伤感畴昔,而为此书也。”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出于北宋灭亡以后不久,作者自序作于“绍兴丁卯岁除日”,即宋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年)的除夕。《梦粱录》乃吴自牧入元后的作品。《武林旧事》的作者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萧斋,南宋淳祐年间曾做过义乌知县。《武林旧事》是他“于宋亡以后在元朝统治下,回忆南宋旧事而写作的”。

  《北京岁华记》作于甲申年(1644年),其作者陆启浤,字叔度,浙江平湖人,但在北京生活长达二十年。

  《如梦录》是继《东京梦华录》之后出现的又一部详细记载开封的专著。虽然关于其作者到底是谁,自清代以来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迄今尚无定论,但都承认该书著成于明末清初。有学者甚至明确指出:“著者出身于‘宗潢’,其父祖辈或著者本人,在周藩(开封是朱元璋之子周王朱橚的封地———笔者注)属内一些统治的机构中,如宗正府、八所等任过一些有关的职务”,“入清之后,著者深怀胜国王孙之哀惧,和对故国乔木之思,为此,根据自己所拥有的文献资料及回忆所及而写成此书,因面对着异族统治者搜寻‘官朱’的严厉,故隐晦了自己的身份和姓名”。《金陵岁时记》始记于“光绪之季”,成书时间不晚于公元1923年。《岁华忆语》则始作于乙卯年(1915年)春,己巳年(1929年)完成。同样是政权易代之际的作品(见下表)。

  为什么在政权易代之际出现如此多的怀旧式民俗文献,是个饶有趣味的文化现象和学术话题,值得细细体味,认真分析。

  二、多重断裂与乡愁寻寄

  夏朝以来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史是一部朝代更迭史。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诸多的易代之际。近几年来,关于易代之际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学术领域,有学者认为,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士人选择的多元、文化价值的重估与思想观念的活跃,以及文学风格的多样与审美形态的趋新,赋予了易代之际以独特的研究价值与学术魅力。这里,他说明了易代之际的思想史和文学史意义。易代之际之所以成为历史上的特殊时间段落,根源于易代本身既是巨大的变迁,同时也是引发进一步变迁的动力。

  政权易代本身是巨大的变迁。古代中国,政权易代很少是和平的禅让,每一次易代几乎都伴随着长期而残酷的战争。战争往往带来深重的灾难,令民生凋敝,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心理都遭受重大创伤。而易代成功,王朝易姓,往往同时意味着国号易名,国都易地,旧国灭亡,新国建立,虽然受其冲击最大的是旧王朝的统治者,但易代影响所及可以到每一个生民身上。因为每一个政权都有自己的治国方略,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而身处其中的人很难不受其任何影响。因此,对于生活于特定时空尤其是距离权力中心较近、具有较高文化自觉的人而言,易代绝不简单等同于时间的迁逝,而是一切正常状态的不能延续,是包括生活空间、社会身份、生活内容、心理认同、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的断裂以及由此而来的断裂感。上述怀旧式民俗文献的作者都经历了多重断裂,并产生了痛入骨髓的断裂感。

  首先是个人生活空间的断裂。在中国历史上,政权易代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上述民俗文献的作者一般都因为易代离开了自己正在生活的地方。宗懔本任职生活于江陵,梁朝灭亡后不得不居于长安;孟元老本卜居于京师汴梁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而“一旦兵火”,不得不“出京南来,避地江左”;陆启浤“客燕二十年”,庚辰年(1640年)“度天下将变,遂归隐”,离开了京城。身体的离开,让家乡变成了故乡,让异乡变成了居留之地和生活空间。

  其次是社会身份的断裂。中国古代识字率较低,能够进行书写的人多是知识分子出身,上述民俗文献的作者在易代之前具有较高的社会身份,有些还担任官职。如宗懔在梁朝官任江陵令、尚书侍郎;李绰曾为唐膳部郎中;周密则在淳祐年间做过义乌县令;夏仁虎自幼聪慧,是“晚清的秀才、拔贡、举人,刑部、商部、邮传部的小京官”。孟元老的详细身份虽然不能确知,但从他“仆从先人,宦游南北”的自述中,也可知其出身于官宦人家。陆启浤虽然没有担任官职,但弱冠之年即已“博极经史”,客燕期间结交甚广,《光绪平湖县志》说他“交满长安”,乾隆《平湖县志》说连当时一些王公大臣也都争相“折节”与他往来。但是政权易代改变了他们的社会身份,使其从故朝文士变成了新朝遗民。

  再次是个人生活的断裂。山河破碎、国家灭亡往往带来巨大的失国之痛,尤其宋代以降,伴随着夷夏之辨意识的增强,政权易代带给士人心理上的创伤更大。而生活空间的断裂和社会身份的断裂,往往又会导致既有社会关系的断裂。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个人的生活与往时产生了很大的不同。这里的生活,不仅指生活内容,也指生活心态。元明之际的刘崧曾记述过一位号“逢掖生”的奇人,平时他像多数士子一样“习举子业”,遭世乱后,生活就发生了巨大变化:“稍解纵绳检,自放于酒,生事一不以介意,日与其徒剧饮于东西家。既醉,招摇而归,即闭户酣睡。或造焉,辄瞋目大诟曰:‘吾乃不知有吾身,何有公等也。’竟不答。感时触事,郁不得故,时时操翰引觚,咏述事物,陈搉古今,兼体风谣,绰有思致”。逢掖生在易代前后的变化正提示了他个人既有生活的断裂。尽管面对政权易代,不同的文人会有不同的政治取向和选择,有的投入新朝的怀抱,有的则“执义以自守”,不仕新朝。然而,无论采取哪一种态度和选择,生活内容和生活状态都不能不改变。逢掖生只是易代之际众多文人中的一个代表。

  怀旧式民俗文献作者们的个人生活同样出现了断裂。宗懔被俘到北周后,虽然深受礼遇,甚至还官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并“数蒙赐宴”,但一个长年在南方生活的人在年过半百之后,作为亡国之臣背井离乡到北方生活,各种不适应是可想而知的。而他遗留下来的若干诗篇,“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望望无萱草,忘忧易不忘”,等等,也鲜明地揭示出在看似富贵安逸的生活背后,他的内心是如何的忧郁与悲伤。孟元老的生活也大大改变了,易代之前他过着衣食无忧、休闲娱乐的安定生活,所谓“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易代之后则“情绪牢落”。本在南宋任职县令的周密入元后选择了隐居不仕,他“放浪山水,著《癸辛杂识》诸书,……有黍离诗人彼何人哉之感”。陆启浤客燕二十年,生活闲适优裕,明清易代则使他归隐山中,“偃息蓬门”,偶与朋友相遇,“辄短歌欷歔,泪俱下”。可以说,洪晧所谓“故宫为禾黍,改馆徒馈于秦牢;新庙游衣冠,招魂漫歌于楚些。虽置河东之赋,莫止江南之哀。遗民失望而痛心,孤臣久絷而呕血”,成为他们普遍的生活状态。

  政权易代不仅带来个体层面的各种断裂,同时也带来社会层面文化传统和生活传统的断裂。孟元老提到易代之前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传统:“太平日久,人物繁阜。重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然而这样的传统断裂了。他不无悲痛地说:“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

  与孟元老极为相似的是潘宗鼎和夏仁虎。在《金陵岁时记》的“自序”中,潘宗鼎通过今昔对比的方式,描述了文化传统和生活传统在易代之际的断裂:

  繄我金陵,艳称江左。……属夫时丁隆盛,俗竞繁华,饼说元辰,糕题嘉节,腊尾年头之会,露初星晚之场,或绸缪于古欢,亦追逐于时尚。秦淮赏夏,笙歌画舫之天;萧寺延秋,金碧楼台之界。东南佳丽,人物雍熙,四时但醉,太平百年,不见兵革,宜乎渡名长乐、湖号莫愁者矣!而乃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名士堕新亭之泪,美人销旧院之魂。玉树歌残,雨花香散,竟应“白门”之谶,屡书元二之灾。……即此一编,记于光绪之季,证以父老之谈,已觉见不逮闻,十未得一。洎乎民国改用阳历,未免夏时既易,汉腊谁知,谈天则《月令》无征,观稼则《豳风》何验?嗟人事之代谢,叹天道之靡常,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夏仁虎在其自叙中通过今昔对比的方式也谈到:

  余家金陵,地当都会,为士大夫渊薮。风俗习尚,华而不侈。佳时令节,人家祭祀宴乐,及里巷间往来酬酢之礼,故多鄙俚,足资谐笔,然亦往往而近于古……自留滞北方,行二十稔,金陵再遇劫灰,闾阎生计萧索极矣。重以历朔既更,跪拜礼废,人家子弟,有不知祖宗何德望、亲族何系属、戚友何行辈者。而社会之娱乐,家庭之欢讠燕,所有存焉者益希矣。

  多重断裂是易代之际的一种社会现实,身处其中的人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断裂感、破碎感、漂泊感、无方向感和人生如梦的空幻感,孟元老、吴自牧和《如梦录》的作者都径直以梦来命名自己的书籍:“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昔人卧一炊顷,而平生事业扬历皆遍,及觉则依然故吾,始知其为梦也,因谓之‘黄粱梦’。……缅怀往事,殆犹梦也,名曰《梦粱录》云。”其他怀旧式民俗文献虽未以梦名,但其作者同样有如梦的感觉。如周密在《武林旧事序》中说道:“及时移物换,忧患飘零,追想昔游,殆如梦寐,而感慨系之矣。”夏仁虎也在《岁华忆语》中明确说:“京华尘梦,忽焉已醒。”多重断裂,也会导致自我认同的严重危机。前引逢掖生醉骂“吾乃不知有吾身,何有公等也”,再好不过地揭示了这一危机。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平常隐而不显的问题,在易代之际则赤裸裸地摆在文人们的面前。

  如果说,渴望稳定、安全和完整,追求生命的自在满足,对自我发展的连续感、归宿感的期盼,对真、美、善的眷恋等,是人的生存理念的基本诉求,那么它与个人在易代之际的生存现状就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从而产生了强烈的现实世界对自己的异己感,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反差和强烈的异己感中,一种可以称为乡愁的情绪油然而生。

  一般认为,乡愁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自然的心理机制和普遍性情绪体验。从西方词源学的角度看,乡愁(nostalgia)源于两个希腊词根nostos和algia,前者是回家、返乡的意思,后者是一种痛苦的状态。1688年,瑞士医生J.霍弗尔首次使用nostalgia,专指一种因为远离祖国而产生的痛苦而强烈的思乡病。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深化,乡愁经历了“一个由生理病症转变为心理情绪再变为文化情怀的过程”。在汉语里,乡愁一般指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故土的思恋之情,但从一开始,中国乡愁就具有浓厚的文化情怀。

  个人“并非一个纯粹的、单独的、自由自在的个体,他必须置于文化传统的连续之中加以定位”。乡愁需要找到寄托的地方。乡愁寻寄,是中国政权易代之际、受其影响较大的人们的普遍诉求。其本质,是人们在追求连续、完整、同一的人性召唤下,面对易代之际的断裂、破碎、漂泊、陌生、动乱而通过采取某些方式使断裂得以接续、破碎得以修复、漂泊得以安定、陌生得以熟悉、动乱得以太平的种种努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加华]中国古代耕织图的图文关系与意义表达
下一条: ·[徐赣丽]手工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相关链接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
·[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
·[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
·[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张怀群]无名小村人文地理标志保护试论
·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
·[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
·[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保护古村落 留住我们的乡愁
·文化遗产:跟得上发展 留得住乡愁·杨豪中:新农村建设还需保存乡土文化精粹
·传统村落遗产:“乡愁”如何寄放?·[黄皓]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
·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浙江松阳采访记·[赵瑜]明月何时照我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