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
  作者:王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12-03 | 点击数:11370
 

  新媒体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作为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现阶段的新媒体主要包括传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介形式。我们现在就正处于这样一个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时代。媒介的形态对社会形态、社会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新媒体的诞生和演进,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发展和变革,还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之建构起了一种新的时空关系,给口头传统及其学术研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2020年7月,笔者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一家甜茶馆里拍摄民间艺人演述“格萨尔”史诗的影像民族志。这是一家隐匿在闹市之中的甜茶馆,舞台上挂着格萨尔王的唐卡,民间艺人手持话筒,坐在台上如痴如醉地表演。甜茶馆里坐满了人,坐在笔者旁边的一位藏族阿妈手里举着手机边听边在微信上分享,她说:“我有很多朋友喜欢听‘格萨尔’,但是不能到这里来听,我就用微信发到群里给他们听,每次只能发60秒,所以,我一直拿着手机边录边发。”另外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用手机拍的短视频在抖音中上传分享,吸引粉丝和流量。甜茶馆的老板娘也在端茶倒水之余,用手机拍摄精彩的瞬间在朋友圈分享,与线上的人互动。新媒体是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在这个真实的、面对面的传播场域之外存在着一个虚拟的传播网络,甜茶馆里的观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当他用手机将说唱艺人演唱的史诗分享到网络空间中时,瞬间转换为信息的发送者。新媒体承载着的音声文本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口头传统的生产过程、传播方式和接受习惯。正如朝戈金所言:“过去,口头传统主要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代际之间纵向传承,今天,多媒体承载着音声、文字、影像、超文本链接、云技术等跨越空间横向传播”。从纵向传承到横向传播,不仅仅是从单一的口耳之学变成多元的视听之学,传播的路径也由单向道变成多向道,由人际传播变成网络传播。

  目前,民俗学和民间文学领域对口头传统的研究大多关注“活态元素”,其核心往往是由演述人(performer)构成的传承人或传承人群体,如藏族“格萨尔”史诗传承人仲堪,蒙古族“格斯尔”史诗传承人胡尔奇、“江格尔”史诗传承人江格尔奇,柯尔克孜族“玛纳斯”史诗传承人玛纳斯奇,彝族史诗传承人毕摩,等等。诚然,也有许多学者依然倚重“静态元素”,其研究重点往往基于文本(text),包括但不限于手抄本、木刻本、印刷本等。然而,从研究范式来看,不论是“以演述为中心”(performance-centered),还是“以文本为中心”(text-centered),在流通传播与消费接受的文学活动过程中,口头演述与书写文本之间的纽带———媒介往往被忽略了。文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交流的过程,在演述人与受众的互动中“文本”方能生产“意义”;从口头演述到文本写定,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受众而创作或创编的。正如阿诺德·豪泽尔(Arnold Hauser)所说:“无人阅读的书是不能算存在的,不予演奏或无人听的音乐不能算音乐,仅仅是一些音符而已。一件印刷文本只有被人阅读的时候才会获得美学价值,倘若无人问津,那只是一组文字而已。”文学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共时性’特征,不仅要考虑作家、作品与社会背景,同时需要顾及读者接受与媒介因素”。所以,文学媒介是文学活动的第五要素。

  随着文化全球化、知识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以新媒介为叙事方式的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游戏小说、网络小说、神话段子、电影、电视等成为主要的文学载体。原本属于印刷文明下的“文学”日益显现出衰微的态势,小说、诗歌、戏剧纯文学作品在现实生活中退守边缘,而在视听文明下以超文本(hypertext)、赛博文本(cybertext)、遍历文学(ergodic literature)、交互性叙事(interactive narrative)、本体互渗(ontolepsis)为标识的数字文学(digital literature)势不可挡。比如,以“玄幻爱情第一IP”《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为例,作者以上古神话为创作背景,《山海经》中的九尾狐、四海八荒的空间概念以及人名、地名、典故等都成为创作的素材。还有《神话二次元》《山海经传说》《巫颂》都可视为对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述。腾讯开发的手游《尼山萨满》就是根据在满族、赫哲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民族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尼山萨满传》改编的,其中传统的剪纸画风、部落音乐包含着大量萨满文化的内容,玩家在扮演尼山过关的过程中了解满族的信仰文化和历史,通过玩游戏抵达文学世界。这些对传统神话的祛魅型改编和以民间故事为创作素材的网络游戏契合了当下“网络原住民”的思维习惯和审美取向。传统的神话故事受惠于新科技、新媒介取得了新的形式,在超越时空的传播过程中,神话故事的讲述、复述、再创作连接起彼此间的认同和想象,串联起共享的信念与记忆,编织进自己的认知与情感。由此而言,文学并未消亡,而是泛化、通俗化并蔓延到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文学并没有终止,而是随着媒介技术的迭代升级,文学的形式发生了转换,文学的权力发生了位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黄景春 陈杰]盘古神话辨析:以古代文献为中心
下一条: ·[陈连山]从“天雨粟,鬼夜哭”到敬惜字纸
   相关链接
·[杨赫]互联网场域中口头文学传承的动力机制分析·[田小旭]数字时代口头传统影像志
·[石满妮 李澈]多面“变婆”与恐怖生产·[任梦洁]山东快书口头特征与当下表演生态研究
·[初笑宇]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王威]口头传统演述在新媒体中的互动实践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宋赫]程式传统:曲艺艺术的审美特征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
·[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朝戈金]口头传统对于人类文明赓续的意义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