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
  作者:龙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2-08-12 | 点击数:34686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田野作业(亦称田野调查)在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中已获得长期的实践,相关批评和反思也在不断走向深入。随着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不断交叉、融合,田野作业也越来越多地为人文学科借鉴和运用,比如历史学、文学等。不同学科所理解的田野以及开展田野作业的目的不尽相同,由此呈现出多元化的取向。

  然而,不论是社会科学抑或人文学科,都是以研究“人”为中心的学问。这一通约性为从整体上理解“田野”及“田野作业”奠定了基础。窃以为,“田野”即人之所在,凡有人处,就是田野。田野不仅存在于现实中,同时也存在于文献中。

  现实中的“田野”

  田野作业,源于人们对陌生人群以及未知世界的探索,试图借此了解不同的人类文化,并反思自身,从而获得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识。这一初衷,将其关注的对象指向那些“未开化的”“野蛮落后的”人群。而在中国早期田野实践当中,“田野”一词则更多涉及与城市相对应的“乡村”和“边远地区”,田野作业曾是深入了解农村和边地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与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在学术界之外,说起田野调查,人们头脑中立刻浮现出一幅田连阡陌、小桥流水的乡村景象,或者是大漠炊烟、长河落日的边塞风情。田野调查亦常常被误认为是“下乡采风”,弥漫着“猎奇猎艳”的色彩。这种简单、刻板的印象,其实已经遭到很多人的批评和纠正。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业余人士用这种狭隘的眼光去理解田野以及田野作业。

  事实上,田野作业作为一种了解和研究“人”及其活动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其开展实践的范畴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以及各学科研究对象的调适更新,田野作业早已不局限于“乡村”“边地”这些陈旧的范畴。实事求是地讲,学界早已回归到田野作业作为探究“人”的活动的方法上来理解“田野”并展开相关调查活动,即有人之处,便是“田野”。

  就此意义而言,“田野”是学界借以了解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各种场域。“田野”可大可小,它可小到一间屋子、一个院落、一个祠堂、一个楼栋、一个村庄,也可以是一个聚落、一个乡镇,或者大到一个流域、一片区域,等等。“田野”毋论城乡,它可以是乡村社会,也可以是城市社区。而田野作业的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人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群人之活动。概言之,“田野”就是人们活动的空间范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田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现实生活中,“田野”无处不在。

  文献中的“田野”

  现实生活中处处有“田野”,但不等于说“田野”只在现实生活中。古人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其实已经明确了做学问的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走向现实中的“田野”,即“行万里路”。它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展开实地调查,来了解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其社会意义。另一条则是走向文献中的“田野”,即“读万卷书”。它是借助相关文献的记载,来了解人们过去以及当下活动状态的一种方法。

  后者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文献本身就是对人们各种活动的记录,也是人的活动的产物。文献可以是、事实上也是一种借以了解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明得以世代传承和不断延续的重要媒介。通过深入阅读和理解文献,我们同样可以达到理解人及其活动的目的。故文献也具备“田野”的性质。由此观之,文献中亦有人及其活动,有人即有“田野”。“田野”不仅仅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也同样存在于各种文献当中。

  然而,在文献中做“田野”,不同于在现实中做“田野”。在现实中做“田野”,主要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获得相关信息;而在文献中做“田野”,则主要通过文字阅读和分析研究形成相关认识。尽管二者在具体的探究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对“田野”范畴的把握上却有着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文献中,“田野”本质上都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人们活动的场域,二者在选取“田野”的层次、范围上都具有相对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这点上,它们可以具有一致性。

  “走向历史现场”:现实与文献的互嵌

  在现实中做“田野”和在文献中做“田野”,并不矛盾、冲突,它们可以是互补互助的关系。现实中的“田野”,能为我们认识人类活动提供各种鲜活的、丰富的背景信息,但对历时性的把握却有很大的不足。而文献中的“田野”,能为我们认识人类活动的起源、发展提供历时性的线索,却经常看不到其活动背后的环境等复杂的因素。通过二者相互借鉴、补充,我们在认识相关问题上,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走向历史现场”是历史人类学“华南学派”诸多学者所秉持的重要学术理念。如果说阅读文献更强调的是对历史事件的时间脉络加以观照,那么进入现实中的田野则是对历史事件的“地点感”和“地方感”的强化。在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中,只有将时间感和地点感相结合,将过去的历史事件与当下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追寻区域社会历史的内在脉络和发展逻辑,正如陈春声所说,“只有参加过田野工作的研究者才能真正理解,独自一人,或与一群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同行,走向历史现场,踏勘史迹,采访耆老,搜集文献与传说,进行具有深度的密集讨论,连接过去与现在,对于引发兼具历史感与‘现场感’的学术思考,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无论如何,田野作业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不应该局限于某几个学科,而更应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对于历史学来说,在现实与文献中进行田野作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将宏大历史叙事与微观社会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区域社会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9日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
·[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施爱东]学术与生活的不可通约性
·[万建中]民俗田野作业:让当地人说话·杜博思:行走在生产链上
·[高忠严 张琬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反思·[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
·[埃尔默]米尔曼·帕里口头文学特藏的数字化:成就、挑战及愿景·[赵梦]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并存
·[张一帆]民俗学田野作业的选点与进入·《鹤鸣九皋:民俗学人的村落故事》讲述民俗学者田野故事
·万建中 林晓平主编:《民俗学田野作业与田野基地建设》·[覃延佳]做田野如何成为更好的交谈者
·[刘铁梁]城市化过程中的民俗学田野作业·[陶立璠]“非遗”抢救性记录与田野作业
·北京师范大学举办“2015寒假回乡调查”启动仪式·[黄清喜]论口述史的民俗学研究范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