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基于三皇五帝神话原生形态演化的分析
  作者:向柏松 张兆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11-01 | 点击数:32032
 

三、三皇五帝神话的政治化与大一统观的符号认同

  三皇五帝神话不仅经历了历史化的演化,成为历史化的产物,而且还经历了政治化的演化。所谓政治化的演化,是指两汉时期三皇五帝神话被嵌入了感生神话母题,成为现实王朝表明君权神授、建元开国工具的现象。感生神话母题一般具有这样的情节结构:某女(通常为帝王之母)由于感天(自然神物或天帝)受孕,然后生出神圣之人,在三皇五帝神话中即为帝王。三皇五帝感生政治神话的形成,为大一统观提供了符号认同,凡是认同大一统天下的开国帝王,都要用统一的感生符号来标榜自己的神圣出身,以证明自己一统天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夏商周三代已有帝王感生神话,夏族祖先禹为其母女嬉吞食神珠所生,殷商族祖先契即为其母简狄沐浴吞卵所生,周族的祖先后稷为其母姜嫄履帝脚印所生。夏商周三代始祖感生神话,均有表明各自王朝天命所归的意义。两汉时期,为了进一步发挥感生政治神话的社会功能,帝王感生神话被引入三皇五帝神话系统,三皇五帝大都具有了神秘的出身。

  伏羲出生。华胥履大人跡生伏羲,《纬书集成》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宋均注曰:雷泽二名,华胥,伏羲母。”(诗含神雾)“华胥履跡,怪生皇犠。跡,灵威仰之跡也。履跡而生,以为奇怪也。”(孝经钩命決)“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跡,而生伏羲于成纪。”(河图稽命徵)

  神农出生。安登感龙生神农,《纬书集成》载:“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子,人面龙颜,好耕,是为神农。”(春秋元命苞)“佳姒感龙,生帝嵬魁。嵬魁,神农名。”(孝经钩命決)

  黄帝出生。附宝感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生黄帝,《纬书集成》载:“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而生黄帝。”(诗含神雾)“黄帝名轩,北斗黄神之精。母地神祇之女附宝,之郊野,大雷绕斗,枢星耀,感附宝,生轩,胸文曰:黄帝子。”(河图始开图)

  颛顼出生。女枢感瑶光如蜺贯月生颛顼,《纬书集成》载:“瑤光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生颛顼。注:星光如虹蜺,往贯月也。”(诗含神雾)“瑶光之星,如虹贯月,感处女于幽房之宫,生帝颛顼于若水,首戴干戈,有德文也。”(河图稽命徵)

  帝喾出生。握裒履大人跡生帝喾。关于帝喾的感生神话,不见于两汉纬书,只见于宋代罗泌《路史·后纪九》:“帝喾高辛氏姬姓,……父侨极,取阵丰氏曰裒,履大跡而㑇生喾。方喾之生,握裒莫觉。生而神异,自言其名,遂以名。”

  尧帝出生。庆都感龙生尧帝,《纬书集成》载曰:“庆都与赤龙合昬,生赤帝伊祁,尧也。”(诗含神雾)“尧火精,故庆都感赤龙而生。”(春秋元命苞)

  舜帝出生。握登感大虹生舜帝,《纬书集成》载:“握登感大虹,生大舜于姚墟。”(诗含神雾)“姚氏纵华感枢。注曰:纵,生也。舜母握登枢星之精,而生舜重华。枢如虹也。注曰:舜母感枢星之精,而生舜重华。枢如虹也。”(尚书帝命验)“握登见大虹,意感,生舜于姚墟。”(河图稽命徵)

  三皇五帝感生神话可谓是丰富多彩,奇异神秘,并且还具有现实政治的功能。感生神话与已经纳入国家认同的三皇五帝神话的融合,必然产生强大的政治影响力,以至于汉代及其以降,效仿感生神话制造模式便成为一种传统,历代开国国君趋之若鹜。魏晋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纷纷仿效,如十六国时期的刘渊、苻坚等的感生神话即是这种仿效的产物。元代、清代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也竞相效仿,表明感生政治神话已成入主中原的符号,也即大一统天下的符号。三皇五帝感生神话为大一统观提供了符号认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意娜]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
下一条: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
   相关链接
·[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
·[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雷鸣 李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河湟地区手工艺文化保护
·[代清]灶王传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的叙事向度、当代意义及现实实践·[阿都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蒙古族“风马”渊源之探
·[张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语言能力·[李翠含 吕韶钧]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蕴涵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