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鞠熙]天下与遗产:中国古代风俗学的两种面向
  作者:鞠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11-14 | 点击数:5281
 

  三、《风俗通义》与天下之学

  中国民俗学者普遍相信,风俗第一次真正成为独立的被研究的对象,是东汉应邵的《风俗通义》。在序言中,应劭为“风俗”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风者,天气有寒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这也是现在民俗学者们经常引用的中国古代风俗定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应邵紧接着就说:“圣人作而均齐之,咸归于正;圣人废,则还其本俗。”[18]所谓本俗,就是处于无序状态下的风俗,只有经过圣人的教化后,才能建立秩序,即“正俗”。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移风易俗”或“辨风正俗”。可以看出,对于应劭而言,“风俗”与自然万物一样,既有其本性,又各个不同。正是因为它有这样的特点,“教化”才能发挥作用。就政治与教化而言,“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19]而对于应劭自己这样的学者来说,写《风俗通义》的目标是“言通于流俗之过谬,而事该之于义理也”。[20]意思是说,要作为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主体来理解世俗,指出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过份的,事情应该怎样做才合于义理。

  政治行动要建立圣人教化的秩序,儒家学术必须直面现实并做出判断。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风俗通义》中记载的风俗,几乎全是非常具体的人、事、制度与观念。在目前流传下来的《风俗通义》十卷中,“声音”“祀典”和“山泽”讲礼乐祭祀制度,“正失”“愆礼”“过誉”“十反”“穷通”“怪神”中,都是具体人物的具体行为:丁氏家穿井得一人、燕太子丹感天动地、陈子威将路上碰到的妇人当作母亲、薛恭祖丧妻不哭、石贤士神经过官员干预后逐渐消失……在《风俗通义》中看不到面目模糊的集体性“民俗事象”,要么是国家层面对礼乐制度的规定,要么是具体个人的行为记录与评判。而如果我们细读应劭对这些人物行为的评价,我们会发现他绝非严格的道德主义者,他更推崇的“义理”是去其两端、取其中庸,建立一种可以被大多数人遵守的行为规范。集体性建立在行为规范而非行为事项的层面上,这是应劭所说的“风俗”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民俗”的根本不同。

  因此,《风俗通义》中的风俗事实上有两种状态:当作为“本俗”而存在时,它是具体时空中的具体观念与行为,有好有坏、有正常有极端。经过圣人教化与政治干预,“本俗”会形成“正俗”,但“正俗”归根到底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理想,是需要努力教化而几乎永远无法达成的目标——证据就是,应劭并没有在《风俗通义》中给出“正俗”的范例。正俗只存在于“先王之治”中,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与理想的未来。但是只要关于正俗的义理和理想还存于世间,九州就会再次统一,天下就不会灭亡。王利器评注《风俗通义》时说,这种“同风俗”的举动,和书同文、车同轨一样都是使中国长期大一统的重要原因,[21]实乃灼见。

  要使本俗趋于正俗,必须依靠对伦理原则与道德规范的不断重申,正如《毛诗》不断以夫妇之道规范男女淫风一样,儒家士子承担着风俗教化的主要责任。司马光说“是知选士者,治乱之枢机,风俗之根原也”,[22]朱熹说“善为治者,乃能总摄而整齐之,使之各循其理而莫敢不如吾志之所欲者,则以先有纲纪以持之于上,而后有风俗以驱之于下也”,[23]“士大夫之辞受出处又非独其身之事而已,其所处之得失,乃关风俗之盛衰”,[24]都将选士任贤、儒生善治作为风俗之根源与关键。在这种指导思想下,风俗当然就日益等同于“士风”,风俗学自然也就是儒家政治的“天下之学”。前文所述顾炎武、陆清献与梁启超等人关于风俗的理解与设想,正是这一思想脉络的延续。

  四、《荆楚岁时记》与遗产之学

  应劭的《风俗通义》是站在儒家圣人的立场上,对具体的人物行为进行臧否评判,这与宋以后地方志中的风俗记录有很大不同。地方志中的风俗记录常常表现为岁时节日与婚丧嫁娶,其中并非没有“天下”的影子,但更趋近于某种理想类型的复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康熙《顺天府志》中对北京丧礼的描述。文中大量直接使用《朱子家礼》中的原话,而与当时实际通行的葬礼仪式出入极大。[25]这些地方志的作者与应劭不同,他们几乎很少评判匡正具体人的具体行为,也没有如司马光、朱熹所说去强调儒生士子在风俗形成中的作用,当然其“风俗志”也就不同于前文所说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风俗学。而这种风俗志,才是今天民俗学者们所熟悉的“中国古代民俗”。追本溯源,我们大概可以从应劭之后300余年出现的《荆楚岁时记》中看到其源流。

  《荆楚岁时记》的最大特点,是全书中看不到任何一个具体人物的名字,同时所有无主体的行为都来自某种遥远的历史。“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26]哪一年的正月初一,是谁鸡鸣而起?是谁在庭前放爆竹?宗懔不仅不关心这些具体的时空经验,反而通过引用《史记》《春秋传》《周易》《礼·内则》《神异经》等古代典籍,造成一种自古以来,所有人都如此行动、所有人都如此认为的景象。这种无时空性、面目模糊的集体行为,才是民俗学界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风俗”。

  更重要的是,与《风俗通义》相比,“本俗”与“正俗”的区分在《荆楚岁时记》中失去了意义。作为本来面貌存在的风俗,就是有史以来无数人(或者说,所有人)一直遵行的行为方式,它早就被诸多经典所记录,因此可以说得到了历代圣贤的承认。它拥有丰富的文化意义,本身就是理想的生活。换句话说,“本俗”就是“正俗”。与此同时,风俗也是情感与审美的对象。正如萧放所指出的,《荆楚岁时记》很可能成书于宗懔被俘长安的“北地”生涯中,因此与其说它是宗懔对“当时当地”的记录,不如说是生活断裂后的“回忆”。[27]对旧日的怀念,被俘他乡的忧虑,尤其是家园已成废墟所带来的悲怆,都使得《荆楚岁时记》中所描写的故土风俗成为作者情感的依托。

  总之,《荆楚岁时记》中的风俗,不需要经过教化,也不能被轻易改变。这种作为自在状态存在的风俗,本身就既是“对”的(价值认同的对象),也是“美”的(审美认同的对象)。它已经脱离了道德与伦理的领域,不再依赖于儒家士子的评判,而以完全自主和自为的形式存在。透过《荆楚岁时记》我们才能理解,顾炎武为何说“正始”之风俗实乃“亡天下”,因为作为“天下之学”的风俗学此时的确已不复存在,一种全新的风俗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风俗脱离了伦理道德而独立存在,这其中当然能看到老庄“无为”哲学的影响,但本文更想强调另外两方面:一是《豳风·七月》让“岁时”成为美好风俗的书写典范,二是山水与风俗二者之间的同构性。

  前文谈及,在《毛诗》中只有一首诗被明确认为是美好风俗的典范,那就是《豳风·七月》。它以岁时为经、劳作为纬,编织出普通人在先王治下的生活图景。为何《七月》中明明劳作艰辛、生活困苦,却依然是风俗典范?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对三代风俗的解释或许能给我们以启示。朱熹认为,三代之时,君主与圣人合一,他们的教化都来自于和人民一起身体力行,是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伦理道德,所谓“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相应地,跟随圣人学习的全体人民——“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都各知其性、各安其分、各尽其力,“此所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28]换言之,当周人祖先公刘和后稷居于豳地时,早期农业群体所独有的高度平等、顺于四时、人人劳作的生活伦理,才是风俗典范。然而,当周奄有四海后,这种状态不可避免地永远失去了,《七月》从此成为永远的理想与永恒的过去。如果说《毛诗》以人伦之道评判男女之情,形成了“教化风俗”的传统,直接影响了《风俗通义》及其后作为天下之学的风俗学,那么《豳风·七月》则创造出超越历史之上的风俗典范,七月的体裁——岁时之记也就成为重现三代风俗的最好载体。

  岁时与“三代之治”联系在一起,获得超越历史之上的永恒价值,在魏晋时期还有一个具体的语境,那就是“山水”概念的出现及成为独立审美的对象。

  “风俗”历来与“山水”同时出现。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29]到了周处写《风土记》时,仍然首记各地民俗,次为山川地脉,风俗与山水还是处于统一的范畴之内。几乎就是宗懔写《荆楚岁时记》前不久,他的叔父宗炳创作了流传千古的《画山水序》,这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山水”作为独立审美范畴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标志,也被视为中国山水画理论的开端。[30]和“风俗”一样,过去“山水”也被认为是道德与宗教的投影,早期(黄老道)术士以山水为形绘制符咒,孔子讲“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博山炉以山海之形隐喻修道。而此时宗炳却认为,画山水的过程就是解放心灵的过程,应以“澄怀味象”[31]的心态去欣赏和表现山水的美感,必须放弃先在的价值判断(澄怀),通过直接经验去体会山水本来的意味(味象)。可以说,宗炳与宗懔这一对叔侄,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分别为山水与风俗赋予了独立价值,使它们在成为审美对象的同时,也同时成为了大地上的超越之处。赵汀阳指出:“以历史为本的中国精神世界使精神从上天落实为大地上的问题,同时也使大地成为社会化的俗世而失去原本作为自然的超越性,因此需要在大地上重新定义一个超越之地以满足精神的超越维度,于是,在社会之外的山水就被识别为超越之地。但俗世的历史仍然是精神世界的主题,因此,世外的渔樵借得山水的超越尺度而得以发现历史中的超越的历史性”,[32]渔樵难道不就是风俗中的人物吗?那超越历史、回到永恒过去的“岁时”,难道不就是离开当下具体情境的“人所与共”吗?此时我们发现,如果说对应劭、朱熹、顾炎武、梁启超等人来说,“风俗”指的是当下必须被匡正的“本俗”的话,那自《七月》而至《荆楚岁时记》、再到历代地方志的“风俗”,则从未存在于当下——它只存在于遥远的过去并指向理想的未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作为“遗产”的风俗。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赵彦民]共有资源视域下的华北农村水利组织研究
下一条: ·[王加华]中国古代耕织图的图文关系与意义表达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
·[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韵伊]遗产利用的社区视角与多元价值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吴珂]微观视角下的“日本遗产”制度批判:物语建构、乡土逻辑与双方向利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