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作者:王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2-03 | 点击数:11372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即“以数字技术为元技术平台,将不同维度上的媒介重新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球化的、涌动的‘网络社会’,而媒介组织就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媒介进化的法则是“适者生存”,“旧媒介”不会因“新媒介”的冲击而彻底消亡,而是要经历一个转型与融合的过程,在新媒介的外壳中回归。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之中,53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语言》一书反映了当时的语言国情:中国境内现有五大语系,130种语言;这个统计并不包括各语种下的方言信息。在中国的版图上各族人民正在使用的语言有130种,其中一半以上的少数民族有语言没有文字。换言之,对于多民族中国而言,文学不仅仅有作家文学这样的个人书写文本,同时包含口头传统、活态文学这样的集体文学实践。

  美国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沃尔特·翁(Walter J.Ong)曾指出:“书面文化的来临致使古人的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变革,而电子时代与数字时代的到来又促使口语文化凭借新的形态得以复活。”翁极富创见地提出原生口语文化(primary orality)和次生口语文化(secondary orality)两个概念来讨论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在人类文明演进史上此消彼长的过程。原生口语文化是“尚未触及文字、毫无印刷术浸染的文化。”而次生口语文化是“电话、广播、电视产生的文化”。按照翁的分类,我们现在正处在“次生口语文化”时代。互联网改变了口头传统的书写方式和传播模式,再现了人类最古老的信息技术。青海省海南州“格萨尔”史诗演述人益西加措讲到:

  牧区的生活很单调,小时候放牧的时候,最喜欢听格萨尔王的故事,尤其是霍岭大战。刚开始我把自己说唱“格萨尔”的视频上传到微信朋友圈,有很多朋友给我点赞、留言和转发。后来,学会用快手,一下子有很多人关注我,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喜欢我唱“格萨尔”。现在我每天都拍新的视频上传,回复评论区的留言,还有粉丝打赏送礼物,他们的关注和喜欢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和动力。

  益西加措生活在翁所说的“原生口语文化”中,他在社交媒体拍摄上传的小视频使口头传统迁移到了互联网平台上,形成了泛众传播,这个虚拟的社群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原生口语文化中形成的社群要大的多,甚至没有边界、无法想象。“电子时代是‘次生口语文化’构建的虚拟仿真会话,它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原生口语文化的一些特征,如参与的神秘感、社群感的养成,专注当下的一刻甚至套语的使用,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它是基于文字和印刷术之上的口语文化。”这种虚拟仿真是由语言、声音、图像共同组成的会话,它在虚拟网络中建构起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学空间,歌手通过媒介与受众建立了一个交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演述人的脚本依赖于“大脑文本”,受众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和文字的束缚,他们可以是中国乃至世界互联网终端的“任何人”。场域是虚拟的,表达的情感、行为和意义都是真实的,移动网络和物理空间混融创造了新的演述空间。演述人与听众隔着屏幕交流、互动,仿佛回到了原生口语文化中,口头传统中口语化的表述、冗余的语词、对抗性表演、即兴创作、共时反馈、互动叙事等特征在赛博空间中回归、复活。

  “未来已来,随着媒介技术的迭代升级,媒介融合实现了人与人、人与信息的链接。在即将到来的5G、4K以及人工智能时代,‘万物互联、万物皆媒’……这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甚至消除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人类社会所有资源都可以数字化,人们可以通过AR、VR技术‘穿越’到任何时间、任何场景,与过去的声音对话,对未来的读者致辞。”人类社会从远古至今经历了一个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过程,电子媒介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了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使人类结为一体,整个地球变成一个“村落”。电子媒介引发的深度参与使人类回到了部落化时期人与人之间亲密接触的状态,重新进入多样性的虚拟部落中。《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2020年网络视听产业规模破6000亿元”。其中,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8.73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两小时。从“看”到“拍”:视频渐成为网民的表达工具,46.1%用户在过去半年上传过短视频。快手大数据研究院与快手非遗学院联合发布的《2020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快手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覆盖率达96.3%,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1372项中,快手涵盖了1321项,其中还有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格萨(斯)尔、江格尔、玛纳斯、花儿、蒙古长调民歌等。普通民众“人人参与、人手一快”,小视频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听觉、视觉、触觉重新回到一个整体。口头传统进入互联网之后,催生了新的话语体系并深刻地影响和形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短视频+直播”的方式让文学焕发了新的活力,非线性叙事使文本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也让受众成为文本的积极建构者。互联网恢复了口语文化的某些特征,如开放性、交互性、即兴性、参与感等,与此同时,互联网具有信息即时、同步、叠加、互动等特点。这也符合“网络原住民”的交流习惯,信息在不同媒介之间流动,人与人在网络空间中实时对话,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沉浸于现实与虚拟交融的网络空间中,数字化的传播环境加速了口头传统的转型和融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黄景春 陈杰]盘古神话辨析:以古代文献为中心
下一条: ·[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
   相关链接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任梦洁]山东快书口头特征与当下表演生态研究
·[初笑宇]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
·[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