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创新文旅融合形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以历史为邻,与传奇相伴,并使之全面融入日常生活是提升黄河文化资源转化效能,以及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方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的现实需求和历史必然。新时代,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使得既有的旅游概念和旅行实践活动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也使得相关产业共同组成的产业链中各单元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且还将具有不同共生关系的各共生单元在不同的共生环境中进行集聚、共享,以致催生出新的共生单元即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在文旅高度融合的时代,文化既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也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历史长河,文化要素或元素与旅游各个环节的融合更是二者相互赋能、相互成就的过程。
(一)创新文旅融合形式,提升黄河文化资源转化效能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日常生活不仅具有演进与发展特性,而且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正是日常生活的内生动力和相对稳定性促进了日常生活方式的形成,进而催生出新的日常生活理念和日常生活伦理。而创新文旅融合形式,打造文化旅游体验载体或互动交流平台以提升黄河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效力则成为当务之急。文化旅游体验载体是指通过对黄河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依托黄河流域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通过现代创意设计和技术复原历史文化古迹和各种历史事件发生地,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核心价值于其中,建构起各种文化旅游场所和场景,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文旅场景,以达寓教于乐之目的。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除了维持其物质生活之外,也更多地集中在文化消费领域以满足其愈加旺盛的精神文化需要、审美需要、社会交往需要、伦理纲常需要、心理健康需要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需要。其消费过程既是消费行为又是对文化价值的选择过程,这种供需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促进了文化产品供给侧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消费侧消费理念和消费活动的拓展。这就要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旅融合不仅要将黄河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的各个环节,还要围绕黄河流域各种地域性文化、自然资源,打造以食文化、民居文化、行旅文化、遗址文化、姓氏文化等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体验场景,寓娱乐和文化体验于一体,开辟黄河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新路径,进一步提升黄河文化资源转化效能。
一是传承黄河饮食文化,提升现代旅游的生活品味。民以食为天,家乡的味道与异乡特色,是丰富生活气息、打造饮食文化的人文基础。黄河流域的饮食文化是以北方麦黍农耕文化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相较于稻作文化,不仅更古老,而且还兼具更完整的体系,例如,广泛流行于黄河流域的食料——“稷”“黍”形成的“稷俗”“黍俗”不仅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风俗习惯,而且还是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载体。据载,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大众性食物是五谷杂粮,所谓五谷乃北方常见的“稷、黍、麦、菽、麻”,而当时的五谷之首乃“稷”,被称之“五谷之长”或是“百谷之王”,因此,古代的谷神即“稷神”。直到现在,在山西稷山县、山东临淄还留有古代稷神山的遗迹。而能够与稷相提并论的谷物即“黍”,而围绕黍子栽培、黄米加工,黄米黏糕、黄米酒制作,黄米制品在日常生活应用而形成的系列习俗,及其在民间祭祀活动中的一系列民间活动也构成了黄河流域“食俗文化”之原生体系,并绵绵不断地延续至今。民俗学者乌丙安指出,“历代皇朝的国教大祭仪典中,不可缺少的便是祭社稷大神的仪礼。古代不仅以稷名神,还以稷名农官,称农业官员为稷正。可见,古代黄河流城最为普及的大众粮食稷子(糜子)的有关民俗居于何等重要地位……我国古代的度量衡定制也源于黍俗。古俗以一个中等大小的黍谷纵粒为长度的一分,十粒并列为一寸长,百粒并列为一尺长,被称做黍尺。古俗容量的量度也是以一千二百黍粒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二万黍粒为一斗。古俗重量也是以十黍为累,百黍为铢。一千二百黍粒的重量为十二铢,二十四铢是一两,古代的半两钱与五铢钱正是以黍粒的重量标定的货币规格”。另外,因各种杂粮作物所形成的各种“食俗”更是形式多样,尤其是围绕大麦、小麦、燕麦、荞麦作物的加工制作而形成的面食、面塑文化习俗广泛流行于黄河流域,令人目不暇接。例如,甘肃拉面、陕西羊肉泡馍、宁夏臊子面、山西的饸饹面、山东潍坊的面塑等。这些美味食品又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以及各种传统节日、祭祀礼仪、宗教信仰等交集在一起,形成具有地域特点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也为文化旅游体验场景的打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近年来,各种以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电视专题节目风靡世界,例如《舌尖上的中国》《食在中国》《走遍中国:食在八方》《一城一味》等。在此影响下,各地都围绕本土饮食特色打造了独具地方色彩的以吸引旅游者为目的的“美食一条街”“本地特产美味”,大大地激发了国内外旅游消费者的浓厚兴趣,以至于美食品牌成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代名词。
二是打造各具特色的黄河民居文化,提高现代旅游的黏着力。民居民宿是留住乡情、寄托乡愁的重要文化载体,它要求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间村落以及传统民居的基础上打造既舒适、标准,又具地域文化特色、主题鲜明的文化旅游居住地,并与当地的民风民情、季节性生产活动、婚丧嫁娶仪式以及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形成观展式、参与式、浸入式等民居文化体验场景。例如,西北民居、陕北窑洞、山西平遥古城、山东黄河滩中的台地民居等,以及与此关联农耕技艺及其体验场景。而与居住地相关的祭祀场景,例如,“黄河流域农耕民俗中的大祭大庆,逐步由迎神赛会的娱神媚神向自娱娱人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的解放与生活改善,大型民俗娱乐的歌舞、鼓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黄河民俗文化有声有色地展现了中原与北方大地独有的勇武风格和粗犷气派”。其它还有以三山五岳为代表的山居文化,沙漠地区的绿洲居住文化,草原游牧栖居文化,以藏羌走廊、茶马古道、黄河故道为代表的地域性村居聚落文化等。例如,陕西赤牛坬村基于当地耕种、节庆、祭祀等日常生活场景,以村民为演员、以窑洞乡村为舞台打造了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吸引了大批游客;在玉树设立的藏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重在对当地多样的民俗文化等施以保护、传承,以加强人们的现代体验与认同感;而内蒙的巴彦淖尔以打造塞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展示基地为特色,进一步彰显了河套平原所形成的独特的敖包文化资源。
三是挖掘黄河行旅文化,丰富现代旅游模式和呈现形式。以海陆空为主体的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普遍应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条件,而对黄河流域传统行旅文化的保护、挖掘、活化、传承和开发利用,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延展与开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即围绕现代便捷高效的出行工具与传统民间出行方式交相呼应,创新交通呈现形式和创意设计,打造有关山水路桥及其传统交通工具为主题的现实体验场景,例如,古代驿站,烽火台、行旅古道,民间花轿、舟船、黄河羊皮筏,马车、驴车、牛车、勒勒车,骑马、骑牛、骑骆驼,水车、板车、手推车等。人文景观则主要围绕黄河生态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将黄河流域的自然生态资源与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民生建设等密切结合,与丝绸之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文化遗迹的保护传承相结合,生成一批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旅游观光带。同时,围绕黄河流域丰富的历史、考古遗迹等文化资源和湿地、悬河、入海口等自然资源,加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整合改造、联通共享,规划建设系列文化旅游名城、名镇、名村、名人故居,打造一条以黄河为轴线,辐射整个黄河流域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金旅游区域。例如,宁夏重视生态治理与文化资源转化并行,不仅对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的景观、河道、湿地开展了治理与保护,还建设了文化传承点;山西建设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不仅配套了旅游驿站、营地、观景台、绿道、信息服务等基础设施,还带动了当地农特产品运输与生态农产品贸易区的形成,化身为一条将黄河文明、生态观光与农业旅游相融合的致富小康之路。其它还有河南、山西的“走西口”,以及山东、河北的“闯关东”集聚地和出行路线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旅资源。
四是依托黄河文化遗址、博物馆提升现代旅游的文化格调与品质。文化遗址和博物馆具有承载记忆、传播文化的功能,它们既是黄河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旅游的重要对象和目的地,因而如何在考古原址上建设既能展示、传承黄河文化,又能适合旅游者游览观光、现场体验、深度学习的旅游场所就显得尤为迫切。从消费侧来看,通过打造具有民族性、国家性、审美性和全民性的文化“公共产品”,即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国家象征、国家品味、国家意味的体验场景、文化遗址、互动交流平台等,不仅能够使国内旅游者通过观光游历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文化、国家意识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又能让外国旅游者在参观游览中获得异域文化体验的同时,形成审美价值认同,共享人类文明进步成果,进一步加深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性认知和理解。在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与利用方面,例如河南安阳的“殷墟”既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案可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了的古代都城遗址;河南洛阳的二里头夏都遗址,被誉为“华夏第一王都”,而据2021年最新考古发现,三星堆新出土的牙璋等文物与二里头夏都遗址的文物高度相似且具有传承关系;位于武陟县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嘉应观”被誉为“黄河小故宫”,它既是清政府治理黄河的官衙,又是一座黄河河神庙,还是建国后引黄灌渠——人民胜利渠建设指挥部所在地,被誉为研究黄河治理文化的重要载体。还有河南郑州围绕黄河自然科技发展为主题的黄河博物馆,陕西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法门寺,以及山东的鲁班纪念馆、墨子纪念馆,孙武纪念馆、王羲之故居,五岳之首泰山,五镇之首沂山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核。
五是丰富黄河寻根问宗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者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根在中国,根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共识。自古以来“黄河文化体现的融合包容、多元一体,是凝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地方。比较重要的就有炎黄时期各个族群的交流融合、东周时期华夏族与各个族群的有效融合、南北朝时期汉族与相关族群的平战交流等。这种交融不仅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更缔造了‘万姓同根,万宗同源’的民族文化认同和‘大一统’的主流意识,彰显了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独特精神标识,体现了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性。”将“民族寻根”“姓氏寻宗”“行业寻祖”等文化活动融入现代旅游,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主题和观光游览线路亦是拓展文旅融合空间,创新文旅融合形式的重要途径。例如,以燧人氏、伏羲、神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尧、舜、禹等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寻根文化”旅游线路的设计;以百家姓姓氏为主题的“寻宗文化”旅游线路的规划;以百工之祖鲁班、医药之祖神农、造车之祖奚仲等为主题的“行业寻祖”之旅行游览线路的打造;山西洪洞县“老槐树”之姓氏寻宗旅游线路和体验场景的打造;山东滕州的鲁班纪念馆、墨子纪念馆,曲阜的“三孔”圣地,邹城的“三孟”亚圣纪念地的打造。这些都是拓展文旅融合空间,创新文旅融合形式的具体体现。
(二)数字文化创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日常生活不仅是黄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也是旅游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正是日常生活的普遍性和交融性特征使得黄河文化与现代旅游的融合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十四五”规划指出,迎接数字时代,要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尤其加快数字经济建设,以数字化发展驱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智慧文旅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构筑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美好数字生活新图景。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加持,数字文旅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也频繁发布“互联网+旅游”的相关政策,聚焦智慧旅游管理水平与智慧产品开发水平提升,强化智慧景区建设,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加强区域旅游品牌与服务整合,丰富游客体验,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
一是加强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从本质上看,文旅深度融合是文化旅游主体与作为象征符号意义体系的客体进行创造、转换和连接的过程,其通过主客体之间“‘唤醒’与‘沉浸’的统一、‘索引’与‘凝视’的统一”,实质上也是互相吸收符号、互相作用的过程,其中,文旅消费不仅具有促进文化认同的作用,而且也是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赋能、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连接个体文化需求与族群文化认同进而形成民族共识和国家认同意识的重要媒介。文旅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文化创意创新旅游产品、改造和丰富旅游形态,而且还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品位,促进文旅品牌战略的推行与实施,这对于塑造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主题突出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和传播,进而促进黄河文化资源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是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场景式文旅消费新业态。数字经济条件下,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现代剧场、实景演艺、游乐等为主要内容的场景式、沉浸式、体验型文化消费业态日益成熟,同时,以文学、动漫、影视、音乐、游戏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元文化娱乐形态组成的开放、协同、共融共生的泛娱乐生态系统得以完善,这都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和高度集成创造了条件。例如,杭州宋城集团创意开发的“宋城千古情”等演艺景区,以及“七彩云南”“又见敦煌”等演艺项目,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为手段为文旅深度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典型案例。数字化场景式文化消费新业态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体验,也进一步满足了消费者的个体文化需求,即通过延伸个体的生活场域,促进自我觉醒与认知,所以场景式文旅消费业态的核心还是在于“人”。在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中,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使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活化,要与当代文化、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在兼顾时代精神与立足我国当下丰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打造人们广泛参与的文旅消费场景,让人们沉浸其中,既听得明白、看得有趣,又能陶冶情操、玩得开心。
三是以文化创意打造黄河文化IP。文化创意是基于文化认同和价值判断,运用多元方式开展的创造性活动。数字化时代,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也为培育和塑造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创IP,运用游戏动漫等业态强化文化对旅游的内容支撑、创意提升和价值挖掘,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尤其是面向青年群体,满足他们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消费,进而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山东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院与腾讯开展的“文创跨界合作”不仅将山东博物馆国宝级文物“亚丑钺”授权于腾讯进行文化IP共创,还联动山东博物馆典藏文物郑板桥的《竹石图》制作了相关影视剧的主题动态海报,以及将“稷下学宫”通过数字化手段在游戏中创新还原,为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与认识历史提供了切实路径。而动漫作品和动漫角色作为数字文化创意的重要载体,不仅备受年轻人的喜欢,也是视觉文化时代典型表现形式。动漫与动漫角色之所以能够产生正向效能,关键在于它们不是“特行独立”的存在物,而是会与社会发展建立相对固定的交互关系即构建出一幅幅充满活力的文化镜像,既映照社会事物,又反映社会现实,进而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丰富或重构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和生活理念。例如,山西永济就以当地的唐开元黄河大铁牛为原型推出了城市角色IP“铁牛儿”,又名“犇犇”,寓意奔流的黄河壮丽强大之意;一双深蓝奥义的双瞳则源于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犇犇”热爱华夏文明,在历史更替中一直守护着家园永济,他矫角昂首,身姿灵巧,自信满满,金黄色皮肤与黄河水相映射,传递着满满的“牛气”。为了充分发挥动漫文化的传播效能,永济还积极开展“文旅+动漫角色+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将“铁牛儿”植入文体旅场景和大型节庆活动之中,通过刺激社会化营销裂变和传播互动,使其成为引领永济文旅发展的一张名片,同时还全面应用于永济的城市建设和宣传活动中,以进一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提升游客的好感度以及增强在地文化创意活力。
四是构建黄河文化符号表征体系。从文化交流与人际沟通的过程来看,符号是传播的基本要素,而围绕黄河文化资源形成的具有民族意识和国家标识的标志性符号则肩负着文化传承、文化传播与文化创造的责任。例如,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马踏龙雀”铜奔马,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逐渐成为通行世界旅游界的标志性符号。再如,陕西秦始皇陵及其陪葬品兵马俑的发现,早在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和“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魁宝”,它继承了中国悠久的陶塑传统,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不仅为我国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更是黄河文化资源的标志性符号。从代表性人物来看,老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古代历史人物名扬四海并成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性人物和黄河文化符号,这些无疑都是我们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在构建黄河文化符号表征体系中,要善于运用这些具有生命力和鲜活形象的标志性符号并融入到文旅活动的各个环节,使之与不同场景和不同的社会事物相结合,不仅会生成具有表征意义的图像,而且还会衍生出具有丰富内涵的符号化表达形式与系统。这从一定意义上证明,形象既具有语言交流式的叙事功能,也可以通过符号化手段以增加其传播效能。在文旅时代,要善于运用文化符号的传播效能,使其在文旅融合的各个环节中呈现出表征的多样性,以及多元的社会张力和传播的“溢出效应”,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人们需要运用符号进行互动交流并分享意义,需要运用符号的系统性表征与表达来建构意义共同体,这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也是对处于不同社会节点上的个体或族群身份的建构与认证。
综上,在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全面准确把握黄河文化的本质特征与丰富内涵,进而推进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既是新时代构建日常生活方式,实现对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黄河文化资源转化效能,全面推动现代旅游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激发现代旅游产业内生动力的现实需要。因此,以日常生活视角检讨和审视黄河文化与现代旅游融合发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而且为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格调与品质,打造文旅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提供了行动指南。
(本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21年第6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